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唯一战胜国>第七十四章 :13年财政预算(二)
,那么利润高达100以上,有的产品甚至有100的利润。

当然那极少。

华东集团预算很快搞完,贷款到的1.76亿英镑基本上全部都用于扩大产能,其中明年将继续扩建水电站。

特别是中小型的水电站,这些中小型的水电站工期短,经济效益高。华东电力公司明年将建设一万两千个小型水电站,以及二十一个中型水电站。

水电站设备夏钧直接从兑换平台上购买,若是自己制造那就太慢了一些,同时工业的疯狂增长也让电力建设迫在眉睫。

在能源上除了充分利用水电,从杭州修到山西的铁路也要加度,争取在明年之内修完。

正好后年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时候工业三班倒进行运转,必须有足够的能源供应。小逸手打

1912年10月18日,农历九月九,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

这天夏钧穿着汉服,带着李诗蜻和塔娜去西湖孤山登高,对于中国的传统活动,塔娜挺着肚子也来参加了。

塔娜差不多也快责了,也就再过两个月。

登高的时候,塔娜根本不用人拉,依旧能跑能跳,身体好得不得了,不过夏钧怕她摔着了,还是牵着她的手上山。

九月九这天,华东自治三省也有很多人登高,不过更多的还是街上那些穿着汉服的人。

九月九重阳节是华东自治政府定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行政人员必须穿汉服,同时在校师生也需要穿汉服。

同时各工厂在这一天也号召员工穿汉服,于是这一天在街上能看到一大群穿着汉服的人们。

这些汉服的样式较多,其中以儒裙打扮的人们最多。

九月九还要吃新粮,也就是重阳糕。反正各地在这一天的习俗都有些变化,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现象,在节日的日期上能高度统一,但在过节的习俗上各地多有一些不同之处。

秋收刚到尾声,农村的百姓也都口袋里有钱了,城市里的就业岗位也因为秋收之后而大幅度增长。

华东自治三省此时一片欣欣向荣。

现在世道变好了,三省人民都期盼着自治政府能带领着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对于政府在重阳节发起的穿汉服行动,很多市民都响应了这一行动。华东自治政府上台不到一年,便已经将华东自治三省的民族凝聚力提升了起来。

这个秋收,江苏都督程全德连税都不敢向从华东自治三省来的农垦公司收取,在江苏种棉的六家农垦公司因为使用了先进的技术,以及种下的是高产棉花,秋收一到,盈利达到五亿元。

被税务部的朱澄嘉收了下暴利税,盈利减少到了四亿元。

然而六家弄坑公司当初投入的资本不过一亿元而已,此时资本已经暴涨到了五亿元,棉花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全卖出去,但六家农垦公司一边卖棉花,一边开始继续圈地。

华东集团在这些农垦公司里面的股份占了很多,预计能有大概一亿兰千万元的收益,这些资金则是要被抽走的。

因为夏钧是以农业技术和机耕设备入股,不是以资金入股的,对于这些盈利状况良好的公司,华东集团向来是把盈利部分抽走。

农垦公司的巨大盈利让六家农垦公司的股价一连上了五天涨停板,这六家农垦公司在半个月内就募集了近两亿资本。

农垦公司以近六亿元资本,开始在江苏、安徽、河北、山东、广东圈地,六家农垦公司这次圈地更加熟练。

圈地其实很容易,特别是对于那些佃户和自耕农来说,农垦公司会开出给他们子女提供免费上学,以及向他们开出免费医疗的条件。

这些条件都是华东自治政府出钱,他们一毛钱都不用出。

对于贫苦人家来说,子女能上学读书是一个十分宝贵的机会,读书才能出人头地,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来形成的定律。

而且还能免费医疗,这就不用怕生病了。

所以那些自耕农和佃户都很乐意把地租或者转租给那些农垦公司,至于那些不愿意合作的地主,很多时候农垦公司都是强行和他们签订租凭协议。

就安徽和江苏两省来说,地方上的长官都忌惮华东自治政府三分,因此他们也会出面压制。

在河北方面,这里是袁世凯的老家,河南督军(袁世凯上任后改都督为督军)是张镇芳(袁的表弟),为了拉拢夏钧,让张镇芳配合农垦公司的经营,这也为农垦公司开了方便之门。至于山东也属于袁世凯的控制范围之内,督军是张怀芝。

广东则是陈炯明的地盘,陈炯明此人并非国民党,而是中国致公党人,致公党是海外华侨最大组织洪门演变而来。

夏钧的光复会在南洋活动非常频繁,特别是今年夏钧开始向南洋和澳大利亚移民,与致公党之间倒是有些接触,双方关系也还算不错。

华东自治政府派人到广东去和陈炯明通气时,陈炯明也表示愿意协助农垦公司的在广东的生意。

作为答谢,华东商馆当天给陈炯明送去了一千支步枪,以及两百万发弹药。

在广东的陈炯明自然知道华东自治三省是大金主,因此更不敢得罪,华东自治政府可是能造军火的,而且能造很多军火,这在中国来说只此一家。小逸手打

在北京的袁世凯的日子则不是那么好过,他开始发现自己根本收不上什么税来,除了中央四省的田赋还能牧上来以外,其他省份的税收不是被大军阀截留就是被土军头私


状态提示:第七十四章 :13年财政预算(二)--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