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玄幻奇幻>大矿主>第八五四章 恐怖的岩浆囊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唐风的视线一直没有从那张地图上的某一片区域中离开。大塔穆火山实在是太适合了,搞好了,那可就是高悬在曰本人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刻刻能够让曰本政府提心吊胆。

唐风倒不是没有别的办法,毕竟曰本本土不远处就是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之间的会聚边界,那里可是全世界地质情况最不稳定的区域之一,只要稍微加一点外力,两大板块之间的碰撞就足以把曰本陆沉。

以目前星核的能力,是绝对可以充当这个导火索的。因为本身太平洋板块在西北部的扩张速度就远超其他方向的扩张速度,当年面积巨大的库拉板块,就在太平洋板块的强横扩张之下,在短短的一亿多年的时间内就被太平洋板块推着埋进了亚洲大陆的下面,彻底消失。

现在,太平洋向西北扩张的速度和力量,依然是其他方向的两倍以上,而曰本很不幸,就恰好处在强横的太平洋板块和坚固的亚欧板块角力的边缘。

当然,唐风再看曰本不顺眼,也不会那么丧心病狂的给曰本玩陆沉,毕竟那几座岛上可是生活着将近1.3亿人。那可是活生生的人,和唐风一样的人类,不是1.3亿只蚂蚁,唐风也不是几十年前的阿道夫......

最关键的是,如果真的动那两大板块的会聚边界,也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影响到华夏本土。两大板块发生剧烈的碰撞可不是闹着玩的,其后果也不是现在的星核能够控制得了的,而华夏沿海距离曰本本土也不是多么很远。像这种级别的板块碰撞,固然可以引发曰本灭顶级的地质灾难,同样也会给华夏富饶的沿海区域造成巨大的损失。

而大塔穆火山就不一样了,那座恐怖的地球杀手距离华夏本土远着呢,就算是稍微动弹动弹。即便是引发了海啸,但在大塔穆火山和华夏沿海之间还有曰本本土四岛做缓冲呢。

就是不知道这座已经被人类科学家判了死刑的大家伙还有没有再次活动的能力!

其实唐风选择大塔穆火山,也多少有点恶趣味。毕竟一座被判了死刑的超巨型火山忽然活动,唐风也想看看全世界到底会对这个大家伙的复苏有什么反应......

唐风将视线从地图上挪开,地图再详细,哪儿有星核直接勘测来的精准呢?

唐风悄悄的打开了星核的变形勘测功能。下一刻,远在五千五百多公里之外的大塔穆火山的一部分就出现在了星核的勘测区域内。唐风到是想一次性的将整座大塔穆火山全部勘测过来,但以星核目前的级别而言,这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大塔穆火山的最宽处都超过了650公里,如果里的斐济近一点的话,星核到是能够勘测的过来。但在这个距离上。星核最多也就是勘测二百公里多的宽度。

不过,即便是这个宽度,当唐风看到大塔穆火山底部的情况是,也被吓了一跳。

正如科学家所判断的那样,大塔穆火山上那个巨大的火山口下方的岩浆通道已经彻底岩石化,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用说,肯定是大塔穆火山在最后一次喷发的时候,因为后继无力,最终上方海水的压力与下方岩浆的压力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结果大量的岩浆无法从火山口喷发出去,只能滞留在岩浆通道中慢慢冷却,最终将那条粗的不像话的岩浆通道彻底堵死。

不过这种情况也在唐唐风吓了一跳的不是别的,而是大塔穆火山底部的情况。

决定火山喷发强度的东西不是别的,是位于火山下方的岩浆的多少。而火山是怎么形成的?很简单,就是这些岩浆造成的。

事实上,地球上原本是没有火山的,但在地球的内部,确切的说是距离地表100到150公里深处的上地幔层中。蕴藏着大量的熔融物质(岩浆),这种熔融物质约占整个上地幔体积的20,大约为3500万立方公里。

地球内部存在的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这些热无法散发到地面,温度不断升高,直至把岩石融化,形成地球内部的高温融化状态。一旦这些熔融物质冲破脆弱的地壳,然后冲出地表,这就是火山喷发。

这些熔融物质喷出地表,然后冷却、堆积,就形成了现在的火山。所以说,火山的形成和其他山脉不一样,火山就是由冷却的岩浆堆积而成的。

所以说,一座火山的威力大小,取决于其下方的岩浆囊的大小。

像著名的黄石超级火山,其下方就有一个直径七十公里,厚度在十公里左右的岩浆囊,这个岩浆囊一旦喷发,一次性可以pēn_shè出高达一千立方公里的物质,其中就包括七百立方英里的岩浆。

事实上,从一千六百多万年之前黄石火山开始喷发,到现在已经喷发过上百次,最终形成了这片占地差不多有八千平方公里、总体积差不多有三万立方公里的超级火山。

而大塔穆火山的体积是多少呢?七百万立方公里!相当于一个120公里半径的熔岩球体。倘若考虑到地幔物质约20的部分熔融率,如果地幔中这3500万立方公里的地幔源物质也形成火山喷发,那么就会造成一个200公里半径的地幔“火球”。

也就是说,参与“制造”大塔穆火山的熔融物质,几乎占据了地幔熔融物质的五分之一!

可见这座大塔穆火山当年是何等


状态提示:第八五四章 恐怖的岩浆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