2001年,赵小兰应布什之邀成为美国劳工部部长,她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进入内阁的华裔,也是内阁中的第一位亚裔妇女。她的成功令华人骄傲,她的气宇不凡和不卑不亢更值得所有女孩欣赏和学习。
千呼万唤的女部长
2001年,美国总统小布什组建内阁的时候,向赵小兰发出邀请,希望她可以出任劳工部部长。出人意料的是,赵小兰再三婉拒了布什的邀请,她认为时机还没有成熟。老布什忍不住出面说话了,经过一番交谈之后,她才欣然接受这个职位。
赵小兰顺利地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部长,这不但为美国华人参政树立了新的丰碑,也圆了好几代人的“美国梦”。
19世纪四五十年代,华人开始大批移民美国西部淘金,当时正是美国的“西部大开发”的时候,到如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间,美国主流社会常以传染病和流行疾病为借口,对华人的生活进行种种阻碍,甚至在1882年通过排华法案,不让中国劳工进入美国,并明令禁止华人通过归化取得美国国籍。[800 ]华人在美国的地位非常卑微,一直到1943年,宋美龄访美之后,小罗斯福才宣布废除排华法案。
历时61年的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禁止一个种族进入美国的法案,是美国民族路程上的一块黑影,也是华人心中的一个伤痛。没有人想到,美国华人能从“苦力”、“猪仔”走到劳工部长的位置。
一直以来,很多人怀疑华裔对美国的忠诚,这也成为华裔的政敌在关键时刻的撒手锏。但赵小兰从不讳言自己的移民身份,即使是在就职演说上,她也首先提到,自己是坐着小船来到这个国家的。在她出任美国劳工部部长的听证会上,一位国会议员问道:“你当了劳工部部长,是否将成为美中两国的桥梁?”赵小兰不卑不亢地回答:“我是美籍华人,当然希望能成为美中交往的桥梁,为两国的友谊和发展贡献力量。”
赵小兰成为华人的骄傲,她的部长身份,不仅是小布什总统再三邀请而来,也是所有的美国华人千呼万唤而来。
简简单单的毕业理想
谈到从政的原因,赵小兰说,她希望自己在这个位置上帮助更多的人。的确,从政是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大平台,但有得必有失,根据美国的法律,所有的内阁部长都必须辞掉其他职务,为此,她放弃了一份年收入达100万美元的工作。
作出了这样巨大的割舍,赵小兰是否有当部长的实力呢?如果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么她还不如在自己的商业位置上好好工作。赵小兰是一个办事有胆识又有魅力的人。她在美国联合慈善基金会担任主席时,基金会的财务十分拮据,为了让同事们下决心,重整旗鼓,她把自己的年薪降了一大半,并且规定所有人出差时只能乘坐经济舱,她自己也不例外。靠着这种以身作则的示范精神,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基金会终于扭亏为盈。赵小兰离任时,基金会的董事会为了表彰她的贡献和业绩,要给她颁发30万美元的奖金,可是被她谢绝了。
赵小兰让基金会起死回生,靠的不是什么神秘的管理原理,而是本本分分地做人做事。这一点从她刚毕业的志向中就可以看出来,她不是一个好高骛远的人。谈到大学毕业时的目标,她坦言:“我仅仅想找一份工作,仅仅希望自己能够生存,最好也能在经济上帮助我的家人。”就是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目标,却被她阐释出新的意思:“所以,我想,我有一个好的目标。我渴望我能对我的工作做一些改变,超过我自己的能力。我想每一个人都可以有超过他自己的梦想,然后为之努力。这样,生活就会很精彩、很宽广。”
生活是一场精彩的冒险,赵小兰是这场冒险中的出彩者。她最精彩的,正是在每一个位置上的每一步,从小到大,她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简单梦想,却做着不简单事情的人。
一家都是高才生
赵小兰在就职演说中说,父母亲的谆谆教导,华人谦虚、勤劳的精神,是她走向成功的砝码。赵小兰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华人,一家姐妹五个在西方接受教育长大。让赵家父母感到无上光荣的是,他们的五个女儿中有四个毕业于哈佛大学,另外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法学博士。
很多人都将赵小兰一家视为华人教育的成功典范,的确,要培养出这样五个高才生,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赵家每次有客人来了,女儿们只要在家,一定会出来招呼。她们以非常恭敬的态度为客人奉茶,脸上总是带着真诚的笑容。尤其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赵家宴客时,几个女儿不但不上桌,而且守在客人身后,为大家上菜、斟酒!母亲解释说:“我们是教她们做女侍,这也是一种训练!”
赵家的孩子要自己洗衣服、打扫房间。不仅料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安排学习,还要分担家里的琐事。每天早晨,她们要出去检查游泳池的设备;周末则要整理两英亩的院子里面的杂草。而且,赵小兰家门前车道的柏油路面,也是几个姐妹在父亲指挥下自己铺成的。“那时我们不见得喜欢,如今想来,大家一起工作,一起交谈,很能领会父亲的良苦用心了。”
上大学的时候,赵小兰是自己贷款读的书,等到暑假,她就打工还款。但父母对她并不吝啬,他们资助她学习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