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个经历过两朝,又有明朝资深宫女的姑姑教导的人,在这宫里那绝对是属于实力派人物,也就是那些不知道他底细的人才会觉得这是个没用的老婆子,想想整个清朝,入住紫禁城才多少年?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才算是彻底霸占了这皇宫,而如今也不过是康熙十八年,也就是1679年,不过是过了三十五年而已,还比不得这许嬷嬷的年岁大呢。
只是也正是以为这个年纪,乌雅氏才最是放心,因为就她所知,赫舍里氏也好,原本的钮钴禄氏也罢,当初身边的汉人宫人嬷嬷,那都是四十多岁,将近五十的那群人,也就是说,按照时间来算,那些很可能就是原本明朝留下的十来岁没放出去的宫女。那些人有用是有用,可是也正是太有用了,最后这两个皇后都死了,也由此有一些传言,说是那前朝留下的人里头,有仇视满人的人存在,所以用自己的法子,害死了这些贵人们,就是太皇太后并没有支持这一点,把这些人都赶出去,可也不妨碍对这些人加重了警惕。
若是乌雅氏找的是这样的人,只怕这会儿她这里也会吸引到宫里不少有心人的注意了,好在,那些人,如今最小的也有五十多了,而这一个才四十,年纪上实在是对不上,所以她不用担心自己的心思暴露出来。
什么?为什么有了这样的传言,还把这些人留着?怎么说呢,这紫禁城和沈阳故宫实在是没法比,太大了,光靠着满人自己的那些奴才下人,实在是没法子玩的转啊!在一个这宫里门道什么的,也太多,就满人想要靠着自己,把这规矩什么的,全撑起来,那绝对是属于瞎子点灯白费蜡,最终能依靠的,能撑起场面的还是要靠这些人,不然估计连皇家体面什么的都没法保持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缘故,所以除了那些死在战乱中的,陪着明朝皇帝殉葬的,跟着去了南面的,剩下的表示了投降的宫人太监们才能在这宫里顺利的存活下来,甚至还把自己的小圈子发展壮大。到了如今,你要是真把这太监宫女的名册细细的查看一下究竟,你就能发现,除了宫女这个有内务府包衣,这个皇帝从辽东带过来的组织之外,其他的人十有八九还是汉人,还是原本的那一套班子在运行。连补充也多半是在某一个小圈子里斗转。
至于皇帝为什么能放心这些不是满人的汉人太监什么的,一来这些人能近身,那多半都是查了祖宗十八代的,二来这太监有功夫的毕竟是少数,想想清朝整整二百多年的王朝里,再没有过明朝那种能领兵打仗的太监能人,就知道这些太监的身体素质有多弱了,这弱鸡一样的人,对于从小练习骑射的满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威胁可言,最后就是这太监多半都是穷苦人,多半都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孤儿,这样的人在满人的眼里,和满人实在是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这防备心,自然也稍稍能减轻一些。
话题扯远了,不管怎么说吧,反正这宫里你要是用心,实在是能找到太多的能人,就看你敢不敢用,会不会用了,乌雅氏托了后事无数考据党的福,对于这一点比寻常人看的更加透彻一些。既然有了自己的有利之处,不去用,那才是傻子,乌雅氏不是傻子,自然立马就想到了要找这明朝留下的人的意思。
许嬷嬷来的头一天,乌雅氏就让她在身边服侍了,只是既没有说什么拉拢的话,也没有用什么金银拉拢,对于一个没有亲眷,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这金银什么的实在是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至于拉拢的话?有时候说的太多,不一定有效果,还不如用实际行动更实惠,这宫里能活下来的人,特别是经历了顺治朝还能活着的宫女,那一个个绝对都不是什么傻子,脑子,心眼,估计比她还厉害,何必那么虚伪。
那许嬷嬷自打到了这永和宫就开始默默的做事儿,该她管的管的很是严实,不该她管的,一概不插手,这摆明了就是个姿态出来了,那就是尽本分,不多事儿,总体来说,就是没有想要投效的心思,或者是还在观察期间。
乌雅氏也不管这一点,只是自顾自的过自己的日子,她很清楚,只要时间长了,这许嬷嬷哪怕是为了自身,不被牵连,不会在扯进什么事儿里,也不至于看到她有危险而不顾,只要做到这一点,她也算是没有白喊了她过来,至于后面是不是能帮着争宠什么的,这个一时半刻的是不用指望的,她心里清楚的很,自己不是那种什么王八之气一来,众人纷纷来投的角色。
只是这世间的事儿,从来都不是按照人的心思来的,不过是过了三个月,乌雅氏刚重新恢复了绿头牌,开始有侍寝机会之后,就遇上了事儿。
“听敬事房的人说,贵妃娘娘特意关照了,说是您生产的时候伤了身子,要多养养,所以这牌子五天才上去一回,就是上去了,也说什么身份不够贵重,所以放到最后面,娘娘,要是这样下去,可怎么好,说不得什么时候就会让皇上给忘在脑后了,那岂不是随便都能让人踩着?您日日在那里被人奚落,奴才看着都心疼的紧。“
负责探听消息的太监在正殿中小心的回着话,眼神还不住的往乌雅氏的身上瞄,他是真心想知道,遇上这样的事儿,这位主子该怎么办?在宫里,主子有脸面,有身份,有底气,那就是奴才也跟着有脸面,有身份,有底气,这是铁规矩,他可不想跟着一个没出息,没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