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平安纪事>第三百六十一章 国债热潮

第三百六十一章国债热潮

报纸这么奇怪的东西,立刻引起了雍京所有的人的兴趣,现在大梁认识字的人要比以前多了很多,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反正家里有孩子认识字,会念给大人听就可以了。

首先这“大梁日报”四个字是文帝亲自题字的,报纸的首页整版篇幅地介绍了现在大梁朝廷的利民政策,然后提到了大梁和北苏之间的战争,当然没有当成重点说明。报纸的二版是关于先周的美好的传说,以及大梁传承与先周的文明以及一些山川河流,名胜古迹什么的,第三版是一些比较著名的文人写的一些祝贺《大梁日报》开印的贺词,最后一版则是一些小的新闻,什么有哪家朝臣和哪家朝臣争风吃醋啊,同时喜欢的是哪个伶官啊,哪家的朝臣特别的怕夫君,哪条路上的面馆的面条极为好吃啊,哪家的家务事闹到了官府,什么东西和什么东西不能一起吃啊,总之是零零散散什么都有。

按照平安的话说,不管是任何时代任何时空的男男女女们心中都燃烧着汹汹的八卦之魂,喜欢听点新鲜有趣的事情是大家共通的心理,而现在这个时代可以说是交通不发达,想要听说那些八卦不都没地方吗?现在,《大梁日报》让大家充分满足了这个yù_wàng。

刚开始大家还没有意识到这是个什么东西,有些不识字的人拿了这报纸没用也就包包东西,谁知第二天街头巷尾都在谈论这报纸上的内容,第三天如果不知道《大梁日报》简直就是雍京人了,是有“今天看日报了吗?”这个问候语等同于“今天你吃了吗”的架势。由于在平安一直大力的倡导下,大梁现在用战俘修建的道路阡陌纵横,周边的城市,村镇都有了这《大梁日报》的身影。人们热切地讨论这大梁朝堂即将推出的一些政策,想着这些政策对自身的好处,谈论着在和北苏对抗的前线的军士,北苏居然曾经打到过雍京,被议政王殿下给打败了,那些朝堂上的大人们也和平头百姓一样会怕夫君,会争风吃醋,说着大梁的议政王家的那个秀君原来是被北苏灭掉的甘国的皇子??????

就在大家热切地期盼新的报纸的出炉之时,这《大梁日报》开始收费了,不贵,两个铜板而已,而且欢迎各方人士的投稿,若是不会写字也可以到当地的驿馆,在那里有专门的新闻司的小吏,负责记录口述的奇闻异事,各种传闻,一经采用就有稿费,一时之间大梁上下对《大梁日报》的热情空前高涨。

那时节人们的娱乐活动本来就少,官宦或是殷实的人家还能上上酒楼,逛逛伶院什么的,其她的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过着单调的生活,现在《大梁日报》宛如一阵狂风吹得大家都跟着日报的潮流后面奔跑,愿意掌握第一手资料的每天买日报,心疼钱的人则是等着看过期的日报,或是等着看能不能从旁人嘴里听到一些关于大梁的最新的新闻。

渐渐地人们知道了北苏居然这么猖狂,居然所到之处都烧杀抢掠,没想到议政王姬平安的秀君就是被灭国灭家的,一家子那么多人死的就剩下秀君和一个姐姐了,真是可怜。北苏还可恶的想要打大梁的主意,真是该死,趁着大梁和匈狄作战居然差点攻破了雍京。现在大梁收服了匈狄,匈狄人居然为大梁作战,大梁人这个骄傲啊,看看,就说大梁是先周的血脉传承,要不怎么能收服匈狄人呢。啊呀,日报说的一点都不错,匈狄人居然帮着大梁打仗,怎么说那大梁人也不能落在了匈狄人的后面,什么?大梁文帝因为不愿意为了战争增加百姓的疾苦,不愿意增加赋税,日报上说文帝为国为民殚精竭虑,现在急得病了,唉,原来当皇帝不容易,当文帝这样的好皇帝就更加的不容易了。

过了十天左右,日报上说议政王殿下上书说是要发行国债,就是国家向全大梁百姓借钱,还有利息可以拿,可是被文帝驳斥了,说是不能为民谋财,哪还能要百姓的钱财,日报上说文帝现在已经命令凤鸣宫里缩减开支,可是宫里都是先皇留下的君侍,文帝不忍刻薄他们只好在自己的身上缩减,日报上还说议政王府现在也是缩减开支,议政王正君更是捐出了自己的嫁妆要为大梁军队谋措军资??????萧远程萧大人作为文帝的姑母现在在家中也是减少开支,要捐钱给大梁国家,萧大人是非常支持议政王殿下关于国债的这个方案的,可是文帝不愿意动用百姓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钱财,虽然她相信只要是为了大梁,大梁的百姓没有什么不舍得的,但是如果不能给百姓谋福利那也不应该动用百姓的钱财??????这一条条的新闻让大梁上下,从官员到百姓都群雌粥粥,为什么文帝就那么死脑筋呢?议政王不都说了是借用百姓的钱了吗?借了还是要还的,不但还而且还有利息,这个就算是放债给国家了,国家拿了钱去打仗,将北苏这些丧心病狂的家伙打得落花流水才好,再说北苏一直打别人,那皇宫里可都是金银珠宝,就拿北苏的钱来还给百姓就好了嘛,唉,议政王好好地出个主意还被文帝骂了一顿,现在在家绞尽脑汁地想主意,还让自己的君侍拿出嫁妆,拿出私房钱来捐给国家,都知道议政王那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在曼城力战匈狄人,在雍京为了对抗北苏甚至都不和卢氏争夺皇位了,这样的人还会借钱不还吗?

全国上下都在讨论关于议政王姬平安提出的国债的方案,觉得


状态提示:第三百六十一章 国债热潮--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