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鸣现在遇到了一个麻烦,那就是日本人学会了使用坦克。
很长一段时间,日本人使用坦克的方式和大多数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将坦克在战时配属给步兵使用,甚至日本人做得更保守,日军没有坦克师,连坦克旅也没有成立,日军装甲部队最大的编制为战车联队。
但昨天的战斗日本人已经进行了改变,使用了上百辆坦克集中投入,并且配属给战车部队相当多的步兵、工兵和炮兵,如果日本人将这些配属部队固定化,在增添运输部队、维修部队等辅助力量,日本人将会在事实上拥有装甲师的编制。
有没有装甲师的独立编制,是一个国家正确使用坦克的首要条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有独立的编制后,自然会有独立的作战任务,甚至会以装甲部队为核心,步兵部队为辅助。作战方式,则可以套用德国在波兰、法国的战术,用坦克突破,以步兵扩大战果,用装甲部队实施纵深突击,完成切断敌人退路、攻占纵深目标的最重要任务。
许鸣在2年前的明光之战和日军坦克交过手,九江之战也和日军的战车部队进行了交锋,现在是他第三次遭遇敌人的装甲部队,他能切实感受到对手的进步。
日军的装甲部队在作战中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大部分坦克没有无线电设备,无法完成精确的战术协同;敌人的坦克使用非常的不灵活,指挥显得相当呆板;敌人战车联队没有专业的运输部队,坦克是从杭州一路开过来的,零件磨损和机械故障的压力会很大。
但这些都是可以改变的,事实上,中国在进步,日本也在进步,就在昨天,日军对坦克的使用方式表明了这个对手已经摸索出了一条正确使用装甲部队的模式。
而他许鸣,则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用步兵对抗敌人的装甲集团。
这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波兰失败了,法国和英国也失败了,那么,下一个失败的,是中国,还是日本?
长山一个地方的死守并不重要,甚至连丢掉竹马也未必致命,但如果许鸣的步兵挡不住日军的装甲集群,这场战役有输没赢。
其实许鸣是知道历史上二战各国是怎样应对对方的装甲部队的,这在二战中是个世界性难题。几乎所有国家都大批生产自己的坦克,用坦克来对付敌人的坦克,甚至设计了专为对抗坦克的坦克歼击车。具体到各个国家,美国开发出专打坦克的飞机,步兵用火箭筒对抗;苏联是用坦克海淹没德国的装甲师,用数量对抗质量。
不过这些应对的方法都不适用于中国,中国没有足够的坦克,甚至连日本也不如,中国的坦克只有300多辆,还都是买来的,补充非常艰难,一旦双方的坦克形成了消耗战,对中国来说就是失败。
至于用美国的巴祖莎火箭筒、德国的铁拳来对付日军的坦克,也是不行的,中国在当时的制造水平极其低劣,尤其是材料制造工业极其落后,连中正式步枪的生产都有很多问题。
一个连步枪都造不好的国家,根本无法生产出合格的反坦克武器。
许鸣在指挥部里,低着头,在地下转着圈,想着应对的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将戴安澜的装甲第一师调来,和日军的战车部队抗衡。
不过许鸣立刻否决了这个办法,理由就是上面,国军的坦克实在太过宝贵,根本不应该和对方的战车部队互相消耗。
除了这个方法,还有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死守,步兵拿坦克也不是一点办法没有,阵地前埋伏反坦克地雷,挖掘密集的反坦克壕沟,组织奋勇队炸毁敌人坦克,将敌人的坦克引诱到狭窄的特定地带,用反坦克炮加以消灭。
不过这些应对方法只能对付小编组的坦克群,一旦对付的坦克形成了规模,无论是反坦克地雷,还是反坦克壕,压根就挡不住,即便能打坏前面几辆,但后续的坦克马上就能补充过来。
用敢死队员执行自杀性攻击也是很难成功的,许鸣作为中国第一任机械化军的军长,对坦克的战法是相当了解的,一辆坦克在作战中不仅仅是一辆坦克在作战,而是以这个坦克为核心,步兵、工兵、炮兵、维修部队等组成的一个作战堡垒,单纯的敢死队强攻,效果极其有限。
广西的日军做不到的,浙江的国军也做不到。
抗战早期,中日双方都不会正确的使用坦克,用步兵对抗坦克部队还有可能,但现在小日本也学精了,这种方式是很难成功的。
死守这种这种办法又被许鸣放弃了,即便是国军守住了阵地,也要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库尔斯克会战中,苏联虽然守住了阵地,但付出了德军几倍的代价,如果国军死守,必须用第74军、第86军这些精锐部队才有守住的可能,可这样,这些部队几乎肯定会被打残,而这些部队,是用来最关键反击的。
天色彻底昏暗了下去,已经是深夜了,卫队长赵志拿来一件风衣,见许鸣在沉思,不敢打扰,将风衣轻轻套在椅子上,然后轻轻离开。
许鸣还是没有想出办法,现在他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技战术的问题,而是双方因为综合国力和工业实力造成的差距,这种差距,似乎是不可弥补的!
不过许鸣还是在静静地想着,想着他应该要采取什么方法,因为他认为,什么事情都有解决办法的。
尤其是局面还没彻底恶化前,没想出办法,是他许鸣无能!
手机阅读:http://m.77ks.xyz/56997/
发表书评:http://www.77ks.xyz/56997/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第422章 浙皖战役 38)的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对面千里谢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