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明末英雄>615.第615章 石路贯通

这如过去行军速度一般的修路速度不能不说是个奇迹,不过当天津卫到京畿一带的叉路修通之后,再向北展开修路就面临重重考验了。

考验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向北就会进入到人员相对稀少,物资动员相对困难。第二是燕山之外还有辽西一带的崇山峻岭,这时代的新军队伍虽然掌握不少技术和知识,但张海却不认为此时的队伍拥有詹天佑时代的工程能力,要让石路跨过那崇山竣岭绝无可能。

唯一的可能就是沿着当年为了维持关宁军所修建的驿道,沿着靠海的方向修建一条直同锦州的石路。

但即便是这条道路,主力部队中走过的人也说按照修建石轨的要求恐怕要比在北直隶的平原一带修建起来难的多了,至少要花费不少的工夫打通障碍平整路基。因为石路不可能太过于靠近海岸行进。

“我们一定要修直通关外的道路么?从天津卫到辽河口一带完全可以由水运接力的。”不仅仅是宋子悦等人,对于要不要修通关外的干线道路,刘洪涛也有疑问。

张海也陷入了犹豫,但经过一些大致的思考,还是倾向于修通从关内大关外的道路。这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此时代的气候似乎没有短时间内改变的迹象,冬季与封冻季节来临的要比后世早,在渤海湾北部就更是如此。而从深秋到过年时间段恰恰是不少物资运输需求的大头。另外一个原因:对于新朝这样的中央集权王朝来说,大海显然不如陆地更容易把握,尽管张海也有开拓海外的打算。海上的运输线旧时代有漂没的问题,有难以管理的问题,特别是日常性质的运输,新时代也会出现这个问题。张海手下乃至队伍系统内的这些问题可以依靠严刑峻法与完善的情报体系。而那些寻常的商旅大户却未必有这么大专断的本事以护航。此外:在这个时代绝大部分百姓的印象里:出海依然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更重要的事情还在于要跨海了解的事物往往不如陆路方便。能够方便的短期内向经海路移民的只有山东一带,北直隶河南山西等地经关外的路线就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了。这些因素使得张海终究下定决心修通直同关外心腹地区的道路,要依靠陆海两条路把整个关外同内地真正的联系起来,使整个东北形成不逊色于江浙多少的心腹。而不仅仅是起到移民和缓解人口压力的作用。

“我们在北直隶的这些日子以来,在山东刚刚修通的道路可以达到多大规模的运量,有没有个靠谱的统计?”张海向身边一名负责处理这些繁琐事物的弟子田彦问道。

“盐山附近得到足够的海运补给前,大概在济南一带修建石路的时候路运补给达到高峰。一百二十万人每天所需的六成物资走我们新修建的是路,大概每天四万石左右,路面在这个压力下损害并不严重,是可以维持下去的,这大概还是只用了其中一半的单向通道,没有利用整个复线。民间的船只如果是全距离运输,非封冻季节全年往返十次计算,累计需要载重一百二十万石的船只,现在新朝政权所能够掌握和征集的全部海船加起来也没有这个能力。以后或许会超过这个能力,两三倍甚至几倍于陆路干线也不是没有可能,但这至少是十来年到一代人左右或更久的事情了。”田彦经过大致的演算也逐步明白了师傅的思路。

新朝开国的头十年如果没有什么大事,那或许有足够的船只用于满足辽东移民的要求,可张海在国内建设乃至诸多领域铺开的摊子过大,在这七到十年的时间内必须从海外获得足够多的能够运用于本土的钱粮才能避免过大的亏空,这时间内关外就是唯一的移民开拓通道了。水运相比轨道运输无疑也是优势,但在十余年的时间之内还没有足够的船只物力干这事。

直隶境内的工程完工后仅仅经过大概五天左右短暂的休整,并完成了线路的初步勘察后,新一轮的筑路终于重新展开。因为进入燕山附近后就地可以依靠的征集粮食补充大幅度减少,队伍内的海运支持能力乃至总体后勤供应力受到了局限,一百二十多个工程旅临时减少到了百万左右的规模。但是这百万人都是经过两个月左右的劳动乃至劳动过程中足够的粮食肉类补充下身体变的较为健壮,也逐渐熟悉了各种劳动的人,只要海运的粮食补给及时,张海与刘洪涛等人都不担心工程的进度会因为人力而受到太大影响,唯一的顾虑是道路的平整是否真要花费太多的工夫。

在民夫中公开了身份的张海也再也不用整日身着铠甲进行劳动了,汗水虽然在那铠甲里能够形成一定程度的内循环来降温,但终究不如轻便着装下进行重体力劳动更为合适。远超过常人的力量使得张海一个人的劳动不逊色一个熟练的小五人劳动小组,只要愿意几乎可以包揽除了技术性项目之外的任何体力性劳动项目,尤其是在平整土地还有推拉压路石这方面。因此张海命令负责宣传的人向民夫们讲清楚一件事情:一国之主决不与劳工们强头功强模范指标。

这个时候整个参加关外劳动建设的百余民夫大多都清楚了身为一国之君的张海已经同人们一起进行了超过一月的繁重劳动,加上地域和时间的变化让天气逐渐转凉还有劳动技能的逐步熟练,各个地域志愿工兵旅的热情都被彻底的鼓动了起来。尽管在不少地方的道路上都要在平整土地方面投入超过三分之一的劳动量,进度还是与预期


状态提示:615.第615章 石路贯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