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官场硬汉>第四十一章 招贤纳士

回到云山,费柴和范一燕等人说了自己明确拒绝了调动的事,大家都很高兴,这也算是各取所需,后来市组织部的人虽然还是来对费柴做了一下考察,但不过是走走程序,此刻就算是费柴想走也走不了了。不过这个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尤倩耳朵里,费柴免不得又被落了一身的埋怨,道歉求饶之余,费柴又提出了让她迁居云山的事,尤倩还是不同意,还对费柴说:“人往高处走,你不想着往省城走,往市里走到也罢了,可别指望着我们娘儿几个跟你往乡下窜啊。”

提及可能要发生地震时,尤倩又说:“你呀,就是钻了牛角尖了出不来,再说了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你要提前知道点啥了,打电话给我啊,平时什么避难急救的,不是都依着你在练嘛。”

费柴见她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强求,只得希望两点,一是自己真的错了,二是如果真的那一天来临,自己能有时间提早告诉她们。

调动的风波过去,费柴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群测群防的体系建立中去了,云山县专门为此成立的‘减灾办公室’,其实这个办公室在南泉市最新的防灾减灾应急预案出来后,各个县区都建立的相应的机构,可大多只是个牌子,不像云山县的这么体系完整,运作得利。

云山县的减灾办费柴有意思,除了表面上的一套体系外(这个主要是报给上级的),主要运作却是另一套系统,首先是技术保障系统,由费柴亲自来抓,相当于整个减灾办的大脑部分;另外就是范一燕亲自抓的,由小刘主任带队的文秘体系,他们的任务首先就是研究上级的文件精神,寻找其中对开展工作有力的部分,其次就是把技术保障方面提出的文字材料官僚化行政化,以便和上级的文件相符合,不发生抵触,可以说,文秘体系是减灾办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没有他们,费柴等人甚至连工作都无法开展。

最后一个体系也是最庞大涉及人员做多的一个体系,那就是群测群防体系,按照王俊提供的计划书,群测群防的站点要建立到村或者自然村,当然都是兼职的,但人员必须受到培训;为了让这三个体系顺利的运转,光靠财政的那点经费根本是不可能的,费柴于是还专门出了一趟差,带着全套的计划书去找吴哲,让他兑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的承诺。吴哲虽然一阵子的哭穷,但还算说话算话。不过他要求王俊的志愿者最好能在他在香樟村的水厂食宿,如有可能还可以打打工嘛,这也是从节约成本的方面着想。

费柴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因为这个办法着实的不错,大家都能得点实惠。而志愿者们来的也快,不到两周人就聚齐了,开始费柴害怕王俊的这帮伙计良莠不齐,还专门请了范一燕、黄蕊和赵梅(虽然这仨全是地质方面的二把刀,但已经算是云山最精锐的地质人才了)再加上自己,对这群志愿者进行了面试,结果发现王俊派来的人全是人尖子,虽说没受过正规院校的学习,但在业余的地质爱好者里,已经是一等一的专业人才了,并且这些志愿者一半儿以上都是业余的野外生存专家,要么就是资深的驴友,无论是灾前灾后,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现在人、财、权方面都齐了,费柴这才有点要大展宏图的感觉,他要做的只是运筹帷幄,在技术上统管大局了。

除了这方面的志愿者,费柴还在想办法逐步培训年轻市民和学生的防灾意识和贡献意识,以学校、社区、和共青团组织牵头,鼓励年轻市民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合法组建社团从事公益活动,别看仅仅是些休息天上街捡一下垃圾,或者帮助医院福利院陪护一下病人和孤寡老人,孤儿这些看起来‘软软’的事,但是费柴知道,通过这些活动,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正在这些年轻人的心中发芽,一旦有什么灾难发生,这些年轻人就是源源不断的攻坚力量和后备军,他们可以不怕辛苦,不计酬劳,仅仅是为了心中的社会责任感而奋斗。防灾减灾,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不过要让更广大的市民和乡镇居民有着充分的防灾减灾意识,同时又不至于让大家产生厌烦或者恐惧的心理,仅凭行政手段是不够的,必须能让一些东西寓教于乐才行。为此费柴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前些年县里恢复了露天电影的放映,费柴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途径,现在天气热,傍晚时分人们都喜欢出来散步纳凉,若是这个时候能放映一些相关的科教片子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于是他让电影公司联系片源,谁知科教方面的电影片源不但少,而且种类不多,只能叫“将就用”,于是费柴又想到了电视,云山县也是有个县电视台的,而且只要淡化版权问题,网络上的各种科教类片子,国内外的还是有很多的,只是既要筛选片源,又要照应到版权等问题,费柴需要一个专家,于是他想起了市电视台的韩诗诗,他们以前曾经合作过,那时候还有金焰,在是电视台做过相关的科教节目,有几期还被省电视台科教频道采用了呢,只是后来金焰调走,费柴失势,这个节目才没继续做下去了,看来要想重新在云山电视台做一档类似的节目,还得招贤纳士才行啊。

有了这个想法,费柴就去找范一燕商量,范一燕笑着说:“你还嫌身边的美女不够多吗?又想招新人?哦,不对,也算是老相识。”

费柴听了笑道:


状态提示:第四十一章 招贤纳士--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