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重回明末当皇帝>第两百四十八章 谣言四起

陈标这个时候随军驻扎在琼州,海南一带有很多少数民族,主要是苗族、黎族和回族人,其中苗人和黎人向来不服王化,经常举兵造反,仅在明朝末期大大小小的起义暴动就达上百起,因此尚可喜在琼州除了派遣一支海军之外,还另外调遣了一万多名陆军士兵分守各地。

苗人黎人对于明军的战斗力是知根知底,但是对于清军的战斗力那就是两眼一抹黑了,清军这个时候还算的上是善战之军,不仅是满清八旗士兵能征善战,就连手下的这一干子汉人将领的军队也能打硬仗,苗人和黎人的几次暴动被有意杀鸡儆猴的尚可喜追住一顿胖揍,这下可算是将他们给打怕了,这才安稳了十几年,不过尚可喜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在岛上维持了当初的那个军队规模,并没有因为局势的稳定而消减驻军。

中华军摸清楚了尚可喜的军队部署之后,决定暂时不管广州城外的那批水军战船,因为他们的数量只有十余艘,而且都是小型战船,对中华军的制海权构不成威胁,所以先要解决琼州的这支清军。

经过三天的短暂休整之后,中华军出动了包括三艘铁甲舰在内的六十余艘战船组成的舰队开赴海南岛,意图一举铲除清军在东南沿海一带最后的一支水师力量。

而其他的舰船则在剩余的铁甲舰的带领这些继续对东南沿海的其他地方进行清理,这一段时间内沿海一带只要是吨位超过一百吨的船只,战船就会被直接击沉,商船则被扣押,商人给予小船放回去,船只则被中华军收缴,目的就是彻底的切断清军的战船来源。

不仅如此,中华军还对沿海的几处造船厂进行了炮击,这些造船厂是清军战船的主要来源,依照清军一个半月就能下水一艘战舰的速度。只要给他们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就能够再次组建一支规模达到甚至是超过施琅之前的那支舰队,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中华军当然不能容忍这些造船厂的继续存在了。

不过这些造船厂所处的位置往往都比较先要。周围也大多建设有固定炮台,好在炮台上面的火炮这个时候大多是老式火炮,对中华军的舰队的威胁有限,但是因为清军在陆地上的军队力量十分强大,所以中华军这边也没有冒险派出军队进行登陆。没有陆上军队的协助,想要彻底的破坏这些造船厂是十分困难的,所以中华军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炮击,而且还在之后每间隔一段时间就来炮击一次,使得清军的造船厂大受影响,出现了很多还怕被炮击而逃跑的船工,而且船坞里面的在建战船也大多会遭中,往往建造到一大半的时候就会被中华军炸的千传百孔,需要进行维修乃至重建,这些问题使得清军之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只有有限的几十艘战船建成下水。这个数字可谓是下降了九成以上。

为了应对这个局面,清军在后来将这些工匠和船厂的设备都转运到了长江一带,在长江沿岸的内陆城市兴建造船厂,这样局面稍稍好过一点。

在骚扰万清军的造船厂之后,中华军队沿海一带的岛屿进行了清剿,这些岛屿星罗棋布,遍布于沿海一带,很多岛上都有清军的驻军,但是这个时候随着其海军的全军覆灭,这些岛屿就会受到来自中华军海上的巨大威胁。所以清军在战后便开始着力从这些岛屿上面撤兵。

等到中华军开始清剿的时候,很多岛屿上的清军已经完成了撤退,但是还是有一些岛上还盘踞着一些抵抗势力,有些是还没来得及撤退的清军。另外就是还有一些活动在沿海一带的海盗。

对待这两股势力中华军自然是毫不留情,清军一律剿灭,愿意投降的就抓到台湾的矿上去劳作三年,然后再将其放回,至于海盗则没那么幸运了,这些海盗大多手上都站满了鲜血。中华军自然是严厉打击,一旦他们拼死抵抗的话往往是不留俘虏的,如果他们愿意投降,那么根据其过往的罪行对其实施惩罚,罪行太深的直接处死,剩下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发配到矿上去上工,罪大的上工的时间长,罪责小的上工的时间稍短一些。

中华军的这一系列动作搞出来的动静可是不小,最初只是在广东和福建一带的海域施行,后来逐渐扩大到了浙江、江南甚至是山东和直隶省,各地遇袭和交战的战报和奏折就像是纸片一样纷至沓来,一时之间朝堂内部议论纷纷,之前水军主力几乎被全歼,五万大军全军覆灭已经让朝廷震动了,这个时候敌方搞出来的动静就像是要准备大举进攻一样,一时间所有的人都搞不清楚状况,不断的有人四处打探那个中华帝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国家位于哪个地方?人口几何,税负多少,军丁又有多少,这些情况不仅是普通大臣们搞不清楚,就连几位辅政大臣也弄不明白,之前还有一个懂得详情的施琅在,这个时候随着施琅的战死,这个信息来源就被掐断了,清军这个时候又丧失了制海权,想要从对方那里打探到一些消息实在是难上加难。

不过朝中的大臣们不了解,但是民间却是遍地流传,到处都在谣传说这个中华帝国就是之前明军的遗臣,一支退守到海外的明军,他们立志要推翻满清的统制,还广大汉人一个正统的地位,甚至还有人说前朝太子就在这个新建立的国家里面,他们幅员辽阔,人口有数百万之多,虽然比不上大清朝的人口数量,但是比起满人的百来万人口还是要多得多,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带甲


状态提示:第两百四十八章 谣言四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