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惠儿就重新对茭娘行礼下去:“奶奶好!”接着又转向苏桐:“大爷好!”最后惠儿还对着苏母跪下:“太□□!”苏母哈哈大笑:“果真是有其主就有其仆,这么伶俐的小丫头,我也是头一次见呢。”
“娘既然喜欢,那就再多给一份赏钱。”苏桐笑着打趣,苏母伸手拍儿子肩膀一下:“瞧瞧,媳妇才刚进门,就胳膊肘往她那边拐了。”
苏桐一本正经:“儿子这不是因为娘您疼媳妇,我这多帮着您多体贴体贴,以后你们相处的好,这才叫好。”这样的苏桐是茭娘不熟悉的,或者说,她从小长到大,见过的成年男子中,会这样和做娘的说话的,也是头一回见。见茭娘在那抿着唇笑,苏桐也笑的欢喜。
一家子说笑一会儿,就有邻居过来串门,苏母招呼了,又把茭娘叫过来,依次介绍这是谁谁,该怎么叫。茭娘挨个叫过去,有个婶子已经笑着说:“你小的时候,我去那边苏婶婶家,也曾见过你,当时我就说,好一个模样,年岁和这家的桐哥儿也差不了几岁,要是能做亲,该多好呢。只是再喜欢,没问过你们两家的意思,也不敢开口说,谁知道这会儿,你们各自长大,就做了亲,也是天作之合,姻缘前定。”
苏母已经啊了一声:“当年你还有这样的心,要早知道,就早说了,早定下来,倒免了这番曲折。”众人都晓得苏母说的是什么意思,另一个邻居已经笑着道:“都说姻缘姻缘,缘分到了才是姻缘,若缘分没到,那就是对面也不相识的。这会儿苏家侄儿和侄媳妇,是缘分到了,这才结亲。也不怕问问他们两个,那会儿对面相识时候,可曾想过有一天会结了亲。”
“有你这样的吗?新新的新人,才进门第二天就问人家缘分不缘分的事?”有人嗔怪地说了句,众人都大笑,茭娘也笑,笑容如在眼里跳动,不时茭娘还望向苏桐的书房,等以后,就可以一起夜读,一起说笑了。想着茭娘面上笑容更甜,这些大娘婶子们都是过来人,瞧见茭娘面上那甜蜜笑容,众人都露出了然笑容,彼此微笑心照。
回门的礼物早已准备好了,苏母又让刘三夫妻陪着茭娘夫妻回去。
茭娘夫妻乘船往吴能家行去,刘三撑船,刘三嫂坐在船头和他说话。茭娘夫妻坐在船舱里,这条运河,茭娘曾走过好多回,运河边的风景,茭娘记得清清楚楚,可今儿茭娘却觉得运河风景更加好看,似乎河里流的不是河水,而是蜜糖。或者,是因为身边有了丈夫?茭娘抬头看苏桐一眼,苏桐的笑还是那样温柔,已经悄悄地握住了茭娘的手,茭娘低头,透过船舷能看到水面上若隐若现,有自己的面容。那笑容似乎比起原先更加柔美,柔美的茭娘觉得,自己也从没看过这样的自己。
这路几乎是眨眼就到,当看到两边景色越来越熟悉时,茭娘和苏桐都露出追忆的笑。那一回,也是坐着船靠上河边,只是那一回,茭娘和苏桐都十分狼狈,迎接茭娘的,也是柳氏的哭声。而这一次,茭娘和苏桐穿着整齐,带着礼物,神情放松,迎接他们的,是鞭炮声和笑声。
刘三把船停在吴能家门外,提了礼物先下船,刘三嫂扶茭娘下船,茭娘提着裙子,刚往上走了两步就听到鞭炮声响起,接着是吴能的笑声:“好,好,算着时候,你们也差不多来了。你娘今儿一早,就催我不要开铺子,要我守在这里,瞧你们来了没有。”
吴能的话音刚落,就是柳氏的嗔怪声:“哪有你这样说话的,再说也是你愿意出来望着。”鞭炮声和笑声中,茭娘夫妻已经走到吴能夫妻面前,茭娘还来不及行礼,就被柳氏拉住,仔细往女儿面上瞧了瞧,见女儿神色更比在家时候好,不由望了眼苏桐,这才点头:“好,好,有什么话,进家门再说。”
他们在这门口停了这一会儿,两边邻居也走出门,梁大婶,苏二嫂各自走出。众人又是一阵打招呼和行礼,这才进了吴能家门,吴能夫妻进了堂屋,坐在上面,苏桐带着茭娘,端端正正给吴能夫妻行礼。
行完礼,把回门的礼物送上,柳氏收了又把背好的回礼交给刘三嫂,这例行的礼节这才完了。吴能要带了女婿和邻居们在堂屋里说话,柳氏也就拉了女儿往楼上去,还不忘交代陈婆子,今天的酒席可要备的快一些,陈婆子自然是满口答应,势必要拿出全身的手艺来才成。
茭娘的屋子和前天离开时候还是一样的,上面挂着的红绸都还没撤下,茭娘环顾一下四周,对柳氏笑着道:“娘,以后这屋子,你们可以……”
“什么要挪做它用?想都别想,茭娘,我和你爹就一个女儿,恨不得把所有都给了你出门,才心甘情愿。这间屋子,留着,你要受了气,就回娘家来,我给你出气。”柳氏拉着女儿的手坐下。
茭娘不由羞涩一笑:“你女婿,他很好。”柳氏故意叹了口气:“都说女儿一嫁,就要向着外人,我原先还不信,这会儿听你这样说,这才嫁了三天,就向着他了。”茭娘被说的面色一红,靠在柳氏肩头:“娘,您这说的,我不依。”
柳氏把女儿的手握在手心:“好,我不打趣你了。”说完柳氏有些感慨地道:“茭娘啊,你这嫁了,嫁的也好,我以后啊,也就没心事了。”茭娘望着柳氏,一句话突然涌上:“娘,那年大伯说过,说要爹爹纳妾,生个儿子,娘您……”
“呸,这件事,我是不会答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