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南宋第一神仙>第七十九章 远航与孩子

赵峥赶到临安的时候,陈保已经在那里等了十天。

三条大船,八百七十三人队伍在这个时代无疑巨无霸的存在,明史中记载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折合成现代的单位那就是长146米,宽50米,排水量近两万吨!这记载太过耸人听闻,要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建造了第一艘万吨巨轮就举国欢庆,以明朝那个时候的科技与材料,建造两万吨的巨轮无疑是天方夜谭。

对此赵峥也持怀疑态度,以现代的技术建造万吨的木制轮船都比较困难,更不用说十五世纪的明朝了,并且明成祖朱棣的施政大殿奉天殿,是当时最大的木制结构实体长也才95米,宽47,高35米。而按照明史上记载的郑和最大的宝船仅船楼的面积就超过了它,从封建的宗室礼法上,这是有僭越的嫌疑,是不可能存在的。一个太监住的宝船怎么可能比皇帝的施政大殿还大?

郑和宝船虽然没有两万吨这么夸张,但从后世考古中发现,以及其他野史旁证郑和乘坐的宝船最大为两千料海船,料是古代一种容积单位,换算成现代的单位,排水量应该在1000多吨,这个船小吗?

不小,反而很大,麦哲伦环游全球的船只最大不过110吨,其余的不足100吨,这已经是当时西班牙能建造的最新进的船了。

当时麦哲伦船队共五艘出海,一只中途漏水,另外几只跑了,逃回了西班牙,只有麦哲伦的所在维多利亚号继续航行,200多人出海,最后只有18人活着回来,其中大半都是死于败血症。

陈保率领的船队最大的主船排水量在1000多吨,不仅是最大的,而且还是最新进的,现在宋朝的船只航速普遍只有四节(4海里每小时),而陈保的船则是根据后世木制帆船的图纸建造的,利用伯努利原理,无论在顺风还是侧风的情况下都能快速航行,但由于船体较大也只能跑出10节速度,但对于这个时代航海家来说已经是梦寐以求的速度了。

陈保的主船叫白云号,长六十三米,宽十四米,排水量1100吨,航速度10节,为了防备其他人见财起意,贪生怕死中途夺船而逃,主要的物资都集中在白云号里,共有二百多人。

另外一艘平安号,长五十二米,宽十二米,排量 吨,为了防止逃跑,赵峥在设计的时候故意将他的航速降低,只有9节,以便白云号能够追上。主要载人和存储淡水,将近三百多人。

另外一首归乡号,船体与平安号一样,主要是载人,以及种植新鲜的蔬菜,防止败血症,将近三百多人。

除此之外还制造了两艘排量100吨的帆船,航速达到了12节,上面不存放任何物资用于侦察以及收集沿岸物资,补寄主船。

陈保之前去了一次琉球,有了一定的航海经验,最重要的是他顺势收服了那批船员,共有一百二十多号人,他们的家人全部由白云道观和皇城司保护看管,不怕他们生出什么异心。至于为什么皇城司会插一脚,那是因为那个好奇心重的皇帝知道赵峥这么大一个计划,怎么会错过呢,并且收益也要与赵峥五五分赃,好将钱投入到慈幼局那个大窟窿中,赵昀现在沉迷于民间对他巨大褒赞,想在大宋每一个州县都开设慈幼局,于是便安排了皇城司加入进来。

有了皇城司的五十人,再加上白云道观与茅山派选出来的二十人,共一百九十人组成了这次航行的核心。

此外再从禁军抽调两百人,民间招募了二百人,这部分人只要不遇到极端情况,忠心是有保障的。

随后剩下的两百多人就是从流放犯人里选出来的,只要安全回归,他们的罪状便可以赦免。

有了这些赵峥还是不够放心,此去两三年,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下面的人觉得海途艰难,想要造反,夺船逃跑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船队的那核心的一百多人,必须武装到牙齿,赵峥将天道军的燧发枪以及玻璃作坊这几个月生产的燧发枪全部给了陈保,此外还有一百多套铠甲,十万发纸壳子弹,还有一百多箱手雷,除此之外,白云号还安装了五门火炮。这些都是赵峥从玻璃作坊那里抠出来的,是自己的压箱底的东西了。

有了这些火器,陈保足以压服一切反对的力量,除此之外赵峥还在平安号和归乡号上放了两条练矿的设备。

此次美洲之行,赵峥可不单单打算取个橡胶就行了,美洲的金银十分丰富,而且许多都是露天开采,赵峥岂会放过这次机会,他要让每一个安全返回的船员,都能攒到万贯家产,让海外变成一个黄金乡。

——

陈保船队在杭州湾出海,引来了众多民众的围观,如此浩荡的出海,他们还从未见过,而要去的地方是据说是一片崭新的大陆,说是要为皇帝和国师寻找长生药。

杭州湾在这个时代已经极为繁华,宋朝的海贸发达,但之前也仅局限于国内的贸易,但自从赵峥的航海王发行以及上次白云道观从南洋回来的那艘商船抬出的一箱箱金银,将民间对于南洋贸易的热情点燃了,再加上赵峥建造白元号的时候,并没有对技术保密,而是有意的外露,让大宋整个造船技术有了飞跃的提高,大宋各个港口每天都有十几条载满货物的船只驶往南洋各国,纷纷赚的金盆满钵。

高达十米的船高,拥挤嘲杂的人群,让赵峥与陈保分别的语言彻底淹没在人海之中。陈保笑了笑,没有离情别绪,两年后,我还会回来,不是


状态提示:第七十九章 远航与孩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