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546.第546章 种马规划

张海对此到是事先了解到一些事情,最近一个月以来体育场内所谓的“赛马”大多是由新朝政府组织的,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全天六个时辰几乎要组织二三十轮“十圈赛”,其最大的目的在于挑选马匹。参加挑选比赛的有公马也有母马,而且公马大多是没有去过势的马,这些日子以来着实也在场上闹过不少笑话。

新朝虽然刚刚开国,但一且从速,为了在进行繁重的挑选马匹任务不影响其他赛事的举行往往在赛马的同时宽广的场地内往往还进行足球或比武等其他比赛。

李峰以及田彦田宾等人这时也从新华书局那里赶了过来,来到了张海的身边一起观看场中的比赛。

这些马匹并不是专业的赛马,更不是有经验的运动员,甚至这些马匹在比赛前往往并不知道自己要行多远的路。尽管有挑选出来的优秀骑手的驾御往往有的马懂得合理的分配体力,有的马则不懂得。还有不少公马被不远处的母马所吸引,分散了注意力。名次就在这你争我夺的情况下分了出来。不像观看人员为主的赛跑,至少在三成路程的时候名次如何就已经能大致确定下来了。

为了精确的控制体重,驾御马匹的人往往还身穿了重量不一的铠甲,以使得整个人的重量从六七十千克增加到标准的九十千克重,这也是很大程度上考验马的力量。就像18世纪欧洲不少赛马要求标准化的负重一样。

很早以来就负责文体项目的李峰当然知道有关选赛的不少事情,来到张海等人近前后低声说道:“这轮新朝彻底扫平关外,包括辽东和大漠南北,外加上关内不少正规作战与清乡作战中缴获的马匹,还有直隶山东等地的养马户马匹,我们能够掌握的马匹总数多达一百五十余万,这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当年辽国的家底,每年的马匹出栏估测在八万匹左右,使役年龄的公母马总计百万匹上下的规模。”

如果是一个传统的帝王或者相关的上层听到这个数字,或许会觉得国力空前强盛。毕竟即便是唐汉鼎盛时期,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控制过整个草原并将整个草原上的资源变成自己真正所有的资源。

不过李峰却是知道师傅心目中的要求,此时代整个东亚绝大部分马匹距离真正意义上的良马可以说有着不小的距离。唯二的办法,一是从西域乃至海外引进优良的马匹,张海在金钱成本问题上一向大方,只要是真正可以做为种马的良马即是黄金千两甚至万两白银的成本也不在乎。因为一匹没有去过势年纪也很合适的公种马至少能繁育出上百匹马,上百匹保管马几年的成本也不低,因此种马的选训及引进并不需要引进太多的数量。

“看着比赛的规格和每匹的数量,全天下来大概可以选训二百多匹马,按照原定计划一年近三百天下来就是大概应该是七万匹参选马,,这些马的大致体格如何?经过有效的初训了么?”

“十中选一按照战马的标准挑选出来的,公马因为作战损耗约三万,母马约四万,实际上如果不是其中不少为母马,这些马匹差不多是辽东或大漠南北常备骑兵水准所用的战马,体重都在五百斤以上,高都在一点三米以上。”

李峰继续问道:“五百斤按新朝标准那就是三百公斤,这个体格距离目标中的役马也有不小的出入距离当然,但蒙古马中有些比较特别健壮优秀的也在这个范围内。因此为了更好的选训也只能把标准定位十选一,只是不知道种母马和种公马这一年下来大致的选拔标准如何?”

种母马和种公马的概念此时在关内养马的人中也并不是广泛了解。不过张海对于这些问题却是有一个大致的概念的:种马就是层层筛选下来专门用于配种的马,体格高大性情良好的马繁育出的后代也会很优良,种马不仅仅有公种马的要求,也有母种马的要求。如果让优秀的公种马同寻常母马繁育后代,先不说基因上的劣化,极有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胎儿过大带来难产危险,生育率会很低。一匹种公马配十匹种母马,在此时的技术条件下一匹种母马生殖繁育期内大致能顺十匹左右的马驹十年的生育期加上怀孕与接近使役年龄的五年期;种马养育计划通常十五年为一个大周期。旧日本从日俄战争时代才开始重视军马的正规化,大概花了三十年左右两个马匹繁育周期就从一个比两宋还要贫马的国家成为拥有上百万质量相当不错马匹的养马大国,在汽车工业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为二战的扩张侵略打下了基础。

新朝此时虽然几乎掌握了整个东亚绝大部分军民马资源,拥有大量的保管马,但从人才再到良马引进环境都远远不如明治末至昭和前期的旧日本,因此为了保证质量就必须十分注重全种马繁育,全纯血繁育,而不仅仅是“改良”按照张海的大致估计,未来五年到十年期这个时间段最重要的事情还是保证新军主力部队所用马匹的更新,四万左右的新军地面主力部队最低限度需要八千到一万匹军马,那就至少需要两千余匹优选出来的母种马及两百余匹左右的公种马。当然,如果有外来收获的补充,那就多多益善。尽早达到这个标准或者辎重在第一期计划内让新军主力部队所拥有的优良军马达到两三万匹甚至更多那也是合理的。

想到这里,张海大致回道:“在四万匹左右的母马中至少要按照二十选一的标准来,寻常马中二百里挑一,体格是最重要的,速度


状态提示:546.第546章 种马规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