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重回明末当皇帝>第两百六十四章 谋划海南岛

应该说清军的这种策略还是比较有效的,自从清军的这个封锁线建立以后,不仅是中华军的士兵再难向里渗透,内地的百姓也难以向外转移,所以福建、广东等地的移民工作几乎是全部停滞了下来。

这对于中华帝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因为清廷在整体实力上面占据绝对的优势,只要他们掐断中华帝国的人口补充线,那么中华军的兵源补充就将要面临很严峻的考验,台湾岛内这个时候的总人口还不到一百二十万,能够提供的兵源最多只有十万人,考虑到岛上的生产建设所需的劳动力除外,剩余的兵源差不多只有三到四万,这个兵力是没有办法个清军相提并论的,所以中华军这个时候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以摆脱目前的困境。

中国沿海地区的主要岛屿这个时候几乎全部都在中华军的手中,除了一个最大的岛屿——海南岛之外。

海南岛从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发展建设了,只不过一直是作为流放官员的边疆偏僻之地,加上岛上物资的匮乏,生产建设水平的低下,所以知道明朝末期,海南岛的发展依然十分落后,岛中的常驻人口数量还不到十万人,一年的税负也才三万到五万石左右,可谓是一穷二白。

不过在清军入关以后,很多人为了躲避战祸举家逃到岛上来定居,因此使得海南岛的人口在这十余年的时间里面增长了不少,目前岛上一共拥有超过四万户将近十五万人口,这么少的人口甚至比不上内地的一个大一点的城市,加上海南岛周围又是海盗们活动十分猖獗的地方,所以就算是清廷政府,对于海南岛也不怎么上心,当然了,这个时候的海南岛还是属于广东管辖的,也就是说是尚可喜的地盘。

在之前中华军和尚可喜的海军交战的时候,曾经。到过海南岛,这里的荒凉给了李权很深刻的印象,不过看在上面还有十五万的人口的份上,这个岛还是要抢过来的。

实际上这个时候尚可喜也正在担心海南岛的防务的问题。中华军每天都会到广东沿海一带进行活动,这个让尚可喜十分恼怒,不过恼怒也没有用,他的海军在之前已经被中华军给全部送到海底去了,而因为中华军海军的活动实在是太过于频繁。所以尚可喜的海上贸易这个时候也无法进行下去了,缺少了战船保护的商船,出去了就是别人嘴边上的一块肉,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了。

而且随着自己的水军的覆灭,这个时候从雷州半岛到海南岛去的线路已经变得不安全了,等于说他驻扎带海南岛上的军队已经彻底的变成了孤军,并且随时都有可能会面的来自中华军的攻击,一旦遭到敌军的攻击,广东的上十万大军也难以赶去支援。所谓君子不立于危墙,明知道海南岛上的大军面临着被全歼的危险。如果还不有所行动的话那就是坐以待毙了。

而尚可喜能走的无非是两条路,要么继续增兵,要么直接将军队撤回来,继续增兵能不能守住海南岛还很难说,但是这个毫无油水的破岛真的值得他尚可喜为它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吗?尚可喜不由得犹豫起来。

显然,他是想要放弃这座岛的,因为这个岛能给他带来的效益实在是太低了,全岛的税收加起来都应付不了军队的军费开销,但是说放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首先这是大清朝的领土。虽然是他尚可喜的封地,但是并不是说能由着他想扔掉就能扔掉的,一个处理不好就很容易让人揪住把柄,加上这个时候广东也已经有了清军的驻军了。虽然人数不多,但是看得出朝廷对他们这些人还是不怎么放心的,尚可喜甚至一直觉得朝廷似乎是在等待机会来收拾他们。

最终他想出了一个办法,既能够保全自己的军队,又能够不落下口实,那就是在岛上组建卫戍军队。这个新组建的部队就在海南岛就地招募士兵,能招多少招多少,估计也不会很多,他再从广州城里面运过去一批装备将这些人简单的武装起来,然后就能够堂而皇之的将自己原来驻扎在上面的军队撤下来了。

在这种背景下,九月,海南岛上新组建了一支府兵,驻扎在琼州府,以顶替原先的正规军队。

琼州府兵的规模很小,只有不到一千人,这并不是因为海南人不愿意当兵,主要是尚可喜开出来的饷银实在是太低了,不仅远远比不上他的正规军队,甚至离那县衙里面的杂役都比不上,而且还随时都面临着生命的威胁,所以除了那些一无所有的外来白户愿意参军之外,根本就招不到其他的士兵。

尚可喜的军队这个时候主要都集中在广州,这是广东最为繁华的地方,也是他主要的税负来源,但是自从禁海令实施以来,进出广州城的洋人商船大为减少,但是也并不是完全没有,因为在珠江口之外,还有一处葡萄牙人的殖民地,那就是澳门,正是因为这一层关系的维系,所以广州城的贸易看起来不至于太惨淡,尽管收入大幅度的缩水,但是一年也至少能够给尚可喜挣到七八十万两白银,这也是一个很高的数字了,如果再加上全广州的其他税负,养活他的十万大军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但是,尚可喜的志向显然不满足于此,相对于其他两藩,他拥有更加便利的条件,只要他的手中有钱,就能够向洋人购买先进的武器,这些武器就算是最精锐的清军部队,这个时候也不一定有装备。

早先这些武器都市通过他的商队运回来的,


状态提示:第两百六十四章 谋划海南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