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五十章:大反击开始(第三十更!终!)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五十章:大反击开始(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代县保卫战已经到了最紧要的关头,由于时间紧迫,藤田甚至于连军营都没建便命令部队连夜发动攻击,除了他的指挥帐篷搭了起来外,剩下的包括野战医院和厨房都还是在露天。

日军的进攻很疯狂,但是藤田少将却没有命令部队发动冲锋,而是一直都是用迫击炮轰击代县防线,火力之强大炮弹之密集让人心惊。已经决定孤注一掷了,藤田也不打算过了。

日军这一发疯,可把代县的守军吓了一跳。尤其是张大兵,作为代县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他的压力很大。要是这里只有他张大兵自己的话,张大兵会毫不犹豫地和鬼子死磕下去的。但是现在司令员以及指挥部几乎所有的参谋人员都被困在城里,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日军是不会给他考虑的时间的,短短半个小时,前线阵地上就落下了五百余发炮弹,甚至还有毒气弹。

但是熟悉日军进攻套路的张大兵早就料到了这些,所以他在设计防御工事的时候不仅仅考虑到了日军正常的合乎常理的防御和攻击,同时还考虑到了小鬼子的那些歪门邪道,所以在战壕旁边用交通沟联通的几个大型防空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这些防空洞可是全部用枕木以及钢筋混凝土修筑而成的,而且又深埋地下,别说是那些小口径的山炮了,就算是大口径炮也不一定能拿他怎么样。所以在日军的第一次炮击中警卫团的伤亡很小,除了几个观察哨被打掉,然后又死伤了几个战士外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不过炮击过后就是日军的大冲锋了,以日军疯狂的个性而言,不拿下代县绝对是誓不罢休。看着城外阵地上的滚滚浓烟以及不断传来的爆炸声,张大兵的心也跟着不断往下沉。

外界传来的消息越来越糟,这两天日军不断向代县方向增兵,除了特战队外,其他几支部队在同日军的交战中都吃了大亏。尤其是在灵丘方向,竟然还有一万五千多日军正在赶往代县,显然日军这一次是铁了心要干掉司令员了。

倒是朔县方向的援军行动很快,两个小时前朔县守军传来消息称,大约一个团师的步兵已经渡过了浑河,现在正在通往代县的路上,而先头大约一个步兵营的部队预计晚上十一点就能赶到。

此外援兵迟迟不能到达也是有原因的,除了被日军牵制住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躲避日军的飞机,很多援军智能选择了晚上行军。

朔县方向的援军行动很迅速,当藤田少将的第13次攻击刚刚过去,朔县方向的援军就已经到了代县外围。

藤田少将当即分出一个步兵大队前往王家山阻击朔县的援兵,同时命令代县城外的部队不要停止攻击,全军要轮番进攻。

外界打得怎么样马铮一点都不关心,处在日军包围圈中的他不但没有一点恐惧反而却充满了兴奋感,这让包括陈铁生在内的所有干部都感到极为惊诧。

当然,马铮这种表现也给其他人很大的鼓舞,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司令员这是成竹在胸,城外的小鬼子根本就没什么好怕的,这倒是马铮没有想到的。

马铮现在的心情那是激动伴着紧张,冀东方向的战斗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而整编二师的主力一部已经悄悄绕过了赤城,距离密云已经不足三十公里了。

而木村兵太郎所部则是被谢文生加上冀中军区的部队也打的焦头烂额,顾头顾不了尾,双方几万大军在正定、石门周围磕了三天,谁也奈何不了谁。

纵观整个华北战场,在冀东日军近五万精锐将刘凤池三万多杂兵包围在了迁安,近十天的猛攻给刘凤池所部造成了巨大的伤亡,迁安现在已经是岌岌可危了。

根据昨天刘凤池发来的电报称,现在迁安的部队损失超过了一万人了,尽管还有近两万人还有战斗力,但是部队的士气很低落,而且日军不断用毒气弹和燃烧弹以及航空炸弹轰炸,所以迁安的城防工事包括整个城区已经几乎被摧毁了。

因此刘凤池判断最多两天的时间日军的大部队就可以攻破迁安城了,几万人在城里打巷战的话还能坚持两三天,最多一个星期后刘凤池包括他的三万大军就会彻底灰飞烟灭。

当然了刘凤池所部也不是吃素的,十多天的战斗鬼子也没讨得多少好处,处于进攻一方的日军,部队的伤亡不会比刘凤池所部小多少。所以刘凤池让马铮尽情的打就可以了,不用管冀东的事情,反正他的三万杂兵换三万日军精锐是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在接到刘凤池的电报之后,马铮觉得时候也到了,当即命令在宽城一线休整了近半个月的整编五师、装甲师、军区直属炮兵旅、工兵旅等部立即出击,以最快的速度赶往迁安。

刘凤池所部虽然甘愿充当诱饵,但是却不能让他们真的当炮灰。既然日本人已经上钩了,那也是时候收网了。只要部队在迁安外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就一定可以配合城里的部队狠狠打他狗娘养的一个措手不及。

而冀东战场的另一侧现在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日军的骑兵集团在宽城已经被阻击了整整七个小时了,包括武田重二少将在内的所有日军军官都等的有些心浮气躁了。

小土包下到处都是人尸马尸,鲜血顺着山坡流下,并且在山谷汇成一条暗红色的湿润带,战场上到处弥漫着一股血腥味。


状态提示:第七百五十章:大反击开始(第三十更!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