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462.第462章 决战后金(二十五)

对城外敌军全面进攻准备的展开,在新朝三年西历一六二五年旧历八月二十六日的午后就开始了。

火炮等大件装备其实就隐藏在辽阳城西堡垒翁城的城头上,而弹药和火药为了避免意外则在瓮城中央。为了在尽可能隐蔽的情况下把数十吨弹药运上城头部署到位,张义等辽阳城西堡垒处的战士们颇花了不少精力。而且在战前的时候其实就用了不少心思,包括伪装城砖石堡垒的纸皮等等。

通过望远镜的观察,代善等人也发现了对面的城头上一些奇怪的异动,不过从数倍率的望远镜中只看到城上的那些人们似乎在用砖石重新填补着垛口并构筑堡垒。当然这也引起了后金军队中的不少忧虑。

“看来敌人是猜测到我们可能的攻城行动了,这似乎说明这城中还是有一些多谋善断的人。”奴尔哈赤不由的叹道。这似乎更明确了奴尔哈赤之前的判断:留在辽阳城西堡垒的残敌不是一股寻常的诱敌偏师,即便是诱敌的偏师,那也会是新军主力一股十分重要的力量,要是能消灭它就足以可以让这些强敌感到畏惧。

可就在申时还没有结束,天色昏暗的迹象还没有显现的时候,刚刚完成好火力准备的张义等人就已经准备展开一次猛烈的火力准备,将聚集在城西两三里外的强敌彻底打垮。

完成了升空准备的两部热气球逐渐在东北方向的劲风下从围城内起飞并逐渐飘到了城外大概二百丈左右的高空中。这一次天上的热气球不是由那些临时经过短期培训的普通战士驾御,而是由原航空队两个大队当中经验最为丰富的小女孩用着最为精良的望远镜对远处的敌军执行侦察任务。为了更好的为炮团服务达到最大限度的侦察效能,在不携带航空火箭的情况下两部热气球上一共携带了八个小女孩。其中四个用于侦察,两个用于旗语传信,两个进行速写速描并通过传信工具和绳索向下传信。

几里的距离并不算遥远,加上秋季的北方多能见度良好的天气,远处后金三旗的大营清晰的呈现在孩子们的视野里。远望手直接拿着望远镜架杂速写手的眼前,速写手通过带着挂勾和重物的硬纸板和细毛笔以最间洁的方式勾画着对方人马所在的区域,并在关键的距离上标注数字,并以最快的方式让这些信息落在在城下战士们的手中。

在纸糊的“城砖”掩护下,涂成和城墙差不多颜色的灰色如石头一般的重炮早已纷纷在城头上完成添装之后架了起来。不过百米左右的西城头上几乎每隔两三米就有一门重炮,这已经是火炮能够有效运作的最密距离了,几乎同军舰差不多。

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城头动向的正红旗旗主代善手下的一名亲兵忽然发现有哪里不对,迅速来到代善的身前禀报道:“敌人城头上的那些堡垒有些蹊跷:城头的堡垒我在沈阳城的时候也见过,怎么这么快的时间就建起了这么多堡垒?而且看城头上的人们在搬运那些巨石的时候很轻松的样子。难道这些敌人都是大力士?怎么一个人可以把那么大的砖石抬着走?”

代善也观察到确实如此,不过这些蹊跷连同远处天空中的那些重新升起的热气球仅仅是让他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而已。要仅仅凭借这不祥的预感来劝说大军以最快的速度撤退,那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不过就在城头上的炮口仅仅架好后几分种之内的时间里,一连串猛烈的烟雾就在辽阳城西堡垒的城垛间喷了出来。好似乎敌人的城垛发生了一连串爆炸似的。紧接着,是如同滚雷一般的一连串炮声从远处随风传来。

最终,遮天蔽日般的黑雾闪现在后金三旗大营百步外的地方,如雨般的“黑色冰雹”转瞬间就落了下来。

四十八门重炮在第一轮的开火中一共打出了总计近四吨左右约两万枚六两左右的重铅弹。而满州军的大营虽然注意到分散部署这一点,不过也是按照野战步兵营的教条来分布的。平均一个人与一马的散布面积也有十平米左右方圆两步上下的样子,最多不过只是有一些便于携带的营帐做掩蔽而已。这两万多枚弹丸在第一时间就造成了一千几百匹马和数百名满州官兵的伤亡,三个旗的十五座连绵几里的大营开始混乱起来。

然而这样的打击并不是铜鼎炮或者爆破装置那样的一锤子买卖,在随后的短短三分钟的时间里。四十八门重炮一共进行了十轮发射,把十余万枚总计二十余吨的重霰弹全都抛射了出来。后金军队三分之一的马匹直接被猛烈的弹雨打倒,人员也在炮击中伤亡了三千余人。

此时重炮团的四十八门重炮的身管已经滚烫的不敢用手去碰了,但是有经验的炮手还是能通过那炮身上用于降温的水蒸汽的反应来判断温度。

“没有问题,黑火药依然可以往炮口里装!各炮的军官下令道。”趁着这些火炮还没有被连续的霰弹发射打废掉,似乎比整装散弹包装更轻一些的实心弹被塞近了炮口并被迅速的打了出去。

两里的距离对于重炮射击队列目标来说也稍有些远,超过了野战炮的四度角常用射程范围,不过在城上轰击远处的敌营却可以允许一定的误差。猛烈的实心弹在城外即便近失或远失也同样能够在拥有一定纵深的敌营中划过不少的距离或通过跳弹落入营中。实心弹的猛烈开轰击以最快的速度足足持续了十二分钟之久,一千七百余发实心重弹又收割了九千多匹马以及近三千


状态提示:462.第462章 决战后金(二十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