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疯狂从德意志开始>第205章 德日联盟破裂

虽然不列颠战役基本上都已经结束了,但英德两国都并没有对外宣布战争的结束。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已经向全英国发布了演说,宣布英国已经和德国进行了调解,战争已经结束。但这个演说仅仅只是在英国各家广播电台播放了1天之后就悄无声息了,在停战之后的第三天开始,就时不时会在英国的外国人比较多的城市里蹦出一两份小报出来,讲诉英军士兵还在进行抵抗,战斗还远没有结束的消息。

世界的目光已经不再聚焦于英伦三岛的战事上,因为战争到现在为止迟迟都没有结束的消息。各国安插的间谍也只是得到了德军每天都在艰难推进,在英国的战争举步维艰。

戈培尔给希特勒出的这一招成功蒙蔽了全世界人的双眼,所有的国家都认为那个强大的德国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战胜英国,他们在英国已经陷入了泥潭。斯大林是如此,罗斯福更是如此。

丘吉尔已经死了,现在英国新的内阁已经完全成为了亲德内阁,全英国的官员都在对美国撒谎。

作为一个投机主义者,并且一直想要涉足主流世界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当然不可能放弃任何由可能涉足欧洲的机会。当初他选择支持丘吉尔,后来又抛弃丘吉尔转而保持中立并于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外交关系取得改善,正是出于这个目的。

现在当罗斯福得知德国已经被拖进了战争泥潭,他的心里就又起了心思,这个时候也许正是美国最好的机会!踏足主流世界最大的两个障碍已经有一个被英国绊住了手脚,而当只剩下一个苏联的时候,正是美国应该站出来的时候了!

果然,在1940年9月25日这天,美国参议院在罗斯福的授意之下通过了义务兵役法案!

该法案规定21岁到35岁之间的所有美国人都有应征服兵役的义务,该法案将被提交到众议院进行辩论。

不过,由于美国一直都是孤立主义政策,所以,参议院虽然被罗斯福强制通过了义务兵役法案,但该法案依旧被参议院的议员们给做了限制,要求无论在任何时候,参与训练的人员不能超过90万人。

为了让自己的雄心得到足够的力量支撑,罗斯福居然在参议院将法案修正之后,就立刻签署了另外一个法案,该法案授予他自己有权力将美国每一个州独立控制的23万8千人的国民警卫队以及后备军官团的成员在任何时候征召进入军队的权力。

美国的动作并不仅仅如此,在同一天,美**事情报部开始第一次尝试解密日本“紫色”密码!紧接着第二天,罗斯福又下令禁止废旧钢铁出口到西半球以外地区,目标再一次指向了日本。

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可以全盘看到世界上发生一切,那么整盘大棋就可以一清二楚。罗斯福打算利用德国被英国拖住手脚的空挡上限制日本的发展。日本现在依然是德国的盟友,在亚洲砍掉日本,德国就等于少了一条手臂。

当美国成功限制住日本之后,就是美国接下来的战争行动要付诸实施的时候了。虽然全美国的人都不希望加入战争,但罗斯福相信到时候总会有办法让美国进入战争状态。

战局一旦拉开,利用表面上和德国依旧友好的关系,蒙蔽德军的高层,然后通过打击日本,在太平洋沿岸获得登陆场。到时候利用和德国走得较近的关系,美国的部队就可以从东西两侧对苏联发动进攻!

一旦把苏联消灭掉,那么美国就已经在欧亚大陆这块世界岛上获得了最大的一块立足之地。只要经过短暂的休整,到时候突袭德国,德国必将成为历史,到那个时候,世界上就只有一个美国的存在了!

美国私底下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被外界所得知,但在10月1号这一天,却发生了一件让所有政治家们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日本和德国,这本就是全世界公认的同盟,可在这一天,这个同盟却发生了破裂!

原来,9月27日的时候,日本政-府派出代表来到柏林,想要同德国签订一份正式结盟的合约,可却被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给推迟了几天。

等到10月1号这天,等待日本代表团的,却并不是德国人的签字,而是一张驱逐出境的通知书!

德国在1940年10月1号这天上午,突然向全世界发布消息,强烈谴责日本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入侵行为,并要求日本立刻撤出被占领国!

德国突如其来的这一条消息,让全世界大跌眼镜。罗斯福没想到在这个时候德国突然跟自己的亚洲盟友决裂了,要知道德国现在实际上的军事盟友只有2个,一个是日本,另一个就是那个总在不断拖后腿的意大利!

而斯大林更是没有想到希特勒会做出这样一个决定!

斯大林始终认为他的苏维埃红色帝国在整个欧亚大陆除了德国之外就没有任何对手了,而德国和日本的联盟一直都是斯大林心中的痛,因为如果当德国决定对苏联发动进攻的时候,日本势必也会在远东地区对苏联发动进攻,那么苏联就将遭受两线夹击!

斯大林坐在克里姆林宫的真皮沙发上,兴奋地大口喝着伏特加,德国这种自毁前程的行为已经让其不再是苏联称霸世界道路上的绊脚石,只需要等到国内实力恢复上来之后,那他的部队就可以举起战刀杀向欧洲了!

同样得到这个消息的,还有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总统常凯申!常凯申听到这个消息,只说了一句话,“我的


状态提示:第205章 德日联盟破裂--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