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窃国>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征
青一点的说也许五胡乱华的时候就已经没有华夏了,甚至在更早的秦灭六国,焚书坑儒的时候华夏周礼就已经被变更了,因为秦国在涉足中原之前可是一直和西戎通婚的,属于半个少数民族。

华夏,只是一个民族概念;中原,只是一个地域范围;而国家的脊梁,人民的自尊,却是要统治者自己铸就的。在黎元方看来,与其沉迷于已经逝去的光荣,不如着眼于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

知耻而后勇嘛。

世界上哪类人最现实?不是商人,也不是凤毛麟角的那么几位政治伟人,而是广大的官员,或者说是政客。

黎元方现在就是政客心理。

正是前世数件涉及官场的案件的经手,以及现在更加黑暗的社会现实,让黎元方看透了官员的本质。因此他才会让姑父把造反的声势搞大,同时又把造反的针对性缩小,这样才不至于闹到与死而不僵、回光返照的清廷官府彻底翻脸。

清廷气数未绝,尚能残喘,现在还不是翻脸的好时机。

像这样闹的声势很大,却并没有要把大家从权力的椅子上赶下来的举动,威势大跌的官场成员是能容忍的,并且黎元方推测官场的人还会满怀希望的帮忙想办法从规则内解决,免得大家都没官做。

第三波消息传来没几天。

果然如黎元方所料,在明了了李三蛟的造反口号后,就有广东本地的士人请求官府招降这伙义军。

尤其是刚刚取得举人名头,却因家乡大乱而无法回家的潮汕籍士子们,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共同上书总督府,血书要求总督瑞麟严惩潮州镇总兵方耀,声称方耀就是逼民造反的罪魁祸首。

终于到了出兵之日。

在出兵这天,总督率领省城官员检阅军队的时候,刚喝了壮行酒的黎仁超也趁机向瑞麟进言“启禀大人,此次兵发潮州,末将愿意打头阵。”

“孟起有此雄心,本官甚是欣慰啊。不过兵事凶险,还是听听邓总兵是什么安排吧。”总督瑞麟说道。他这话其实就是婉转的否决了黎仁超带头领兵的请求,洋务人才不易找,万一一枚流矢不小心落在黎仁超头上,那他可就又损失了一位人才。

至于这个又字,是因为瑞麟在心中已经抛弃快死的方耀了,这次平乱之后无论方耀死不死都要承担下引发兵乱的责任,所以他的下场不会太好。

刚被简拔为总兵的邓安邦很会揣摩上官的心思,他识相的对黎仁超说道“杀鸡焉用牛刀,此次兵事有老哥哥手下的儿郎在,又何须劳动孟起你的大驾,到了潮州你且随老哥哥观敌料阵即可。”

“总督大人,总兵大人,末将其实是想只身入贼营,说服他们投降的。毕竟……毕竟潮州府是末将的家乡,两军征伐受苦的却是家乡百姓,末将希望能以我一人之性命搏取家乡消弭刀兵之祸患。”黎仁超抱拳躬身请求。

“这……”邓安邦看看总督大人的脸色。

总督盯着黎仁超的面孔看了片刻,最后点点头笑道“难为孟起能为家乡父老如此着想,本官也不希望治下刀兵乱起啊。到了潮州府若是孟起真能说服李三蛟等人投降,消除了匪患,换得万民平安也是一项大功德。”

“末将多谢总督大人理解。”黎仁超满脸感激的说道。

阅兵之后,开往码头。

六千余兵马浩浩荡荡登船出发,要到汕尾登陆汇合惠州府的援兵,然后走陆路攻击驻扎潮阳、澄海的义军。

登船之前黎仁超又专门向邓安邦致歉,因为他请求招降义军是越级呈报总督的,这对顶头上司来说是一种不尊重。另外若是招降成功了,邓安邦的军功也就没了,所以黎仁超表示此次出征回来愿意拿出两百杆新枪以作补偿。

邓安邦笑着答应,两人分别登船。黎元方也随父亲上了船,到了汕尾他会坐船继续北上,赴京城参加会试。

不过此时黎元方却正偷眼看着送行官员里的二号人物,广州将军长善,这个人不就是自己在能仁寺接待过的那富贵人家的当家人吗?

督标的兵马都登上了船,提标的兵马紧随其后,这些提标的人行进到码头的时候用湖南花鼓调向百姓唱歌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

第一扎营不要懒,莫走人家取门板;

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

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

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

“这是?”黎元方问身边的人。

“,前任陆路提督高连升教的,听说是曾大人亲自写的词,湘军和淮军行军时都唱这个。”高佬辉说道,他对军中事务都很了解。

黎元方恍然,原来此时军中就已经注重军民鱼水情了,那仁字营也不能落后啊。他高声道“大家注意啦,提标有,我唱与大家听听,大家要努力学习。”然后唱道

“团练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才会对我露笑脸;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百姓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准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准耍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是东西损坏


状态提示: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征--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