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楼月亲自在榻前与众将领恳谈,以大义说服他们,也分析了冲动之后的严重后果,剖析利弊,晓之以理,促膝长谈了整整一夜,总算是平定了军心。
当然,镇守西门镇的月营骁骑将军萧逸却并未被完全说服,他总认为女帅是在他管辖的西门镇内出了意外,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女帅不追究,是女帅向来宽厚,但如果他毫不作为,那便对不起女帅这许多年的栽培了。
所以才有了后来梨花山突袭刺杀御宸熙未遂的案件。对于萧逸和月营那支精锐骑兵的最后处理方案是滕紫屹和苏楼月相互妥协的结果。
苏楼月从没有一天想过要造反,更从没有一天想过真的要御宸熙的命,哪怕那时她已将御宸熙恨入骨髓,但是从小忠君爱国的观念早已深入心肺,为了私怨而置国祚于不顾这种事,对于名将名门之后的她来说,是绝对做不出来的。
从本质上来说,苏楼月跟滕紫屹是一种人,总被名声所累,总被责任所缚。多少次她都想亲自拔剑刺入御宸熙的心脏,以泄心头只恨,以报被辱之仇,可是一想到后世的史书上记载:
西凉女国委以重任的西线女帅苏楼月,因贪慕熙公主驸马滕紫屹而兴兵作乱,不顾lún_lǐ法治,谋逆叛乱,谋害皇储,致使西凉内乱,泱泱百年社稷毁于一介妇人贪恋美色之心,实乃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不臣不德……
一想到后世的史书会以这样的字眼来评价她这一生,苏楼月就觉得不寒而栗。
苏楼月代表的不仅仅是她个人,她也全权代表了西线二十万边防军,她更代表了世代名将的苏氏一族的先祖和后代。
苏楼月也曾想过要任性而为,她也知道是御宸熙先对不起她,但是后世人根本不会管这些前因,只会在意她一念之差带来的后果。
苏楼月很悲哀的发现,她背不起这样的责任,她更担不起史书负面的评价。她做不到像御宸熙那样“胡作非为”,在身心俱伤的那一刻,她居然还能依然如此的清醒,这让苏楼月感觉到了寒冷。
从来她都以自己为傲,她成为了全天下人的楷模,她达到了所有人的期望,她得到了全国百姓的称赞,可这一些反而束缚住了她的整个人生。她永远没办法为自己而活,她甚至从未有一天是为自己而活的。
也是在那一刻,她才痛苦且悲凉的发现,她竟然羡慕御宸熙,羡慕那个她自小就看不起、从来都看不上眼的御宸熙!!!因为她竟然可以那样肆意的活着,那样率性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管后果,不顾旁人的感受,却自然而然的总有人为她善后。
直至这一刻,苏楼月才真正看透,她是很强大、很优秀、很完美,可御宸熙却简简单单的只是很自我、很任性、很幸福。
苏楼月没有兴兵造反为自己讨个公道,并不代表她不需要一个交代。
所以,苏楼月花了十天的时间做好了西线的一切战略部署后,请辞卸掉了西线统帅之职,以侍奉重病的祖母为由,低调返回京都。
结果一入京她才发现,御宸熙重伤昏迷,生命垂危这事是真的,而且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萧逸设伏袭击她,虽然没有直接成功,但是也成功贻误了御宸熙的最佳救治时间,促使她病情加重,几乎生死一线。也算是替她报了半箭之仇!
接二连三的暗杀,使得熙公主府内外风声鹤唳,女皇陛下更是以熙公主需要静养为名,拦下了几乎所有想要入熙公主探察她重伤情况的各色人士,其中当然也包括了苏楼月。
如今的熙公主府可以说是铁桶一块,根本无缝可钻。对于苏楼月而言,见不见御宸熙已经没那么重要了,但是她入京已一月有余,却一直未能见到滕紫屹一面。这让苏楼月感觉到了反常!
既然,她进不去熙公主府,那么就唯有让御宸熙出府来见她了。七天前,生日晚宴的邀请拜帖便已经送入了熙公主府,以苏楼月对御宸熙的了解,她是一定会来参加晚宴,并做足派头,且有意捣乱的。
————————————————————————————
在滕紫屹和盗骊剖析是不是苏楼月设局的同时,窗外的雨已经越下越大。两人的焦虑之情已经溢于言表,盗骊分析,“我想,公主这一回是吃了秤砣铁了心,她居然故意甩开了影卫,所以她就一定不会去我们比较容易找到的地方。如果她是故意躲起来的,那么大海捞针就很不容易了。”
滕紫屹跌脚,脸色变了又变,眼神阴郁,焦灼的说,“她曾经不止一次跟我透露过不喜欢现在这种生活方式的意思。她对外面那些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津津乐道,她还跟我开玩笑说要遣散了府里所有的男人,让我带着她天南地北流浪去!”
“所以,你的意思是她并不是耍小性子躲两天,而是有可能真的一去不回了?”
滕紫屹用手支着额头,即将永远失去她的念头凌虐着他那颗本已麻木僵硬的心,此时真真是心如刀绞,痛苦得不得了。
盗骊却怎么也想不通,“她会舍得抛弃这嫡长公主的身份?这可是一整片江山,一座至高无上的宝座啊。”这样的诱惑,世上有几个人能够顽强抵御?多少人拼了性命,抹了良知也要争夺那个位子,她却说不要就不要?
这已经不是任性了,也不是洒脱,而是头脑出了问题。
对于如何找回御宸熙,滕紫屹现在是一点眉目都没有,直直地急得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