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逐鹿天下之大道争锋>第六章 救下高诵

高诵占据的领土十分重要,是大燕在辽东的屏障,也是大燕在东京辽阳府管辖地区的稳定的保障,如果高煦得胜之后投靠中原,那么大燕西部也出现局势不稳,两面皆有劲敌,到时候李全义再北上恐怕局势会比上一次会更惨。因此大燕也必?维护西界的稳定。而此时最好的出征人选就是移剌明里和大善庆。他们刚刚率部队剿灭了乌万华的叛军,现在原海东国驻地的军队也是士气旺盛,可以一用,移剌明里又熟悉高罗地形。

移剌明里与大善庆接到郝连珏的旨意之后,立刻率领部队越过边境进入高罗国境内。这一次移剌明里率部队不同于上一次进入高罗国。上一次他是率领大燕最精锐的御帐亲军,而这一次率领的只是海东人组成的军队,人数也比上一次少,只有五万人。海东人来自于肃直人中的粟末部,也称粟末肃直。在大燕境内还有一支叫黑水肃直。肃直人一向骁勇善战,他们是林中百姓,以渔猎为生,因此盛产神箭手。

后来海东国建立之时,海东人曾经与大雍大战一场最后使得大雍认同海东人建国的事实,将海东由羁縻之地变成附属之国。现在海东国虽已灭亡,但是海东人的勇敢还在。这一次移剌明里率领五万步骑来救高诵,就是做好了一场恶战的准备。移剌明里有着同平章事的头衔,是大燕宰相一级的人物,大善庆是大燕的驸马,也有左卫大将军的官职。可以说这一次大燕派来的阵容还是强大的。

尤其是副将大善庆的妻子时机高诵妻子的姐妹,因此大善庆与高诵也算连襟。有了这个关系,郝连珏派出这两个人就是十分花心思的了。两人带着部队越过边境进入高罗国之后,原本打算直扑柳京城,解柳京城之围的。但是移剌明里一看柳京城虽然一度残破,但是经过高罗太祖的整修之后,还是有着当年一国之都的气势,因此虽然被围,但是高诵还是做好了准备,一时之间虽然被围的水泄不通到也不会很快被攻陷。

因此移剌明里最后决定大军越过前线直扑开京城,切断高煦后路,逼高煦退兵,就算救了高诵了,至于如何平定叛乱就是高诵的事情了。移剌明里带着这支军队过了边境就进入山路之中。而高煦此时还不知大燕派来了援军。从他的情报他知道现在的大燕国用不足,应该是不会为了高诵出兵。因此高煦现在用尽全力围攻柳京城,就等着城破之后,杀了高诵,他好名正言?坐上高罗王位,然后集合力量消灭百封和新济,他不相信李全会为了援助他们派军队渡海而来。

移剌明里率领军队一路在山路之中串行。海东人本就来自于山林之中,翻山越岭对他们而言也算家常便饭。因此在山林之中行军也可以行军迅速。因此大军进入山路之后一天,大军就出现在开京城下。开京城此时是空城一座,什么防备也没有,移剌明里五万大军杀到,开京守将立刻关上城门,派人火速向高煦报信。高煦接到求援信息,知道开京一丢,那么大军后路就切断了,而且高煦更知道开京的政治意义。

高煦不得已放弃了对柳京城的围困,带着大军火速去救开京。这一下高诵松了一口气。随后高诵立刻让手下将领率领柳京城内的军队杀了出来。与移剌明里来个南北夹击。可惜高煦空有威望,在战场之上没有什么经验,连这个南北夹击也没预料到。他不知道派人盯着大燕,也不知道在大燕可能进来的山路安排哨探,他已经忘了当年郝连珏是怎么对付高罗军队的,历史的教训一点也没有吸取。

可以说当高煦被敌人南北夹击之时,他哀叹功亏一篑,但是没有想到这是因为他的错误。一场厮杀,高煦的军队很快就被海东优秀的射手的万箭齐发,箭无虚发而打的溃不成军。而且边打,移剌明里边缩小包围圈。最终将高煦和他的部队牢牢的围住,让他们插翅难逃。随后高诵手下的士兵就喊着类似缴枪不杀的口号。没说一次,高煦手下的士兵就内心动摇一次,最后他们中不少人深夜走出营寨,成群结队出来投降。

一夜之间就可以让高煦损失千余人的士兵。这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因为被围困,高煦军中粮食越来越少。士兵们从吃饭到喝粥,最后只能喝水。移剌明里不急着取胜负,因为郝连珏下令要让他们投降高诵。高煦看着手下的士兵一天天减少,决定怎么样也要豁出去。集合手下已经不多的部队朝着高诵的军队就杀了过去。高诵也没有怎么上过战场,因此看着高煦不要命的冲锋,高诵害怕了,再一次准备逃跑。

关键时刻,崔延寿占了出来阻止高诵,说如果此时高诵临阵脱逃,那么高罗国就不是高诵所有。这句哈太有效了,高诵立刻就不逃跑了,而是看着军队与敌人厮杀。而移剌明里很快也把握这个机会,也向高煦发起最后的进攻。高煦突围失败,被高诵手下将领所杀。高煦死了,高诵以胜利者的姿态回到开京城。而开京城内的珠宝之中一部分就变卖成了这次士兵的封赏。

高诵继续请求移剌明里陪他消灭其余两股势力。但是移剌明里说这是高诵的事,大燕要撤军回国,但是会一如既往支持高罗国。现在高诵转危为安,如何恢复高罗国全部的江山的确不是大燕的皇帝的事情,而是高诵自己的事情。高诵只能看着移剌明里撤军回去。移剌明里回到大燕之后,郝连珏又从战利品之中选择几样不同的好东西赐给了移剌明里。而高诵


状态提示:第六章 救下高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