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攻坚
二、沿河看柳
正是六九天气,谚语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之说。
蜀南地区,冬天时很多树木叶子仍在,不落叶。不少树木要到来年三四月份,新叶覆盖时,旧叶始去。所以,这时山上的松柏照样苍翠,桢楠、香樟也是绿色如往,只是颜色陈旧了些。而柳树已经率先披挂上了新绿。
这时的杨柳如在近处看,绿色并不浓烈,呈现出一种鹅黄的叶芽,绿色是若有若无。但放眼远处,一排一排的柳树,万枝摇摆,新绿一片,带给感官的是春色萌动,春到人间了。与之呼应的是那树下的草丛,已经有了许多新叶,只是因为小,被去年的旧叶遮掩了,不起眼罢了,一场春雨后,它们就会快速地钻出来,再来一场春风,它们又会重新铺满原野。
冬春之际的金沙江虽然仍是激流奔放,却沉稳多了,江水也清澈了许多,江面也窄了许多,最窄的地方不到二百米了。岸边较平的地方,河滩退出来很多,陡峭的地方,原来没在水下的岩石也露出来。最冷时候的三九四九虽然已经过去了,江边还是寒风阵阵,在其他地方感受不到这样强的风,在江边却很明显,那是因为大江的流动产生的风。金沙江还是那样明快跳跃,天空反而很阴沉,已经立过春了,蜀南地区的初春总是有淅淅沥沥的小雨,夜雨尤多。而这个城市春节那天,多半是在小雨天或阴天中度过的,人们已习以为常。
李轼到江边时,平常一起游泳的人中,有家室的人都不在了,估计是忙着过年去了,就剩下吴能、方二、钟益生等五六个人正在活动身体,准备下水。吴能喜欢的方式是在沙地上跳跃。河滩上有些地方的沙层很厚,跳进去很舒服,疾跑一段,往沙地里一跳,陷在松软的沙堆里,一身的沙。方二还是在倒立行走,他的平衡能力极好,能来回转着走几圈。钟益生在业余体校射击队呆过,最擅长的就是平伸单臂托砖,三四块砖出手,能坚持好一阵,河滩上没有砖,他就用鹅卵石热身。李轼喜欢的方式是做俯卧撑,他一口气能做80个。方二第一次见他做俯卧撑时吓了一跳,说看不出你还有这两下。李轼说我瘦,自重轻,做起不费劲。
方二一看李轼来了,就停止了拿大顶,对他说:
“李轼,你们那位女同学遭殃了。”
“是小马?”
“是她。”
“咋了?”
“五花大绑,游街批斗。”
“啊……啥时候?”
“今上午。”
“为啥?”
“还能为啥,肯定是为上山下乡的事嘛。”
李轼吃了一惊,一时无话。看着远处的山头隐藏在阴沉的天际,看不清原本的模样,心想要是为这个就弄人来游街,那这就有点可怕了,沉默了一阵才问:
“那也总得有一个名目吧,我们不是也没去吗?也没有说就统统弄来游街示众啊?”
“那你不也是学乖了吗?躲到钟益生家里去了,你要不躲,你试试看!要跟你找个名目那还不是太容易的事。我听说就是为了她跟工作组的人扯了几句。”方二说。
这下,李轼是真没话好说了,陷入沉思。
***
随着那种敲锣打鼓欢送知青下乡的闹热场面远去,城里又恢复了表面的平静。动员少数不愿意上山下乡学生的接力棒,工宣队移交给了学生家长单位。单位都成立了由领导挂帅的工作组。
单位组织发挥了实实在在的作用,单位组织晓得用啥办法来攻坚克难。对付未下乡知青的家长,单位组织有的是运动经验。对付家长远比对付学生本人容易得多,也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当剩下极少数人未去时,实际上已经用不着动员了,其时不仅是知青本人和家长面临着单位的压力,而且面临的是整个社会的压力:不去没有其他出路。强大的压力已经形成,一些刚开始还没去的人,也相继下去了。杨建国的兄弟建宜原本在观望,也在这一波动员中走了。
春节之前,各单位对尚未下乡的知青又开始一轮挨家挨户动员工作,当时的提法叫“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二十年来,各级机构积累了丰富的运动经验,这次运动也不例外。一是由各事业单位、企业单位、街道居委会成立由领导挂帅的工作组,并抽调专人负责动员。二是在全市范围内运用各种宣传工具,大造革命舆论,突出上山下乡运动的正确方向。大街小巷都张贴满标语,宣传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高指示的伟大意义,让它进一步深入人心。三是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把没有下乡的知青家长请进学习班集中学习。四是同时树立先进典型。宣传某些单位所属的知青全部走了,一个不剩,宣传某些家庭几个子女,一个不留,全走了。五是对重点对象,动员多方力量协调做工作。子女或父母思想不通的,就找亲戚、朋友、同事出面,一个一个地做工作。采取多种措施,不留死角。
攻坚战开始了,李轼的母亲也进了学习班。领导的话言简意赅:啥时子女下乡,啥时家长毕业。
江风凛凛,李轼一边活动身子,一边在想母亲进学习班已经有一阵了,今上午尚未回家,看来今天就悬了。小马的遭遇恐怕也跟这次攻坚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