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334.第334章 后金坚甲

第182章后金坚甲

天启四年或新朝二年秋季主力部队南返的时候给陈勇配备了五十件亲卫连才有配备的精钢制成的五管燧发排枪,还有一百件普通近卫部队及新兵开始装备的四管燧发排枪。

这些排枪普遍使用十毫米直径的十克左右黄金弹丸,枪口动能在近一步压缩枪械寿命的情况下达到上千焦尔。

不过,首先对那些全身披挂的后金俘虏们展开射击的却是明军当中挑选出的少量比较堪用的十三毫米口径鸟枪。因为口径略大,使用铅弹的情况下弹重也有三钱左右。

一名经验丰富曾在主力旅部队服役过的副连长携带着早已填装好弹药并压实的几支鸟枪逼近到距离其中一名俘虏大概十五米远的地方先是瞄准那名俘虏的右胸开火,接着用第二支装要弹药的鸟枪对那名俘虏的腹部开火,接着用第三支鸟枪准确瞄准那名俘虏的大腿处开火。

三发鸟枪弹丸在极近的距离上命中了那名身材并不算高大被锁着的后金士兵。

结果在查验的时候发现这几发鸟枪枪弹竟然没有一发击破那厚实的双层铠甲。当这个俘虏的铠甲乃至内衬被士兵们完全扒下来的时候才发现只有命中右胸的那发弹丸因为身体上的缓冲小而砸起了一个小肿包,可根本没有见血,也没有发现骨折的情况。

这个结果让不少的战士都为之忧虑。虽然材质不怎么样样,但是依靠足够长的枪管和枪重。优质的三钱弹丸鸟钱在枪口动能方面同燧发排枪的小口径枪管其实差距不大。使用铅弹在十步左右的距离上都难以对后金主力战兵构成威胁的话,那么燧发排枪的有效射程也不容乐观。

打靶实验让不少被铁链锁起来的后金俘虏都恐惧不已,不过此时依然只有少数几个性格比较硬朗的似乎在叫骂着什么。这些人被做为了接下来的重要实验对象。

十毫米口径燧发排枪发射的黄金子弹在十步左右的距离上终于打穿了那些后金俘虏身上的厚重防护,不论是精制的亲卫连武器还是准备配备给普通部队中的燧发排枪均是如此。终于在那些俘虏身上右胸弹洞中有鲜血渗出。毫无疑问,即便在近距离,黄金子弹的穿甲能力也明显比铅弹强了不少。

不过在用这些弹丸近距离的射击腹部、大腿等有比较柔软的ròu_tǐ做缓冲的部分的时候,依然还是只能透过铠甲打出小小的血包。根本做不到弹丸入肉。

又用填装好弹丸的两种燧发排枪在其他几名俘虏的身上按照标准装药做了射击测试,结果令人震惊:新军主力部队开始装备的燧发排枪竟然不能有效对后金主力战兵的防护在五十米外造成哪怕临时性减员的威胁,除非打中头部等特殊部位。

后金战兵们的箭术及肉搏能力身为各连营军事主官的一些人也都领教过,没想到在防护上这些敌兵也如此的强悍。不论在进攻还是防护能力上,几乎完全不逊色于张家新军主力旅的步兵了,甚至可以说还有所超出。

“也就是因为炮兵实力的相对不足,外加对于弱目标的杀伤输出不够,才显得在同辽东等地明军交战的时候或许没有张海等人的主力部队那样强的威势吧”

“测试结果一定要以妥当的方式送出去!”陈勇焦急的说道。

京师虽然算是全国数的上的大城,周长足有八十里。要在城外五里外扎营包围圈势必更大。可是对于拥有足够的骑兵也不像青州之战时战斗力相比守军落后的情况下,城外的包围网十分严密。不要说是负责突围的人,就是寻常的信鸽也不一定能突围出去。而且信鸽的问题在于容易被人利用或是泄密。

出城的手段就只能有两种了,一是选择可靠的人乘热气球在夜间起飞,沿风向自然飞行的情况下逃出京师的包围圈。还有一种事先准备好的方法就是类似于青州之时那样的“炮弹传信了”

为了更为可靠的把消息传递出去,两种手段几乎是同时运用以免意外。

城外规模庞大的敌人所拥有的骑兵足以在广阔的范围内警戒十五里范围内的动向。加上敌军大营距离城池本身的距离,要是得传信的炮弹相对安全且不容易被发现那至少得有三十里射程的大炮。而且这炮的抛射误差还不能太大,只有落点误差在半里的范围内负责搜索的潜伏情报组才有可能在凌晨的暗夜里以拉网搜索的方式以最短的时间找到从城中抛射出来的炮弹。

用于发射传信炮弹的大炮当然是早在去年秋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铸造了。在16世纪的欧洲,拥有十一米长巨型炮管的要塞炮可以把重弹发射到十一公里大约二十多里的射程上。

为达到要求并尽可能的节省成本,城内的铜匠和炮匠们铸造了重达万斤左右的铜炮。这样重量的铜炮还要在以精确测量过的方位与角度的情况下埋入石灰砌好,以进一步增加承受膛压的能力。

为使这样的火炮在抛射的情况下克服空气带来的种种不确定因素,二百毫米直径的弹丸用一千八百余两黄金及包夹在中间的精钢制成,精钢的内部才是有关这此后金铠甲的测试报告。

张海并不担心这一千八百余两的黄金会给信息的传递带来不确定的风险,先不说实际的奖励可以比这个价值更重。张海在东南等地的一系列行为也让不少人对未来张家对社会的控制程度会严密到什么程度多少有些了解。至于这一路上可能的土匪豪霸之流,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运河沿线


状态提示:334.第334章 后金坚甲--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