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把宫中的几个主位叫来。”歇了两天之后,皇太后打叠起精神,将宫中主位叫了来。
“臣妾给太后请安。”
“起来,都坐吧。。”
六人一福身,然后都规规矩矩的坐下了。
“皇后殡天了,后宫还在,活人还得活着,哀家前些日子问过皇帝,后宫的事宜如何安排。皇帝说,皇后生前有了安排,可惜未等下懿旨……”太后用帕子擦了擦眼睛。
在座的六个,不管你想哭还是不想哭,都得哭,用帕子擦眼睛。
“太后节哀。”
“皇后的意思是,尚宫局同尚食局为一组,由一妃为主,一嫔为辅;尚仪局和尚帛局是一组;尚服局与尚寝局是另外一组。可惜皇后去的时候并未说由谁管哪一方,哀家对你们也不了解,你们自己心里可有什么章程?”
“全凭太后吩咐。”起身,恭顺答道。
“哀家若是吩咐,就直接下旨了,毕竟有些人擅长吹箫,有些人擅长抚琴,你们商议一下,找自己擅长的,也能快些上手。”
“是。”六个人复又坐下。
三妃彼此对视一眼,很快在心中都有了计较。
“臣妾年幼之时帮母亲安排过家中仆从之事,这尚宫局与尚食局,臣妾厚着脸皮自荐了。”当年贵妃入东宫,就是良娣,只在太子妃之下,后来陛下登基,即使德妃与她一同被册封为妃,但是在册封的诏书上,自己可是在前,所以凡是贵妃都比德妃先半步。
“绫绮宫中上下有度,可见姐姐□□的好。”德妃这样一说,就表示同意。
“德妃姐姐说的是。”贤妃立马接下。
“那这尚宫局同尚食局贵妃你便领了去。”
“臣妾遵旨。”
“那这剩下的四处……”
“臣妾记得,贤妃妹妹在衣服和首饰上面颇有心得,想来若是妹妹管理尚服局与尚寝局,定不会出纰漏。”德妃开口建议。不能说一定会很好,毕竟前头管着这事儿的是大行皇后,你敢漫过皇后去?
“德妃姐姐夸奖不敢当,不过是镇日里无事,喜欢罢了。”贤妃并未推辞。
“好,那剩下的尚仪局与尚帛局就德妃你来管,哀家记得你母家是江浙世家,于礼仪方面颇通,你来管,也是正当适合。”
“太后廖赞。”
“那事情就这么定了,至于副手,你们自己定吧。”
“是。”
“务必要谨慎小心,不可出纰漏。”
“谨遵太后教诲。”
“跪安吧。”
“臣妾等告退。”
出了永寿殿,三妃正巧见到太后派的人接三公主到永寿殿。
贵妃扭脸问德妃:“三公主搬到永寿殿?”
“看情形是的。”德妃点点头。
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数,只有妃嫔的孩子抱到皇后膝下养的,万万没有将皇后生的孩子让妃嫔养的,三公主太小,刚过了两周岁,所以只能住到永寿殿来。
三公主一直在流泪,刚睡了,所以只有仆从给六人行礼之后就进了永寿殿。
“几位妹妹若是不忙,不如到我绫绮宫略坐一坐。”
“我们镇日闲着,平时想去,害怕姐姐忙着呢,现在倒是得了便宜了。”
“偏你嘴巧。”
六个人依次上了步辇,浩浩荡荡的奔了绫绮宫去。
到了绫绮宫,分宾主落座,奴仆们上茶,然后就是讨论正事了,先说那么两句,姐姐这里漂亮啊(主人品位好摆设得当)仆从手脚麻利啦(贵妃□□的好)反正就是夸夸主人家,然后重头戏来了。
太后说了,三妃是每人管两处,可是三个嫔位的人还要从旁协理,这个协理的人必定要与自己和睦的才行。
最后定下,许修容跟着贵妃,她们原本就是一伙儿的。
富婕妤跟着德妃,富婕妤不会什么(平民富户出身,那些官面上的东西也就是能看皮毛,实际不行),人也平和,不会碍了德妃的事儿。
剩下玉昭容则跟了贤妃,贤妃也是满意的,玉昭容虽然和她不是一路的,但是玉昭容不管事,整日烧香念佛,不碍着自己就成。
三妃都达成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一个个脸上露出喜色,绫绮宫上下一片其乐融融。
她们却不知道,这样的安排,皇后早就料到了,否则她怎么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回光返照,知道自己快不行了的时候说,而且还说一半儿?
贵妃是勋贵女,母家是正经的开国四侯府之一的忠勇侯府,现在的侯爷是她父亲,她是正经八倍的嫡长女,而她嫡亲的姑姑正是守国公夫人,也就是皇太后的亲嫂子,生就高贵,又有太后撑腰,若不是当年先帝给皇帝选了林家女为太子妃,她就是太子妃了,这些年对皇后也是不服的,而且她先一步生下了皇长子。
有这样的母族,自己又有皇子傍身,可谓底气十足,因此为人难免嚣张,可是却也爽直,不屑于那些阴谋诡计,她想要,便是光明正大的要,堪称光明磊落,所以这样的人管尚食局,不用担心女儿出了永寿殿以后,一旦碍眼就被生病,然后病着病着几年就香消玉殒了。
德妃的母族是江浙世家,现在的当家人是她祖父,她是嫡长孙女,放到外面,也绝对是当家主母的命,可惜入了宫,成了妾妃,但是不表示她就不值钱了,有皇子,有皇女,绝对是贵妃的一大竞争对头。只是世家人口太多,家大业大,不会将全族的前程都放到出嫁的女儿身上,就这样,德妃的势力也不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