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逐鹿天下之大道争锋>第十七章 围困兰汗

得到石盏兀典赋予的重任,句兜率领着前锋一万精锐向像兰汗发动进攻。句兜率领的部队是由扜弥国军队以及西域大国焉耆国的士兵。而石盏兀典率领的最为精锐的部队是由在西域生活的汉人士兵组成的军队。在西域诸国之中最有实力的莫过于于阗,龟兹,焉耆,疏勒以及鄯善。现在鄯善已经完全被置于大燕控制之下,焉耆国自然成为西域四大强国之一。石盏兀典率领军队虽然由不同的人组成,但是全是精锐的骑兵,焉耆之地产马自不必说,而扜弥国的军队的战马是郝连珏当年赏赐给句兜的,而西域汉人组成的骑兵是石盏兀典招募西域汉人中善于骑射之人组成的,另外还有悦般国的铁骑。石盏兀典就是率领这支部队对像兰汗发动进攻的。

石盏兀典之所以把一支由焉耆国以及扜弥国部队交给句兜作为前锋精锐,是有一番考虑的。首先句兜作为扜弥国王,扜弥军队自然由他指挥最好,其次在西域各国中,焉耆的地盘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区,因此拥有战马。而句兜身为西域国君,精通西域国家的预语言,把这支从焉耆征调过来的骑兵交给他。

而至于石盏兀典在西域的那支由他精心训练的汉人铁骑,其来源倒是有一番由头。这支部队是大雍送给他的,当年大雍统治西域之时,迁居一部分汉人至西域一来屯田,二来戍边,可是自从程杲,逢处则乘着大雍内乱割据陇右之地后,西域与大雍王朝的联系就断了,而迁居西域的汉人立刻就成了失去孩子的母亲,在西域这块土地上任由别人欺凌,无依无靠。不过幸好逢处则是一个自守之人,对西域不感兴趣,而象旄也没有派兵入西域,不然他们不是降了逢处则,要么就是被象旄所杀或者被象旄人掠为奴隶。

而大燕入主西域之后,才重新把这些人凝聚起来,让他们可以有地方耕种,自己养活自己。对于这一点他们是感恩的,因此李晃派大军进入陇右的时候,虽然他们也支持,但是最终没有在后方搞什么动作,让符虎可以在陇右安心与李晃军队对阵。而石盏兀典继任西域都护之后更是对他们更是优待,提拔了一些对西域情况很熟悉的人当官,大量汉人进入西域都护府的各个机构工作,甚至已经有人当上了西域都护府的长史一类的大官,还有一些汉人当上派往西域各国少监这一职位,石盏兀典又招募汉人当兵,因此这些汉人成为稳定西域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而悦般国所占据的地方也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所产的马匹中有不少是精良的战马,而且相比较为高大,素有天马,万里良驹的美名。因此大燕铁林军多是采用的悦般国的战马也就是当年乌孙国的天马或者就是大燕朝廷的太仆寺专门放牧饲养的战马。只有这两种马才符合铁林军对于战马的要求,因而铁林军一出场敌人看到那样的高头大马就会心生畏惧。因此这一次石盏兀典讨伐西羌,才会征调悦般的战士出战。

至于焉耆国,那是因为大燕对善耆王有恩,当年符虎入主西域之时,焉耆国的情况是是由一个龟兹人当国王。那是因为当年龟兹国乘着大雍内乱无力顾及西域时发兵攻打焉耆国,焉耆王由于没有防备而被龟兹国军队打败,都城员渠城被龟兹国占领。焉耆王子龙粟嫩突只能率领残部逃跑投奔到大燕西州刺史的辖区。而龟兹国打败焉耆国之后立自己的王子为焉耆王,但是这个焉耆王得不到焉耆人的拥护,焉耆的臣民百姓纷纷起来反抗龟兹人对焉耆的统治。

这个情况被符虎知道后,符虎就前往龟兹国的国都伊逻卢城,劝说龟兹王撤兵,但是龟兹王不听,于是符虎就以围魏救赵的方式发西域诸国兵尤其是饱受龟兹欺凌的西域国家的军队数万包围伊逻卢城,逼龟兹王退兵,龟兹王由于实力不如符虎只好从焉耆调回军队救伊逻卢城,而符虎就以以逸待劳的方式等到龟兹军队从焉耆撤回来还未喘息的时候将龟兹军队打败,龟兹王无奈开城投降,符虎就把龟兹王的家属全部押送前往辽阳,立曾经劝龟兹王不要对抗大燕的王室成员白羯那颠为新的龟兹王。而龙粟嫩突就率部重新拿下了员渠城,大燕便封他为焉耆王。而符虎后来干脆选在伊逻卢城的不远处的乌垒城以及它乾城这两座城池驻守军队派汉人屯田以此震慑西域第一大国龟兹国,而西域都护府的治所就选在龟兹国国都伊逻卢城,将龟兹军队置于自己监控以及管理之下。并且让龟兹国吞并的姑墨,温宿,尉头三国复国削弱龟兹国的实力,行兴灭继绝之事表明大燕皇帝的仁慈。

句兜率领这一万可能说着不同语言的铁骑像像兰汗发动攻击。像兰汗看见敌人居然只派一小股部队对他发动攻击,立刻收拢自己的部队也杀向句兜的部队。不一会儿双方就交织在一起打得火热朝天。而句兜此时一点也看不出他身为国王的娇贵,扜弥国军队也是以死相拼。扜弥国军队是句兜精心训练的,因为对于句兜来说,这是他在扜弥唯一在乎关心的事,而焉耆国的军队在焉耆国大将的率领下也是奋力拼杀,回报当年大燕帮助他们复国的恩情。大燕前锋各个锐不可当让像兰汗这支刚从战场上撤回已经筋疲力尽的部队吃了苦头。

像兰汗面对这个情况,身为可汗的他亲自率部队作战,希望激发西羌男儿的斗志,但是西羌军队刚刚经历失败,就算现在回家的想法支撑他们作战,但是与句兜的军队士气旺盛相比,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 围困兰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