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成王妃之所以身子好转,也有可能是不像之前那般奔波劳累,毕竟从西南地到青山县路程并不算近,加上他们这一路过来又是低调朴素地赶路,也是辛苦得很。

成王妃身子的好转,让成王心里多了丝希望,只等着半个月时间到了,慕容青霜将那位制蛊之人带来。

靖王下的噬心蛊,想来就是这人所制,而要想把王妃身上的蛊毒解掉,也只能找到下蛊之人。

虽然成王严禁封地内的滥用蛊虫,对蛊虫也不算特别了解,但因着王妃身上的蛊毒,他对这阴毒之物,也有了分了解。

这蛊虫向来是成对的,分母蛊和子蛊,一般母蛊都掌握在下蛊人手里,方便控制子蛊或解蛊,子蛊理所当然地是被种入了别人体内。

没过几天,慕容青霜等人就知道靖王的那五万大军是用来做什么的了。

西北方的回国突然大军压境,三十万大军就这样突然地出现在了西北边境,让西北守将毫无防备。

西北方的邻国回国向来和本国是井水不犯河水,两国在先皇时曾经有过战争,但回国大败,之后便签订了和平条约,双方相安无事,谁也没有料到,这回国会突然出兵。

边境来报时,满朝的官员都惊呆了,纷纷要求皇上赶紧派兵增援,切勿让回国的铁骑踏入本国的领土。

皇帝看着下面议论纷纷、义愤填膺的臣子,并没有立刻做出什么回应。

大臣们不知道皇上在犹豫什么,西北那边的守军已经快坚守不住了,若是让回国的大军攻破了边境,那国家可的安危可就难保了啊!

只有知晓内情的人才知道,皇上在担心什么,若是把京城的兵力派出去了,那到时候赶跑了外敌,内鬼可就防不住了。

可是眼下这话又不能说,毕竟靖王要谋反之事多数人并不知晓,靖王也没将他的谋逆之心暴露在阳光下,皇上若是以这种理由暂缓出兵,朝臣们定然是不会同意的。

齐尚书突然觉得皇上真真是有些憋屈,看着殿上争得脸红脖子粗的同僚,齐尚书第一次觉得,自己还真是个忠君爱国的臣子,至少他从来不会和皇上顶着干,只要皇上的脸色不对,他绝不会和别人“同流合污”,一个懂得揣摩圣意、永远站在皇上这边的臣子,才是爱护皇上的好臣子。

“皇上,您快快出兵吧,西北那边的将士已经扛不住了,若是等敌人破了城,那可就为时已晚了啊!”兵部侍郎痛心疾首地劝谏道。

“是啊,皇上,请快些做决断吧!”一旁又有一名大臣应和道。

齐尚书很想站出来和他们二人理论一番,但眼下他不敢,毕竟他现在可是假意投靠了靖王,而这朝堂上,说不定还隐藏了其他靖王的爪牙,他可不能露馅了。

最后,早朝在皇上不停地咳嗽声中结束了,看着皇帝身子骨不好,臣子们是又急又无奈,他们总不能逼着皇上做决定吧?

西北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慕容青霜手里,看着手里的密信,慕容青霜眼睛眯了眯,看来,靖王是想着声东击西、趁虚而入啊!

还没等皇上宣布出兵,又一条消息将大臣们炸得头昏眼花,他们敬爱的皇帝陛下,竟然中毒了!

消息是一个养心殿的太监无意间说漏了嘴传出来的,事后这小太监怕皇上责罚,自个儿上吊自杀了。

一时间满朝文武皆是心慌慌的,这可该如何是好啊!

太医们诊断的结果也不好,说这毒很是难解,难怪皇上这段时间老是咳嗽,脸色还这么差,原来是被人下了毒!

最终,皇帝还是下了圣旨,让兵部尚书带兵去西北支援守城的将士了。臣子们心里松了口气,想来张尚书带了这么多兵力,应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皇帝中毒的消息不光对大臣们是一种刺激,对后宫的嫔妃来说,更是无异于毁灭性的灾难。

她们这辈子全都依仗着皇上活了,若是有个孩子还好,可除了皇后,谁也没生下个一儿半女,若是皇上身上的毒解不了,又或者是皇上解了毒后身子垮了,那她们后半辈子可该怎么办啊!

于是,皇帝中毒的消息刚传出来,后宫众嫔妃脸上就笼罩了一层阴云,有些甚至担心得哭了起来。当然,她们担心的不是皇帝的身子,而是自己的未来,尤其是刚进宫的年轻妃嫔。

太后并不知道皇帝中毒之事是障眼法,只以为儿子真的中了奇毒,晕过去了好几次,整个人好似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难怪皇帝这些天没有天天过来请安,难怪说风寒老是不好,太后想着儿子自己一个人掩藏着这个消息,顿时心疼得不能自已。

作为后宫之主,皇后也适时地表现出了自己的震惊和悲痛之情,跟太后一样,也晕过去好几次。

太后得知这个情况后,排除了儿媳知情不报这个可能性,心里对皇后的不喜也淡了不少,到底是皇帝的发妻,对皇帝的感情也是最深。

就在兵部尚书带着京城驻守的十万大军前去边境支援后,东南封地的靖王差人送来了一个消息,说他找到了江湖上的医术最高明的医仙。

满朝文物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喜,也忽略了皇上中毒的消息刚传出来没几天,远在东南的靖王是如何得知的。

当然,皇上此时定然是不会追究靖王此举的不当之处的,他很是“急切”地让靖王将人带到京城来。

就这样,靖王给自己找了个绝佳的出现在京城的借口,但极度自大的他,


状态提示:第355章 该收网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