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仙侠修真>纵横武侠之黄粱梦>第二四三章 歙州方腊(上)

水氽童家店,

方喇出二遍。

水浸鳖背石,

方腊又造反!

走在歙州的街头,丁一耳边听着这首民谣,此时他本应该出现在梁山,但是从无锡往梁山的途中,他不经意间路过了歙州,便听见了这首民谣。一开始他心急于赶路,并没有在意,但是等到细细品味后,才发现这居然是首反词,说的是有人要造反啊,而这个造反的人便应该叫做方腊!当下便急急的赶了回来,也顾不得梁山的事情了。

这歙州是黄山脚下的一个县,与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千岛湖接壤,古称新安,始置于秦。

又有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和徽墨产自歙县,从而使歙县享有“墨都”的雅称。自唐朝开始,古歙州就成为全国文房四宝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代表作徽墨、歙砚、澄纸、汪笔均是文房四宝中的贡品和名品,备受各方墨客的青睐。

此外,还有“牌坊之乡”美称的歙县,便是石牌作坊县里就有上百家,当代皇帝酷爱美石,便有一名为“花石纲”的花石纲运输名称!

是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进贡方式。在当代,“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十艘船称一“纲”;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

而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这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

那宋徽宗赵佶为政极端**,生活骄奢淫逸,挥霍无度。他酷爱花石,最初,有蔡京取江浙花石进呈,后来,规模越来越大,这蔡京为讨好皇帝主持苏杭应奉局,专门索求奇花异石等物,运往东京开封。

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花石纲之扰,波及两淮和长江以南等广大地区,而以两浙为最甚。凡民家有一木一石﹑一花一草可供玩赏的,应奉局立即派人以黄纸封之,称为供奉皇帝之物,强迫居民看守,稍有不慎,则获“大不恭”之罪,搬运时,破墙拆屋而去。凡是应奉局看中的石块,不管大小,或在高山绝壑,或在深水激流,都不计民力千方百计搬运出来。

听说哪个老百姓家有块石块或者花木比较精巧别致,差官就带了兵士闯进那家,用黄封条一贴,算是进贡皇帝的东西,要百姓认真保管。如果有半点损坏,就要被派个“大不敬”的罪名,轻的罚款,重的抓进监牢。有的人家被征的花木高大,搬运起来不方便,兵士们就把那家的房子拆掉,墙壁毁了。那些差官、兵士乘机敲诈勒索,被征花石的人家,往往被闹得倾家荡产,有的人家卖儿卖女,到处逃难。

那皇帝曾得一太湖奇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应奉局原准备的船只不能应付,就将几千艘运送粮食的船只强行充用,甚至旁及商船,造成极大危害,前后延续二十多年,而以政和年间为最盛。官吏一伙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这官逼民反,此事最终酿成了激起各地豪杰纷纷起义,又有一方腊最为著名!

这些事情,丁一自然不知晓。这花石纲,虽经常有人在太湖附近搜敛,但哪里敢找上行云山庄的麻烦,便是岸边停靠的大船,只要说一声“我等是行云山庄的艄公”,便能吓得那些官吏不敢乱征船只,胡乱抓人。是以,丁一虽然便住在太湖之滨,却根本不清楚这些事情,只等到了这歙州,细细的观察下。

但见那数百家石牌作坊,日日夜夜的打磨奇石供给当地富商官吏,让他们取去奉承上司讨得好来。

细细打探之下,便能问到那方腊是何许人也,这人他虽还未见着,但是单凭他的所作所为,却也能当得上“好汉”一称,他喊出来的话,“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却也是真的做到了,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本来这事情他不想管了,老百姓是最实诚的,你对他好不好,你这人真不真他们心里都清楚。所以丁一在县里逗留了一段时间后,便准备离开了,因为已经了解了这方腊的性格,却在正要走时,忽悠听到一个信息,让他决定见一见这方腊!

这信息说来也巧,是一个孩童口中无意中说出来的,旁人都没有在意,但是落到了他的耳中,却是极为的震惊!“摩尼教!”这方腊,居然自称是摩尼教之人,虽然他召集百姓村勇的时候并没有用这名头,但有人询问他们的本事是哪里学来的,他们中便有人说道:“我等出自摩尼教,一身本事皆出于其!”

但这方腊杀官放粮,意欲造反的事情歙州几乎已经是妇孺皆知,但等到丁一想要询问出这方腊在何处的时候,所遇到的却都是一双双质疑的眼神。

百姓们中是有不少连大字都不识一个,但是他们心中都有一杆秤,那方腊造反又怎么?他是歙州的孩子,长大了造反也是被逼得,更是从来没有亏待过我们,你这大块头到处拐着弯的要问出那孩子的下落,却是所图为何?

百姓的心思很简单,他们只是单纯的想要保护住方腊罢了。这些丁一自然看得清楚,但正是因为看得清楚,所以即使他有诸般手段可以逼问出方腊的藏身之所,但却无法对这些可爱的百姓动手,只能锲而不舍的在县


状态提示:第二四三章 歙州方腊(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