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发个微信去地府>第四百七十一章 快跑(第二更)

六百多年,改-朝-换-代,金陵又是战火纷飞,明朝在金陵的地面建筑几乎都是只剩下几座石像赑屃,明孝陵却偏偏犹如天助?

而且,几百年就只有一个清人不见名传的笔记记载那么可怜的几句话,数百人盗墓失败?这可是开国皇帝,不是慈禧老佛爷。

要论国力,唐朝绝不比明朝差,但是唐朝皇帝的陵寝几乎无一幸免。

《旧五代史?温韬传》(卷七十三)记载:“唐诸陵在境者悉发之,取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

《资治通鉴?后唐纪一》(卷二百七十二)记载:“华原贼帅温韬聚众嵯峨山,暴掠雍州诸县,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新五代史?温韬传》(卷四十)记载:“韬在镇七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其所藏金宝。而昭陵最固,韬从埏道下,见宫室制度闳丽,不异人间。中为正寝,东西厢列石床,床上石函中为铁匣,悉藏前世图书。钟、王纸墨、笔迹如新。韬悉取之,遂传民间。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可见唯一没有被盗墓的就是乾陵了,也就是那位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唐朝刚刚灭亡一年多唐陵就全部被盗,也是让人唏嘘。

关于李世民,传说最多的就是他巧取豪夺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并作为自己的陪葬,这或许就是被盗的缘起。

宋人笔记《江南余载》(卷下)记载:“进士舒雅,尝从郑元素学。元素为雅言:温韬乱时,元素随之,多发关中陵墓。尝入昭陵,见太宗散发以玉架卫之,两厢皆置石榻,有金匣五,藏锺、王墨迹,〈兰亭〉亦在其中,嗣是散落人间,不知归于何所。”

所以说无论多少青石挡住墓道都没啥用处,但凡是里面藏有奇珍的大墓,特别是帝王将相,几乎就是摸金校尉的首选。

唐末其实还有一件更接近于传说的盗墓事件,盗七仙女墓。

没错,就是那位董永和七仙女传说中的七仙女墓。

有人说,这不是传说吗?很多时候,传说就是历史,只是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

七仙女生下儿子后,便被王母娘娘差来的神将从人间绑架回天庭。她临时走将阴阳秘术留了下来,嘱董永将来交给儿子,董仲舒长大后研究秘术,因此成了能呼风唤雨的奇人。

董仲舒是汉武帝时的儒家大学者,汉武帝的治学国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是董仲舒的主意。董仲舒在天文、阴阳、异变多学术领域都有独到的研究,特别精通阴阳之术,在今天看来,也算是有特异功能的奇人。

董仲舒的法术极为灵验,时人莫不相信。

司马迁的《史记?儒林列传》(卷一百二十一)称:“(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

董仲舒的老爸是谁?史书没有交代,民间传说,他叫董永,就是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中的男主角。这也实在是个牛人家族。

董仲舒因为从未见过母亲,无法奉养以尽孝道,于是就给母亲修了一个衣冠冢,春秋礼拜。

据唐杜光庭《录异记》(卷八)所记,董仲舒母亲墓在距蔡州西北一百多里处,位于今河南省平舆县境内,当地俗称“仙女墓”。

传说董仲舒在为母亲修建衣冠冢时,将自己所著的神符秘册及阴阳秘诀一套,陪葬其中。到了唐朝末年,黄巢率民众起义,时任蔡州副将的秦宗权响应黄巢,也叛唐变节。秦宗权听说董仲舒母亲的墓中藏有秘籍,便想弄到它。

在起义军转战平舆时,秦宗权派裨将(军中副将)率一百多名士兵前去盗墓。但开挖那天,突然出现异常天象,狂降暴雨,整整下了六天六夜,根本无法盗掘,最后只能作罢。

盗墓贼盗董仲舒母亲——“七仙女”坟墓的说法,是不是太传奇了?听起来不太靠谱?大概史上最不可思议的盗墓传说。

需要注意的是,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确实发生在东汉,董仲舒在西汉时确有其人,秦宗权当年也确实参加了唐末黄巢的起义军,盗过墓。

敦煌残卷《董永变文》是一篇重要的文献。董永的儿子董仲舒长到七岁,受人羞辱,要找母亲,一个道士孙宾告诉他说:“阿耨池边澡浴来,先于树下隐潜藏。三个女人同作伴,奔波直至水边旁。脱却天衣便入水,中心抱取紫衣裳。此者便是董仲母,此时纵见小儿郎。”

明代人所编的一部载录宋元旧话本的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在华夏早已失传,20世纪初由扶桑传回国内,书中保存着一篇完整的话本小说《董永遇仙传》。

董永的儿子董仲舒为了寻母,道士严君平指点道:“难得这般孝心。我与你说,可到七月七日,你母亲同众仙女下凡太白山中采药,那第七位穿黄的便是。”

作为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董仲舒,具体的资料却是非常含糊,要知道他可是司马迁的老师!

没有字,没有号,没有留下父母的名字,十分罕见。而弟子司马迁不把老师写进《史记》最可能的原因就是为尊者讳,就是知道老师的父母十分神秘,不愿多谈。

书友可不要真的去河南省找七仙女墓,人的生命可只有一次啊。

阿纳贝尔嘴巴张的合不拢:“我要去河南,说不定仙女墓里面就有仙丹法术让


状态提示:第四百七十一章 快跑(第二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