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零三章:陷入泥潭的日军(第三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二百零三章:陷入泥潭的日军(求订阅!!!)

内藤之一率领的中路军距离中泽七郎其实并不是很远,相隔也就二十余公里,但是由于中泽七郎一路上烧杀抢掠,并不专心赶路,因此战斗打响的时候内藤之一所部距离战场只有不到十五公里的距离。

不过由于三道营战斗基本上没怎么开枪,因此內藤正一等人并没有意识到中泽七郎等人出事儿了,所以依然悠哉悠哉的赶路。

然而当他们走到距离三道营只有七公里的三合村的时候,正好遇到了三道营侥幸逃出来的伪军,得知就在半个小时前他的前锋部队遭到了支那骑兵的突袭,伤亡惨重。

暴怒之余內藤正一当即命令部队紧急赶往三道营战场,想到皇协军怎么说也有五千余人,现在只逃出一千人左右,那么至少还剩下四千人在抵抗。即便是只有一千人在抵抗,支那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他们全部歼灭。

此外,即便是战斗已经结束了,但是打扫战场以及收押俘虏也都需要时间,想来支那骑兵现在还没有离开战场。

他们这次的任务就是要消灭支那军队的有生力量,既然他们的骑兵已经出现了,内藤之一绝对不会放弃眼前这么好的机会。

五千多日军裹挟着一千多败退下来的伪军快马加鞭赶往三道营战场,正如内藤之一预料的那样,马德胜所部此时还未打扫完战场,受伤的战马和受伤的伪军还有不少没有得到救治,这时远处突然传来战马奔跑的声音,极目望去,只见地平线处出现了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而目测距离他们已经不远了。

知道敌人来了,马德胜当即上马,然后大声说道:“同志们。日本人已经来了,战场不打扫了,随我撤!”

很快,三千多骑兵全都上马。然后向东撤去。

由于隔着一道山口,内藤之一等人并未看到马德胜等人,但是当他们来到战场看到还打扫完的战场,然后又从手上的伪军嘴里得知马德胜所部刚刚逃走,甚至于顺着伪军指示的方向他们还能听到战马奔跑所引起的轰隆声。

内藤之一当即指示所有部队立即追击。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支支那骑兵逃掉。

就在内藤之一追击马德胜所部的同时,南路的黑田所部也遇到了麻烦。原本在黑田重德少将看来,这次作战应该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旅行,毕竟马铮和独七师的主力已经南下了,那个所谓的绥察抗日根据地并没有多少部队。

另外,黑田重德的信心还来自于他麾下的那一百二十余辆战车,这可是司令官阁下将驻蒙军所有的战车全都集中起来了,足足有四个战车大队,配合作战的汽车就有一百余辆,即便是放眼整个中国战场。如此庞大的装甲力量也是极为罕见的。

黑田所部是28日上午九点从大同城出发的,预计下午两点抵达丰镇县城隆盛庄,晚上七点抵达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土贵乌拉镇,击溃守军后就在土贵乌拉休息一晚,明天一大早就兵临集宁城下,夺取土八路的老巢。

计划是很好,但是现实却很残酷。做不刚刚出了大同城不久就发现了,通往丰镇的道路已经被全部毁了,路上到处都是大坑,要不就是巨大的石头。不要说是战车和汽车了,就算是步兵徒步也很难行走。

知道这是土八路的阴谋,黑田重德倒是没有生气,当即命令步兵边走边修路。

然而越往前走道路被破坏的越是严重。毕竟从大同通往丰镇的这一线山路居多,山路本身就比较狭窄难走,而破坏起来却相对容易,只需要在山崖两侧安装一下炸药,很可能这一段路就彻底的毁了。

除了道路不给力之外,这一路上他们还是不是受到土八路的伏击和骚扰。一路上逢山必有埋伏。遇林必有地雷,时不时天上就会落下几颗迫击炮炮弹,要不就是被设置在高地上的机枪阵地一通暴打。更恐怖的是那无所不在的冷枪,狙击步枪一响便有一个士兵或者是军官倒下。

然而每当黑田重德少将派人向射出子弹、炮弹的区域攻击时,总是除了捡到几颗弹壳外一无所获,连敌人的影子都看不到。

偶尔,派出的人行动迅速、悍不畏死,也能咬住身穿灰色军装的八路军,但是很快就被熟悉地形的八路军给甩掉了。幸好有战车部队在,车载火炮可以对远距离的目标进行轰杀,所以土八路才不敢靠得太近,因此损失相对来说要小一点。

但即便是这样,短短不到十公里的距离就有三百多士兵和六名军官被打死打伤。而且还严重影响部队的行军速度,从大同到丰镇不过六十公里的距离,正常速度的话六个小时就能抵达,而战车部队则是最多两个半小时就能赶到目的地,然而行军两小时才走了不到十公里。

最可怕的是这种冷枪冷炮对士气的影响,这种没有武士道精神的偷袭对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所部士兵原本出发前是杀气腾腾的,但是现在一听到枪声的第一反应就是赶快往下爬,要不就是往战车旁边靠。

照这样下去不要说下午两点抵达丰镇了,恐怕明天下午也未必就能抵达。这让黑田重德暴怒不已,但是却无可奈何,机械化部队本就对道路要求极为苛刻,而中国基础设施落后那是全国性的问题,绝不单单只有察哈尔是这样的。

同样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经历的还有第十六师团的两个步兵旅团,即酒井直次的第19旅团和莜原


状态提示:第二百零三章:陷入泥潭的日军(第三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