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神话传说>【日本的神道教与道教】
本殿和拜殿都是国宝。

伏见稻荷神社——位于京都市伏见区,711年创立,是全国4万多稻荷神社的本宗。神社内供奉的是保五谷丰登、生意兴隆的农业、商业之神,神主供奉的是狐狸,因为年代久远,日本各地稻荷神社的古建筑很多。

鹿岛神社——位于茨城县鹿岛市,原是供奉武神的神社,现为祈祷旅行安全的著名的神社。

严岛神社——位于广岛县宫岛町,建于平安时代,在20多个社殿和摄殿之间由一条长达270米的长廊连接,整个神社建在海边,海中矗立着红色的日式牌楼,非常壮观。严岛神社1996年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宇佐神宫——位于大分县宇佐市,是日本全国八幡宫的本社,也是仅次于伊势神宫的第二宗庙。神宫内供奉着应神天皇、神功皇后和比买神,是祈祷产业振兴,文化启蒙的神社,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崇敬。在全日本,神道教同中国的道教一样,首先是农民的信仰,所以也是多神、或者泛神的宗教,认为神不仅存在与自然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新的神灵也将不断涌现出来。多数的神道教信徒都崇拜日本特有的火山或山脉,少数的则崇拜人类的生殖器。主持神道祭祀仪式的专职人员是祭司,祭司都为男性,祭司的助手是巫女,而维护和进行日常管理神道教神社的是教士,也有人称之为神道教道士,教士或道士的职务是世袭的,像日本佛教的和尚一样。神道教也没有自己的教义或道德规范,同中国的道教相比,神道教的日本地方原始宗教的特征更明显一些。根据在日本的观察研究,日本神道教大致上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最初的原始神道时期。从公元前3、2世纪至公元3、4世纪是日本的弥生时期,是从使用石器到使用铁器的过渡时期,水稻生产日渐普及。此后至公元7世纪是所谓古坟时期,从部落联盟到形成早期的国家。从考古发掘的文物和中日两国的有关史书记载来看,在这两个时期人们基于人有灵魂和万物有灵的观念,盛行对天地神灵、山川风雨等自然精灵和祖先神的崇拜与祭祀。这就是原始神道。“神道”一词是取自中国《周易》的观卦之〈彖〉传:“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所说的“神道”,指的是自然的神妙变化的法则,是说圣人取法于这个法则建立政教制度对社会进行治理。后来,“神道”一词被解释为宗教意义上的神明之道、神灵之道,是道教、佛教广泛使用的一个名词。日本的原始神道,实际就是日本民族的原始宗教。)e

与佛教通融并依附于佛教的神道时期。大约在公元六世纪,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被当作大陆先进文化的代表和载体受到日本统治者的欢迎,在飞鸟、奈良时代(约6-8世纪)得到迅速的传播,在日本引进大陆政治制度和文化当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朴素的日本原始神道无力同佛教抗衡,自然而然地依附于佛教,于是,日本神道的神灵引入了佛教的教义。在佛教的影响下,神道教开始建立比较固定的神社、神宫,也建造神像,并且盛行在神社附近建立神宫寺,佛教寺院也迎立“镇守神”祭祀。基于这种观念,平安时期(约9-13世纪)发展而成的所谓“本地垂迹”的理论学说,宣称佛菩萨是日本固有神灵的本体、本源,而日本的诸神是佛菩萨的化身,是佛教的保护神。此后,镰仓时期(约13-14世纪)所形成的天台宗的“山王神道”和真言宗的“两部神道”为最有影响,它们都把日本最高的神解释为佛的化身,并运用自己的教义思想进行解释。在组织上,日本的神社基本受佛教僧团统摄,甚至套用佛教的仪式祭祀,经常在神前读经,举行法会。然而神道教正是在依附于佛教的过程中,发展和深化了自己的教义体系。一些神道学者吸收佛教和中国儒家、道教的思想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神道学说,在14至15世纪先后创立了伊势神道、吉田神道。他们在自己的著作中尽力抬高神道教的地位,为使神道教从佛教中独立出来制造理论依据。

日本的宗教意识是十分宽容的,体现了日本人特有的“中庸”原则,虽说神社属于神道教管辖,寺院是佛教的领地,但神社与寺院都可能在自己的领域,为对方的宗教信仰保留有一块领地,甚至部分交融起来。而且,佛教与神道教和睦相处,从没有看见过京都的禅宗僧人对神道教祭司提出过异议。反过来,神道教也及时从佛教的那里取长补短,比如说,日本最早的神道教本没有神像,自从佛教的神像引进到日本之后,神道教才效仿建立了自己宗教的神像。早在德川家康统一日本的管理之后,把佛教和神道教用作是统治民众的重要手段,而划分得极为细致的德川社会(藩、村、町、户)加强了神道所主张的地方化信仰。因此,当时的一般日本人都以佛教和神道满足自己的主要宗教需求,同时神道和儒教又帮他形成政治理想,而儒教和佛教则教导他社会行为的准则。~

儒家神道时期。随着中国新儒学(程朱理学,日本称宋学,包括朱子学、阳明学)在日本的传播,日本的一些神道学者也吸收新儒学中的“理”、“气”的宇宙论和“君臣之道”、以及“忠”、“孝”、“诚”、“敬”这些lún_lǐ学说,建立自己的神道学说。著名的有成立于江户


状态提示:【日本的神道教与道教】--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