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三兴大汉>第220章 应劭北逃
间的关系还会像之前那般亲密无间吗?”

“你是说刘虞攻伐公孙瓒,兵败被俘之事?”

今年年初,幽州牧刘虞与奋武将军公孙瓒之间的矛盾彻底爆发,刘虞举兵十万攻伐公孙瓒,却被对方以少胜多,绝地反击,极大的震撼的天下诸侯。

刘虞与公孙瓒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这得先从二人对待胡人的态度开始说起。

刘虞汉室宗亲,为政宽仁,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他安抚百姓,深得人心。

而公孙瓒作为帝国镇守北疆的大将,靠军功起家,主张以强硬的态度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其作战勇猛,威震边疆。

当时公孙瓒奉命征讨乌桓,受刘虞的节度。但公孙瓒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曲侵扰百姓,而刘虞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于是与公孙瓒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初平二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以及山东诸将商议,由于皇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想立汉室宗亲的刘虞为新皇帝,刘虞坚决不肯;于是韩馥等人又请刘虞领尚书事,以便按照制度对众人封官,刘虞再次拒绝。

时被劫至长安的汉献帝想要东归,当时刘虞的儿子刘和在皇帝身边作侍中,于是皇帝派他偷偷地潜出武关,去找刘虞让他带兵来救。

刘和途径南阳,被别有用心的袁术扣留,派遣别的使者去找刘虞,说要一起派兵西进去接汉献帝,刘虞于是派遣数千骑兵到袁术那,但是袁术想自己留下故不予派遣。

事先,公孙瓒就看出袁术耍诈,坚决制止刘虞派兵,而刘虞不听从,公孙瓒就偷偷派公孙越南下汝南,劝袁术扣留刘和,并吞并刘虞派去的部队。

历史上,公孙越在帮助袁术作战时死与流矢,而刘和则丢下部曲寻机从袁术那逃跑北上,最后被袁绍扣留。刘虞公孙瓒之间的仇怨因此愈深。

不过因为刘和的缘故,现在历史有了不小的改变,但是公孙越还是死在了江淮,刘虞也得知了背后的真相,刘虞、公孙瓒之间的仇怨没有一丝一毫的减少。

去岁,也就是初平三年,公孙瓒多次进攻袁绍,却被其所败,但是依旧屡败屡战,不断地发起进攻。

刘虞嫌公孙瓒过于穷兵黩武,怕他成功后就不好控制了,于是不许他再次出兵,并稍稍削弱了他的权限。

公孙瓒大怒,屡次违反命令,又开始侵犯百姓。就连刘虞准备赏赐给游牧民族的物品,也多次被他抢夺。

刘虞不能制止,于是上报朝廷诉说公孙瓒掠夺百姓的罪行,公孙瓒也上表告发刘虞办事不利,两人相互指责,朝廷也无力处理。

两人之间的矛盾积蓄到了极限。

此时,公孙瓒已经开始别修城池,用来防备刘虞。刘虞几次邀请他到州治议事,他都称病不来,于是刘虞密谋征讨于他。

初平四年,刘虞自己纠合十万人进攻公孙瓒,掀开了改变江北局势的一战。

临行前,从事程绪劝阻,刘虞欲斩,被刘和派来的使者劝阻,并将其悄悄送出了幽州,随行的还有刘氏的诸多亲眷。

刘虞默许了儿子的行为,却拒绝了使者的多次劝谏,并对士兵们下达命令,“只诛首恶,勿多伤人,否则严惩不贷!”

刘虞手下从事公孙纪,因为同姓而被公孙瓒厚待,趁夜跑到公孙瓒处告发刘虞的计划。

当时,公孙瓒的部众都散布在外面,公孙瓒自觉不敌,本想逃走。结果刘虞的士兵不擅于作战,又爱惜百姓的房屋,下令不许焚烧城池,一时间竟攻不下来。

公孙瓒于是召集精锐勇士数百人,顺风纵火,在内应的帮助下,趁势杀入刘虞兵营,大败刘军。

刘虞大败之后,向北逃至居庸县。公孙瓒乘胜追击,三日城陷,抓住了刘虞,仍让他作傀儡管理州中事务。

正赶上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的封邑,让他掌管北方六州的事务。公孙瓒便借机诬陷刘虞之前与袁绍合谋要当皇帝,想胁迫使者段训将刘虞斩首,并送首级到京都。

只是后来有人劝阻,这才改为软禁。

但是公孙瓒还是借机拜为前将军,封易侯,假节督幽、并、青、冀四州,达到了他人生的顶峰。

虽然这只是幽州内部的一次权利倾轧,却对整个天下的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整个北方的局势因此大变。

公孙瓒与袁绍之间的实力对比开始易位,接下来的战斗中,袁绍一方始终处于下风。

而在袁绍这位联盟老大被对立阵营的老二打得丢盔卸甲之际,联盟中的老二曹操却将对立阵营中的老大狠狠收拾了一顿,就连老三都被打压的喘不过起来,不得不寻机反击。

在这种形势下,心高气傲的袁绍怎么可能向自己的小弟曹操低头,将投奔自己的应劭送出去?

“若是叔父能将全部的泰山郡兵携裹北上,兵力已经开始捉襟见肘的袁本初,必定会扫榻以迎叔父,哪里会顾忌曹操的感受!”应瑒信心满满的说道。


状态提示:第220章 应劭北逃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