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立隋>第四十九章 暗涌(四十一)

隋军大兵压境,这让王玄应感到了非常大的压力。

惶恐之下,他只能听从了王行本的意见,分兵把守灵昌县,并在县外东北两个方向,驻扎了五千人马,而自己则带着大部队,足有四万之众,与隋军的主力对峙。而此时,杨浩也接到了秦叔宝的消息,率领大军三万人前来,而余下的隋军,杨浩则让他们驻守在白马、濮阳一线,以保卫自己的后方这条极为重要的粮道和生命线。

随后,杨浩率领大军两万人,以秦叔宝为先锋,罗士信为左翼,薛万钧为右翼,向郑军发动了进攻。

得到消息的王玄应也是非常的兴奋,不顾荆王王行本的劝阻,当即下令全军李列阵迎战,准备给隋军一个教训,两军遂在灵昌县东摆开阵势。

杨浩毫不客气,也不和王玄应多言,刚刚列开阵型,就让秦叔宝率领隋军猛烈的攻击郑军中军,王玄应则是派出了大将张镇周迎敌。

张镇周乃是明帝时期的一员大将,曾经率兵攻入流求,领兵才能虽佳,可是说起冲锋陷阵,战场厮杀却是稍逊秦叔宝,更何况张镇周已经年逾四十,那里比得上秦叔宝这等悍将。

只不过,论勇猛,秦叔宝比起张镇守虽强,可是两军甫一交锋,战况非常的激烈,一时间,均是不分胜负。

郑军,大多是当初隋明帝派往支援洛阳的精兵悍将,其中有江都军,有关中兵,此外,还有当初李密战败之后投降的山东、中原兵马,也算瓦岗军中的精锐,所以这支郑军的战斗力不容小视。

而隋军,则以徐世勣的汲郡兵马为主,因为徐世勣一向实行精兵策略,是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也非常的强悍,杨浩辅以河北兵马,虽然训练的日子尚短,可是精兵终究是精兵,两军在第一回合,各自付出了五百余人的伤亡之后,依旧不分胜负。

目光冷冷的注视着前方,杨浩微微的点头,这一仗,也算是他检阅这支新近凑起来的隋军的战斗力。以目前的局势来看,战果尚可,面对郑军最初汹涌的攻势,隋军在秦叔宝的指挥下,数次挫败了郑军的攻势,并且渐渐的稳住了阵脚。

此刻,徐世勣就骑着战马,在杨浩身旁不远处,此刻他的,心中有些复杂。杨浩以汲郡的兵力为主力,这样的目的,他非常清楚。就是想要消耗掉非嫡系的力量,换而言之,就是消耗他徐世勣的力量。

虽然,徐世勣已经投效了隋帝,可是,以徐世勣在汲郡数万人马心中的威望,要想造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杨浩虽然对徐世勣的投降之后的忠心不曾怀疑,可是消耗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有必要的。

徐世勣显然也明白,所以他只是注视着远处的战局,并不吭声。

隋军的大旗挥动,杨浩再度下达了命令。隋军虽然逐渐控制了战场的主动,可是,在最初试探出郑军的战斗力之后,杨浩显然很不满意这样的战果,他决定再投入相当的兵力,一击击破郑军的中军。在哪里,是伪郑的太子王玄应与荆王王行本。

此时,荆王王行本的眉头紧紧的皱着,隋军的战斗力出乎了他的意料,大将张镇周数次冲锋,均是无功而返,他已经看出来战局的走向,就在他犹豫是否向太子王玄应进言的时候,隋军中军,出现了异变。

在一名青年将领的带领下,又有三千人马加入了战局,他明白,隋帝这样做的缘故,所以他只能进言,让太子王玄应派兵支援。

在派出了援兵之后,荆王王行本的心中稍安,只是,如果继续这样的话,势必很难取胜。这个时候,他有些想念单雄信了。

在秦叔宝、程知节等人背郑投隋之后,大郑的悍将可谓屈指可数,仅有单雄信、陈智略、张童儿以及张镇周等人了。王行本非常希望,在离狐县的单雄信能够带兵攻打濮阳、卫南诸县。此时,隋军的主力尚在灵昌,后方势必空虚,只要能够夺取濮阳、卫南诸县,就能截断隋军的归路。

毕竟隋军深入河南,如果一旦战败,因为大河的阻碍,只能困守白马一带,至于在山东的隋军,荆王王行本并不担心,那里,尚有猛将单雄信,更有陈智略、张童儿两位猛将相辅,兵马足有三万,一定可以挡住山东为数不多的隋军。

这个战局,颇为怪异,隋军可以围困郑军,而郑军也可以围困隋军。只不过,荆王王行本认为,隋军远道而来,山东又是初平,虽然英勇,可是不占地利。所以,在与隋军对峙的时候,荆王王行本劝说太子王玄应,派出了使者,从尚未被隋军掌握的韦城一带,日夜兼程,赶往离狐,让他领兵攻打濮阳,截断河北隋军与山东隋军的联系。

计划是美好的,想法也是完美的,可是在实际实行的时候,出现了一丝的偏差,荆王王行本并不知道,就在双军交战之前,单雄信已经命丧冤句。这一切,他并不知道,如果他知道的话,就一定会劝阻太子,全力防守,以逸待劳,消耗隋军的粮草。

杨浩甫一到达灵昌,就率兵攻击王玄应,除了想要一举攻下灵昌,与孟海公会合之外,也有粮食的原因。

虽然黎阳仓掌握在杨浩的手中,可是隔着大河,运输粮草,十分的不便。当杨浩知道此次领兵的乃是王世充那个不成器的儿子时,杨浩立刻做出了部署,准备一战夺取灵昌,进而攻击荥阳郡,从而可以夺取洛口仓。这样,依靠洛口仓丰富的存量,杨浩就可以以战养战,不花费河北的粮秣。

<

状态提示:第四十九章 暗涌(四十一)--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