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宋道>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发威】

看着级上非得是长年累月髡留下的痕迹,便是武松一时间也难以出言反驳。〈biquku

不错,五六百人规模的活动,又在大宋的国都东京汴梁,你要说朝廷的情报机关特务系统完全不知情,那可就见鬼了。而且以这帮人的行动能力,又是放火烧了城门楼里和瓦子,又是拿弓持盾组成战阵前来攻打,这等精锐不去攻打皇宫弄个擒贼先擒王,反倒来攻黄杰的车阵大营,你要说是意外、是这些人糊里糊涂找错了方向,错把车阵当成了皇宫……谁信?

至于这帮人为什么要来打黄杰的车阵,这不是之前黄杰已经将这战车当成商品要卖给赵官家,还跟高俅合伙要建制作战车的工坊,以黄杰吹嘘可用战车结阵车垒地域骑兵进攻的优点,辽国有所忧虑也是正常的,但应该还不到孤注一掷将数百潜伏在大宋境内精锐细作齐出的程度,却也难说辽国方面一时间胆大妄为,出了昏招。

反正,这一时半会儿,真相如何难以搞清,火烧眉毛之事便是如何解了车阵之围。

也就在黄杰焦急等待援军到来之时,战场之上的情势便也有了积极的变化,也该是车阵北西两面的攻势都叫黄杰扰乱的缘故,一直被压着打的南面守军,反击力度开始渐渐增强起来,原本只有四盏探照灯顶着箭雨查看敌情,如今已经6续增加到了八盏,也叫黄杰这边看清那二、三百人的战阵,如今已前移到了距离车阵三十来步远的地方。只是车阵反击的箭雨稳定而又有序,逼得这帮人只能靠着盾阵如蜗牛一般挪动,不敢解了阵强攻。

“少主,你看!”也就是此时,黄大龙却是一指远处,黄杰顺着他的目光一瞧,便也模糊看见距离约在六七百步远的城墙上,突然人头攒动,灯火通明。

也就在黄杰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就听十数响呜呜之声由城墙方向迅捷而来,跟着就听噗嚓噗嚓的爆裂之声在那二三百人猬集的阵中响起,顿时便是一浪的人墙翻滚,众人瞧得清楚便也忍不住欢呼起来,就是黄杰也突然间感到热血上涌,心情激荡。

此时,便听武松也是兴奋大喊道:“是床子弩!是城头的床子弩!”

这车阵南面离戴楼门也就越有个七百步前后的距离,正是射程可达千步远的床子弩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先前黄杰来时也见得戴楼门方向火起,却不曾想这戴楼门的守军在扑灭了火势后,居然调动了城头床子弩前来提供远程火力打击,当真是帮了大忙!

却说那二三百人猬集的阵势突然遭此打击,虽然十几床弩箭矢并没能造成巨大的伤亡,但这突如其来的远程打击却显然动摇了这些贼军的士气,但见阵中先是一乱,接着便也听见有人用辽国语言大声叫嚷起来,跟着便见二三百人结成的阵势突然分成了五个小阵,却是都是了狂一般开始起步就要往车阵冲来。

黄杰一见便也急了,当即舞着画戟就准备挥军杀过去解围,哪知这时武松却是喝道:“三师兄少待,床子弩军临敌都做三连射,待射完再冲不迟,不知俺们手上可有宋字认军旗号?”

经过武松这么一提醒,黄杰也才醒悟,他倒是读过宋军操典,知道床子弩军射的规制,也就是临敌三连射,第一为试射、第二为齐射、第三为留后补射。这床子弩不同普通的弓弩,上弦度极慢,尤其是东京城头驻守的床子弩部队所配备的都是宋军床弩型号当中最为强大的八牛重弩,上一次弦需要二三十人合力转动轮轴机括,因此射时都是一起将所有床子弩开好弦上好箭,然后命神射手自行摸索调整射角进行第一试射,若是试射成功,神射手便会报出射角让大部分的床子弩向目标齐射。这期间会有几架床子弩并不射,而是换装特殊弩箭,待第二齐射完毕后,再由神射手来选择射角,对有价值的目标进行补射。

也就在武松这话刚刚说完的时候,就听城头方向又是呜呜之声迅驰而来,而且声响之密集跟之前难以比较,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却见得至少成百根小儿手臂粗细,如九尺扎枪一般长度的床弩箭杆,就好像雨后的春笋一般,突然就从地上冒了出来,且箭杆身上还穿着许多惨呼连连的倒霉鬼儿。

那一刻,眼前一幕当真如魔幻奇梦一般好不真实,便是眼睁睁瞧着,也都叫人觉得,这些长长的巨大弩箭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根本就是从地里面长出来一般。

只是,短暂的失神之后,就听得车阵之上以及黄杰身边,忽然便山呼海啸一般爆出了更为热烈的欢呼之声。

一旁的武松便也抚掌大笑道:“绝了!七百步外的精射,居然准头如此之好,怕那戴楼门上的床弩军,该是上四禁军才对。俺在杭州做提辖时,杭州城的床弩军打靶,出了五百步便只能是乱射了!”

一旁的黄大龙瞧得兴奋,便也接口道:“师叔不知,那戴楼门上驻守的便是神卫军,听说澶渊之战时,便是这部床弩军射杀了辽国大帅萧挞揽(达凛)。”

提到澶渊之战时床子弩建功,便也不得不多说两句,这北宋真宗年间辽国入侵,直抵河北中部的澶州,兵锋直指开封,宰相寇准逼着宋真宗上了前线督战,大将高琼也力谏,还好宋真宗比较牛逼,一咬牙当真御驾亲征渡河督战,消息传开万军欢声雷动,士气大振。

此时辽军先锋,素以勇猛著称的萧挞揽(此人真名达凛),深恐宋军士气高涨,立即率几千骑兵直扑城下,欲先制人,


状态提示:卷六 梁山破 第四百九九章 【发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