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的步军终于混战在一处,一时僵持不下,如此破虏军最强大的战力步军被羁绊在中阵,在清军三巨头看来此时破阵的大好机会来了。
左翼的多尔衮一直观察着中路的形势,破虏军火炮开始轰鸣时真是让这位和硕睿亲王为之震动,他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到了火炮猛烈轰击汉八旗时的残酷场面。
经过八轮轰击,弹丸在汉八旗的密集军阵中肆虐,每一次轰击都是打出近百的血胡同,有数百人伤亡。
而最后几十步时近百门火炮轰击出万颗弹丸撕碎了千余汉八旗的爆裂场面让多尔衮整个面孔抽搐起来了,这是他见过的最血腥残暴的战阵场面,当然女真人屠城杀人盈海的时候另算。
而汉八旗遭遇这么猛烈的炮击没有溃散,也让多尔衮不得不佩服皇太极,嗯,没错就是大清皇帝皇太极。
由于阿济格、多尔衮、多铎的生母大妃阿巴亥是被当时的汗王皇太极、以及三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逼死的,他们心中肯定对皇太极颇有怨念。
在多尔衮心中不甘不服的念头一直存在,只不过在明面上保持的很好而已,从不流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来。
但是心中还是有些小九九的,对皇太极的有些作法他也是嗤之以鼻,比如大肆扩充汉八旗,以及编练火炮火铳军兵,他和很多女真人都是认为过于倚重汉人对女真人无上地位构成威胁。
再有耗费大笔银钱在火器上面着实得不偿失,有这些钱粮用在女真铁骑的兵甲上女真铁骑更是天下无敌的存在,说白了了就是皇太极这个决断毫无必要且浪费甚巨。
但是今天一战他看出了火器的巨大杀伤作用,如今大清的火器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并且还不能随军行动,因为大将军炮太过庞大了,也就是那些该死的匠户们没有尽全力而已,而不是皇太极的失误。
而汉八旗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还能坚持不溃散让多尔衮动容,就是将八旗甲兵放在那个位置多尔衮也不能保证说不出现溃散的部属,可见汉八旗的战力也是当真强悍了。
那么为什么汉八旗军兵如此坚韧,还不是皇太极实行的汉民垦田的国策起了作用,这般尼堪为了田亩这是拼了命了。
因此从汉八旗的伤亡惨重而不退却,火器肆虐的场面看,皇太极的眼光远远在他们之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这是大清之幸,也是他们兄弟的不幸,看看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的悲惨下场就是知道了,投置闲放、被囚禁身亡、忽然暴毙。
尤其是莽古尔泰的暴毙充满了疑点,但是谁敢深究。
多尔衮不得不承认皇太极内政外交练兵出征无一不精,可说是一代雄主,幸亏皇太极这些年身子大不如前了,否则他们兄弟恐怕没有出头之日。
多尔衮此时对于将来他们三兄弟能做出一番大事已经深信不疑,不过皇太极的这些作法要保留,汉八旗和火器还得重用,当然这一切的一切都要首先击败破虏军才行。
既然步军交织混战一处,也到了八旗铁骑一击制胜的时候了,女真八旗就是这个致命一击的铁拳。
当然,女真八旗要致命一击也不能不顾伤亡的冲阵,大清国不是只有汉八旗一个三等奴才,蒙八旗和蒙人轻骑那是骑战的炮灰奴才,如今轮到他们为主子爷们开路了。
低沉冷冽的号角声响起,仿佛召唤地狱的恶魔出世肆虐般催促着大清军八旗铁骑们。
科尔沁诸部十余台吉察哈尔诸部二十余台吉以及朵颜诸部的蒙古轻骑两万余人以及蒙八旗三千人在大清刑部承政多尔济的统领下分为左右两路向着东边破虏军的骑兵冲去。
这些身披皮袍呼哨而来的骑兵对破虏军的战力一点都不清楚,但是他们谁没有同大明骑兵对战过,他们到大明打草谷是经常的事,因此即使对面破虏军马上的全甲骑兵他们也并未在意,明军银样镴枪头的多了去了,他们冲前时甚至认为是抢掠铁甲的大好时机,当真是奋勇向前。
而深知对面破虏军难缠的多尔济却是被阿济格告知决不能多说破虏军的战力如何强悍,说白了就是怕这些韧性极差的蒙人轻骑怯战,谁不知道如今这些蒙人轻骑就善于游击,已经没有胆气攻坚了。
这些骑兵荡起漫天灰尘滚滚而下,此时原野上马蹄踏地的轰响盖过了正在搏杀的步战。
但是这里面有几个参加过固安之战的老人则是完全不同,他们可是有血的教训的,
苏合、巴图统领着各自的五百余轻骑冲在队伍中好像是在同其他骑兵一同冲阵,但是他们节制部下放慢了马速,由于四周飞驰向前的轻骑太多,他们的行径没有被发现。
苏合和巴图自从上番固安之战大败亏输折损了过半军兵狼狈返回科尔沁,为了抵御四周其他台吉对他们封地的窥伺,他们将大明境内抢掠的银钱拿出来招募牧民,耗尽了钱粮这才勉力没有让部落让其他台吉吞并。
但是这十年来也是过的很不安生,毕竟折损那么多人也是伤筋动骨的大事。
这几年随着清军在辽东的一再大胜,他们又开始随着女真人入侵大明,上番入寇他们就是带兵参与了。
上番入寇和这次入寇的伊始他们都是抢夺的钵满盆满,还是老样子,备马都是负重很大了。
但是当他们在济南遇到了这支曾经让他们魂飞魄散的破虏军时,两人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同样的行动,那就是尽量拖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