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与南宋同行>第九十三章 八道河河口

他们到达流求北部地区时,时间正是上午十点钟。

此时,天气晴朗,而且明显感觉温度比临安城地区高了。

万士达看了看气压表,还好,压力偏高,不可能有偏大的风暴出现。

他端起望远镜细细看向海岸。

在望远镜里,原本是墨绿一片的海岸线,现在拉近了,那墨绿色变得翠绿的植物了。

他先看到遍布岸边的海岸上都是密密的红树林。

在那面的世界里,这些都是要保护的植物群落,而且它们在北部地区都已经消失了。

但是现在他们是这里的主人。

再往远一点看,是各种树木,它们争相把自己的树冠向着天空伸去,要多多吸收阳光……如果这时候爬到桅杆顶上,可以看得更多一些,但是又不值得了,毕竟现在不着急的。

再远一点,是连绵不绝的高山了,同样是被密密麻麻的树木掩盖,那高山起伏的轮廓都变得格外柔顺和含糊不清。

这是植物们的世界,不是他们这些人的。

他们没有选择流求北部地区作为发展的第一基地是有原因的。

这里冬天的雨季是阴冷、潮湿的,他们害怕第一年挺不过去,只不过把它当成一个木材来源基地还是可行的。

但是后来他们舍弃了这个想法,因为在流求的南部地区,单单木材一项上,可用的资源更多,暂时还用不上这里的,只在乎这里的煤矿。

按计划,他们要继续向着西南前行。

万士达纲首一边端着望远镜看,一边对自己的身后说:“你别贴我这样近,一会儿,我会给你看……”

蔡二郎船长不好意思地后退了一下,刚才他的衣服都碰到万士达纲首了。

由于贴近了流求的西海岸,海浪小了很多,航行非常稳定。

非常好,第一个关口打过了。

万士达纲首把望远镜给调好了焦距,连带着皮带一起,挂到蔡二郎船长脖子上了,他都急得不行了。

这一是混熟了,二是万士达纲首喜欢有好奇心的人,这样的人有进步的空间。

蔡二郎船长看了后,就不拿下眼了,大呼小叫个没完。

“神器,神器啊!真有千里眼啊!”

“好了,好了,别喊了,你别把鲸鱼都吓跑了。”

现在确实看到鲸鱼了,此时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

此时,在南海越冬的鲸鱼,正陆续通过这个海峡前往北太平洋过一个美好的夏天,它们中大部分的种类由于脂肪太厚,无法忍受南海的炎热。

万士达纲首盯着不远处的两条露背鲸出神。

此时它们正悠闲地游动着,不时用它特有的长鳍还拍一下海面。

吴大鹏放下了望远镜,把它递给了鲍威,此时这个半大小子正围在他身边转来转去,差不多要直接抢下主家的千里眼看看,怎么个能看到千里之外……

吴大鹏说:“你们看的时候都把皮带挂脖子上,打了的话,把你们小jī_jī揪下来!”

这是宋主家常说的话,大家都不怕了呢,没有见他揪下过谁的,而且现在像是没有力量的样子了。

吴大鹏对万士达说:“打鲸鱼还来得及不?别都跑光了……”

万士达说:“别怕,不过四月份,还会有很多的。”

在饮食结构上,他们的肉食来源将有两样,一是那岸上数不清的水鹿;二是海里数不清的鱼类……如果这时能打上一只鲸鱼,可以解决太多问题了。

这个时空,大宋的老百姓蛋白质摄入真的严重不足啊。

他们的海船队伍就这样顺风顺水地航行在流求大岛的西海岸。

第二天,他们遇到了西海岸上的第一个河口。

那河口大概有百余米宽阔,可能是上游刚刚下过雨,河水发黄,水速很快地冲入蔚蓝色的大海,黄蓝的交接处泾渭分明!

这是原先的台北河吗?

到了中午十二点的时候,万士达用六分仪测量了一下,发现此处的纬度是24度50分,然后与那面世界的台北河的地理经纬度比较了一下,发现不是,因为已经过了。

他们确实在现在不用知道经度,只要知道纬度了,可以直接套用那面世界的资料了。

对他们来说这里的河是一条新河。

吴大鹏得意地说:“就叫它为新河吧!”

万士达否了,说:“这个时空的人地理知识不算好,不如起个‘一道河’的名子------”

吴大鹏吃了一惊,说:“那这西海岸不是有无数道河了!”

“哪能,河口宽度超过一百米的才算河,剩下的就叫溪了,随便叫名子!”

这话有道理,大家都认同了。

靠近岸边了,那东北季风变得柔和些,而且洋流也正是再向着西南方向流动,各条海船的颠簸都减轻了,这样,基本上不会再有人晕船了。

他们手里有那面世界的资料,西海岸上原先各个城市的经纬度都有,而且各种地形特点,甚至物产也都清楚,但是在这时可没有用了,只能提供坐标作用了。

谁也没有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个样子,本来是想偷偷摸摸搞自己的小建设,但是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工程!

有意思的是,他们事先没有来勘探,就是大约知道一些情况罢了,实属脑袋一热就上马的项目。

可是,他们自信啊,就是单单知道嘉南平原这一点,他们就是这个时空资料最详细的人了。

嘉南平原,以那面世界的资料和坐标算,它北起彰化,南


状态提示:第九十三章 八道河河口--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