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八十二章:战车联队出击(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八十二章:战车联队出击(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命令:山口大队立即加快行军速度赶往贾家营,一路上给为战车部队查看路况,随时汇报情况。如果遇到支那军队阻击的话就给我狠狠滴打,将支那人的意图给我打出来。战车随时待命,等到山口大队同支那部队接火,保证前面没有埋设的地雷后,立即向支那人的阵地发动突击。”

“哈伊!”

“大日本帝国板载(万岁)、大日本皇军半载(万岁)!!!!”

“大日本帝国板载(万岁)、大日本皇军半载(万岁)!!!!”

很快前面探路的山口大队将一路上的路况传了回来,坐在战车后面的通讯兵波多上士不时说道:“报告师团长阁下,山口大队来电,前面三公里处有一座木桥,五米宽,桥身结实,可以通行战车。四周没有支那军队出现,大桥上也没有支那人安装的炸弹等,安全!”

“报告师团长阁下,前面四点五公里处有一道尚未干涸的河谷,河谷里面有水渍,面积并不大。通过实验积水最多二十公分,可以让战车通行,安全!”

“报告师团长阁下,前面七点五公里处有一块巨大的洼地,洼地积水不足十公分,但是泥土有些潮湿,不利于战车通行。洼地有一道土石材料做的道路,这条路路面只能展开两辆战车通行,并且路基很高,同时还有一座小木桥。小木桥桥身狭小只能勉强使战车通行,但是一定要限制车速,周边环境安全!”

......

“报告师团长阁下,山口大队刚刚发来最新电报,大队部已经到达了贾家营,并且在距离贾家营村外一公里的地方遭到了支那军队的殊死抵抗。”

“支那人在贾家营外围建造了十多个简易碉堡以及二十多个火力点,山口少佐正在组织部队向支那人的阵地发动进攻,并请师团长阁下示下?”山本中尉再一次向行军途中的前田治报告了山口大队的行踪。

尽管前田治很诧异八路军竟然不将沿路的公路破坏掉,毕竟这可是八路军游击队的拿手好戏和管用的伎俩,但是一路上山口大队顺利到达贾家营已经证明,从现在行进的公路到贾家营之间的道路上还是比较安全的,就算是土八路有阴谋,但是那也只能是在贾家营之后才会实行的。

所以前田治想了半响后命令道:“山本,给山口发报,让他的大队立即发动进攻,就说师团部很快就能赶到。”

下完命令前田治让操纵战车的中尉将车停了下来,然后立身钻出了战车,其他战车看到师团长阁下的战车停了下来也赶紧停了下来,而且所有的军官也都立即下车来到了前田治中将的身边,等候他的指示。

前田治中将看着战车大队大队长武田中佐说道:“武田,你是战车部队最优秀的指挥官,现在前方有一群拿着简陋武器的支那农夫正挡着我们大日本帝国战车前进的车轮,他们妄想勇敢些简陋的武器装备反对我们的圣战,现在我命令你的战车连队立即出发,赶到贾家营将那些该死的支那农夫全部碾死,你能做到吗?”

“哈伊,师团长阁下,卑职绝不辜负旅团长阁下的期望,为大日本帝国为天皇陛下尽忠,大日本帝国板载(万岁)!!!天皇陛下板载(万岁)!!!”

说完武田中佐向前田治中将恭敬地鞠了一躬,然后转身上车,向着贾家营方向赶去。

看着远去的战车,前田治中将有种说不出的羡慕,说起步兵和骑兵以至于现在的战车兵来说,其实步兵的地位一直都很低下。尤其是像日本这样一个四面环海的海防型国家而言,海洋其实就是他们天然的屏障。

但是越是这样的国家越要发展陆军以外的其他兵种,上个世纪日本是全民勒紧裤腰带发展海军。不管是普通民众还是天皇都像疯了一般将金银往海军上面扔,这是由于数千年一直以来的强大的邻居大清朝被西方列强欺凌的现实大大刺激了日本人,迫使日本不得不发展海军以自保。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日本获得两亿三千万两白银的战争赔款(其中三千万两为赎辽费),自此日本海军才算是阔绰起来,大型战舰一艘艘向西方国家下了订单。

海军发展起来之后就一直同陆军争夺经费,每年的军费预算会议都是陆军和海军争抢军费的会议,而日本国内上到天皇下到军部的首脑们都对海军偏爱异常,所以每一次争夺都是陆军的一场血泪史。

而现在陆军的多兵种发展战略也使得陆军内部也是争夺不断,开始时是步兵同骑兵、炮兵、工兵争夺经费,之后大本营又将战车部队列入了发展的重要地位,所以争夺经费的名单中又多了战车兵这一位吃喝大户。而至始至终日本的陆军尤其是陆军中的步兵都是挨打的对象,这也怪不得前田治中将羡慕一个战车中佐。

战车的强大战斗力也是前田治羡慕的原因之一,前田治中将是参加过多次大型战役的高级军官之一,所以他对战车部队的战斗力有着极为清醒的认知。

也许一辆两辆战车对于整个战场影响并不大,充其量也就是多了一两座移动炮塔。但是一旦战车的数量超过十辆,其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远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到得。

如果再有航空兵的配合的话,一个战车大队冲垮一个师团组成的防线那是轻而易举。一个战车师团更是可以将十个步兵师团组成


状态提示:第八百八十二章:战车联队出击(求订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