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重生之叱咤乐坛>第八百八十七章 浓油赤酱与清水芙蓉

临行之前的这个意外惊喜,的确让叶梓心里非常高兴。

复出音乐会开始之后叶梓每天都在演出,而白天空下来的时候,他不是在忙着排练准备晚上的演出曲目,就是在一门心思“创作”第二张专辑里的作品,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关心新歌的宣传情况。

他也不会太过于关心这些。

自从跟澹台文慧签约之后,这些事情叶梓已经很少专门过问了,他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了其它方面,比如创作、录音、学习等等,其他诸迷、包括今后的广告代言这一类的琐事他已经完全交给澹台文慧来安排,他只要跟着指挥棒行动就好。

要不然,签约了经纪公司和经纪人之后还要事事亲力亲为,那还签约干什么啊!

……

对于这首《同桌的你》能够在香江歌坛迅速打开局面,叶梓和澹台文慧高兴之余也在思考,除了趁机借势的原因之外,还有没有其他隐藏的内在因素在暗中推动。因为仅仅只是单纯借势的话,这样一首歌迷们原先并不怎么接受的歌曲虽然成绩肯定会有显著的提升,但是上升势头应该不会像这样这样迅猛无俦。六天时间就能在总榜冲进前三、分榜拿到冠军,这可绝对不是单凭借势就能做到的。

再者,借势而上只能借得一时却借不了一世,等到叶梓返回申城之后这股风头渐渐减弱,那就没有这个“势”可以再继续借了。那么在《同桌的你》之后其他歌曲的宣传上,难免就还会遭遇一开始的狼狈状况,毕竟香江歌坛对于民谣歌曲仍然处于一种比较陌生和相对抗拒的阶段。

所以,找到推动这首新歌连创佳绩的内因就非常重要了,这才是真正能够推动叶梓第二张专辑持续前进的强大动力源。

实际上这个内因还真是有的,叶梓和澹台文慧很快就找到了。

极有意思的一件事情是,经过叶梓和澹台文慧、keny哥以及文慧娱乐、花星的专业人员仔细的分析,导致民谣歌曲在香江不怎么流行不怎么受人欢迎的原因,跟《同桌的你》能够迅速打开局面的原因,说到底根本就是同样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民谣歌曲本身的特点。

那么……民谣歌曲本身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

按照词语解释,所谓民谣歌曲就是民间流传的歌曲,这个解释很笼统很模糊,而且并不能很好的概括民谣的特征,我们把它舍弃不予理会。那么什么是民谣?民谣本身的特点又是什么呢?

要详细的说明白这些,可以专门写一本大部头的专著--可以用来评定职称、让你成为专家教授的那种,这是一门完整的学科,隶属于流行音乐。所以很多太过具体的东西就不去说了,在这里,我们只说跟上下文有关的内容。

叶梓正在制作中的这张专辑归属民谣这个大类,但是细分起来,其中的歌曲类型将会有两个民谣细分类型的模板来源,并非单一的一个类型。其一是在华夏大陆歌坛即将掀起民谣狂澜的校园民谣--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岛国,成熟于70、80年代的台海,这将是专辑中大多数歌曲的细分类型归属;其二便是源自米国folk/当中以鲍勃.迪伦为首的新民谣,这种细分类型也会有两到三首歌曲加入这张专辑当中。

无论是校园民谣还是folk/当中的新民谣,相对于目前流行于香江歌坛的这些占据绝大多数份额的pop类型商业性口水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淡。

或者说“轻”也未尝不可。

如果说香江歌坛流行的这些商业性口水歌的特点是“浓油赤酱”,那么民谣歌曲的特点就可以说成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两者之间的差别实在非常明显。习惯了“浓油赤酱”的香江歌坛,接受不了这样轻淡自然的民谣歌曲那是极为正常的事情。

……

歌迷们听歌往往都会有一个习惯,先听一个开头,嗯,不错,是我喜欢的类型,ok,那么接下去他(她)就会仔细的听一听这首歌曲的完整内容。如果一首歌曲一开始的伴奏、节奏或是旋律或是那种感觉并不能吸引住他(她),那么他(她)听下去的愿望就会大大降低。

这也是人之常情,并不奇怪。

而在这样的时候,他(她)所处的歌坛的流行类型就会占据很大的先天优势。比如香江这里,占据最大比例的类型就是商业性口水歌,或者说pop类型的歌曲,那么归属于这个类型的新歌就比较占便宜,至少它能让歌迷们先听下去。如果歌曲创作、歌手演唱、编曲录音等等都比较过关,那么只要宣传跟得上,这首歌曲很快就能被歌迷们接受下来。至于这首歌曲最终能不能走到大热大红、街知巷闻的程度,那就要看很多其他因素、包括运气是不是给力了。

而在香江歌坛,民谣歌曲不是占据优势的流行种类,那就不具备这种先天上的优势。

就像这首《同桌的你》,一开始的前奏就是一把民谣木吉他加上布鲁斯口琴,极其轻淡空灵。喜欢的人当然会觉得听上去悠扬悦耳,但是对于不喜欢或是不熟悉这种类型的歌迷,那就很难说第一时间就能接受这种风格。

这是其一。

其二,那就跟香江社会的整个环境有关了。

众所周知,香江是个经济极其发达的城市,节奏飞快,路上行人来往匆匆。这是商业性大都市的特点,但是这一点同样会影响到人们的听歌习惯。在如此快速的节奏下,人们对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七章 浓油赤酱与清水芙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