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国色无双>第六章 :边军将门

但他并没有入城,拒新任的河南巡抚黄道周让新任的河南布政使隋文焕好好犒劳陆禅所部,但陆禅对这些却并不领情。

就在他到开封的半月前,启兴三年十月,朝廷对湖南三司的调整也终于得以完成。

只不过明眼人看来,这与其说是朝廷对湖南三司巡抚做出调整,还不如说是在衡王的意志下,东府来了一个例行盖章。衡王推荐在院教的黄道周出仕,于是这位一直在江南有着“黄圣人”声望的大儒得以一朝进入从二大员的行列,成了一省军政大员。

黄道周被衡王推出来,这个人选连陆慷都没什么能挑错的。人家黄道周名望够高,自己本事也足,尤其是院里头的人物,那更是代表了院一系的身份。

紧接着作为投诚衡王最早的洛阳知府被衡王题名河南布政使,也就是三司之首,民司之长。随后,就任长沙府知府的苏浚北调成为河南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衡阳卫指挥使周从轩周从轩升任河南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

由此,河南的一巡抚三司台彻底入了衡王之手。

到了这个时候,陆禅哪里还有心情接受这些人的犒劳?客客气气收下了东西,休整了一下,军营中一人不出城,陆禅便立马北上,北渡黄河去了山西。

陆禅的最终目的地是宣府。

宣府就是宣府镇,九边军镇,卫国边关。

由蓟镇四海冶至大同镇平远堡的长城,因总兵官位宣化府,故称宣府镇。

宣府镇占冀州地,秦汉为上谷郡;辽太宗会同元年,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献给契丹后,属辽国;金灭辽后属金;元属中省上都路。

宣府,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诚边陲重地。1

宣府镇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更是保卫京都,防御蒙古族南下的咽喉之地。宣府山川纠纷,地险而狭,分屯建将倍于他镇,是以气势完固号称易守,然去京师不四百里,锁钥所寄,要害可知。

故此,朝廷在宣府设立总兵官。作为九边之一,宣府在此分为六路。

东路:东起永宁四海冶,北至靖安堡,边垣一百三十三里,边墩一百五十二座,冲口二十处。下北路:北起牧马堡东际大边,西抵样田,南至长安岭,边垣二百一十三里,边墩一百九十座,冲口二十一处。其他还有,上北路,中路,上西路,下西路。如此合计有边垣一千一百一十六里,边墩一千二百七十四座,冲口一百九十二处。

而今宣府总兵官是陈谷涵,陈谷涵是边军镇将之中少有的不带粗鲁气的人。不带粗鲁气,是文人们对武将的说法。觉得武将们粗鲁不堪,不值得正视。

只不过陈谷涵却对文人比较贴近,专门请了博学鸿儒为其子女求学。而今其子陈彦鹏乃是北地有名的才子,其女陈妍更是名传燕京的大家闺秀。

虽说坐镇边疆,但陈谷涵却不愿意一辈子呆在宣府。他本来也是有秀才功名的,年轻时一时义愤投了军务,跟着厮杀汉们摸爬滚打到了而今成就将门底子,他却不再希望一辈子也窝在边疆里。

陈谷涵盯上了宣大总督的位置,齐仁河冲击中枢失败后无心政务,乞呵的折子都写好了,就准备着到时候交接政务军务了。

齐仁河是从一的大员,陈谷涵若是登位宣大总督因为资历较浅或许只能拿一个正二。但无论如何,那也是在地方官上登顶了,到时候入中枢宰执,光宗耀祖不在话下。

只不过大多数武将到了总兵官上已经是到顶了,这个时候的总兵官差不多就等于后世的大军区司令。在地方上,总兵官在武途中已经封顶,上无可上。

当然,这也不就是说武将们当了总兵后就没有升职前景了。总兵本身无定员,也无级。按照隶属,这是属于边军战兵体系,不同于国朝的卫所兵。

卫所兵的规制就要完整一些,从小兵,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乃至一路上朝上到五军都督从七百户到一左右都督,这就是一个十分完整的军事体系。

只不过卫所兵糜烂,彻底不堪使用,故而朝廷在九边战兵这里又有了一套体系。

边军士卒小兵往上有忠顺官,镇抚,坐营军官。然后七把总,四游击将军,三分守参将,副总兵,总兵级无定数。

总兵副总兵因为级无定数,故而有些武将一辈子下来好运能拿一个一总兵致仕然后在自己的军镇里窝一辈子,做个土皇帝。当然,也有二总兵如陈谷涵这样的,渴望再上一步。

想要再上一步,那当然就有讲究了。可以是再上一步进中枢西府,拿一个不世袭的侯爵任一个左中右前后都督,运气逆天的能再进一步进西府为枢密院副使,随后终老。

也可以是迈过逆天的一步,由以武将的身份转入只有文官才能当的总督,成为宣大总督,然后登位东西二府,甚至有可能淡化文武之争,入主二府,登位宰执,名扬青史。

是左是右?一步迈入,天差地远。

陈谷涵考虑了良久,最终他还是义无返顾地盯上了宣大总督的位置。

只有宣大总督才能让他在边疆摸爬滚打几十年的家业兵马可以沿袭下去,也只有宣大总督,才能彻底巩固一代将门进入政治的大门。

陈谷涵是边军将门,他不会放弃自己的根底跑进京师任人鱼肉,他相信唯有手中的实力才是说话的底气。而不是寄希望于朝廷,他们对待功臣的态度已


状态提示:第六章 :边军将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