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疯狂从德意志开始>第235章 闪电突击行动

几乎是整夜没有睡,直到凌晨6点钟,一份全新的巴巴罗萨计划终于在统帅部内诞生了。这一份计划兼顾了保卢斯元帅之前制定的计划当中的优点,同样又大量采取了李凌的建议,让这份计划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并没有任何问题。

随着最新计划的制定完成,现在整个德国所有的部队都开始随之调整起来。李凌的凯尔特五星师自然也不例外,在原有坦克的基础上,凯尔特五星师在李凌的全力征求之下,又获得了一个所谓的装甲营补充。

当几天之后,李凌看到自己的部队里新加入的这些所谓的希特勒补充给自己的装甲车,下巴差点掉到地上捡不起来。

站在校场上,李凌手里拿着文件,看着这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名字,等待着这个即将要列装到自己部队服役的‘新式坦克’――40p!

虽然并不知道这种型号的坦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李凌下意识的以为肯定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坦克,说不定是四号坦克的改进型。

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应该到了,李凌激动的心情难以言喻,原本并没有抱什么希望能获得新装备,但没想到希特勒竟然还真批给了自己多达30辆这种新式坦克。

听,是远处传来的隆隆声,可听上去却并不是坦克的声音,倒更像是一种载重汽车的声音!

“难道我们的坦克是被用汽车拉来的?”李凌冲着站在自己身边的副师长魏登费勒问到。

“师长,这个我也不能确定,或许是吧。”

很快,谜题就被揭开了!

“报告长官!这是文件,总共有40p型战车30辆,请您接收!”一名少校拿着一份文件从车队领头的吉普车上下来,然后交给李凌。

“这就是******新式坦克?开什么玩笑!老子不要,老子的坦克在哪里!老子不要这玩意!”

李凌在傻愣愣的看了足足有半分钟之后,终于爆发了!

30辆战车确实到了,也确实是40p型,一切都没有错误,只不过,李凌却没想到,这个所谓的新式坦克,竟然是这种东西!

原来,这40p型战车并不是什么新式坦克,而是维希法国开发的一种装甲汽车,这种装甲汽车战斗全重接近10吨,拥有一门47毫米口径的火炮,8个轮子和新式的悬挂系统让这种装甲车有着较强的地形适应性。

但这仅仅是一款装甲汽车,仅此而已!一名驾驶员和一名炮手,仅仅只需要两名成员,虽然拥有60毫米厚的防护钢板,但橡胶轮胎却没有任何防护。

这款本该成为历史的小车,却因为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又一次重见天日,am40p装甲汽车的最快速度可以达到80公里每小时,远远超过任何一种坦克,而且还拥有47毫米的火炮,也许,这种装甲汽车在战场上真的会有一番作为也说不定。

可是,现在这东西可不是李凌想要的。

这种算是轮式突击炮鼻祖的武器,根本就不是李凌想要的,李凌想要的是坦克,真真正正的坦克!

“长官,对不起,这是元首的命令,这种战车我们仅仅订购了30辆,全部都给您送过来了,请将军签字!”

少校仿佛是知道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赶忙让李凌签字,签完字自己好闪人。这种破汽车说起来还真就没人看得上,不管是古德里安还是隆美尔这种将领,还是下面的坦克车长,谁都不愿意要这种东西。

草草签上自己的名字,李凌扔下在场一堆人,自己走回了办公室,原本打算将30辆新式坦克编成一个直属营队,现在看来这30辆破汽车直接当成一个机动连算了,屁大的破车,竟然让自己白白激动了那么久。

回到办公室,李凌继续他的大业――画画。

他已经答应了古德里安,要把自己随手画的那些画全部画清楚,然后送给古德里安一份,古德里安想仔细看看这些让他眼前一亮的坦克。

整个德国都已经可以感觉到一股肃杀之气,全新的巴巴罗萨计划,代号为“闪电突击”的行动方案已经被下发到各个参战部队,所有的部队都在紧张的备战当中。

现在凯尔特五星师已经被分配到了中央集团军群,隶属于古德里安领导的第二装甲兵团,李凌和古德里安再一次合作起来。

除此之外,中央集团军群还跟历史上有一个大大的不同之处,他们得到了另一个非常强大的加强!

由于英国已经被打败,北非战场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沙漠之狐隆美尔现在依然只是第七装甲师的师长,并没有成为非洲军团的总司令!

同样是中将师长职位的隆美尔,这一次被希特勒再度安插在了整个闪电突击行动最为重要的位置上――中央集团军群。

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将作为第三装甲兵团赫尔曼?霍特司令手中的尖刀同第二装甲兵团的利刃凯尔特五星师一起担任整个中央集团军群的先锋部队!

德国境内已经开始备战,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也并非毫无察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本身在德国这边就是作为一个缓冲来签订的,斯大林则想要借助这个条约来恢复自身的实力,同样也是当成一种缓冲。

斯大林早就有心涉足欧洲,也很清楚希特勒要对自己下手,但他始终不敢相信希特勒竟然会决定在1941年的上半年就决定动手!

情报不断在警告斯大林,德国人的进攻很可能会在5月底或者6月初到来!但斯大林却乐观的估计德国人最起码也要再准备一


状态提示:第235章 闪电突击行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