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九章金火凤凰将西游
毕文谦很希望这种轻松的时光久一些,但这样的念头本身,往往就是因为稀缺而产生,进而显著。
不知不觉间,黎华念完了名单,抬头看来,才发现毕文谦虽然看着自己,却早已走神了。
“文谦,怎么了?”
“啊……没什么。”
“你在想什么吗?”
“嗯……姑且算是吧!”总不可能直说看你看醉了……毕文谦抿了抿嘴,临时找了找话题,“黎华,也许,我们需要打一个预防针。”
“什么?”
“《荀灌中原》的创作,是因为申城美术电影厂陷入了困境,我们才和他们一起想办法。整个作品的创作初衷,是为了挣钱,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挣最可能多的钱。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风靡世界,最可能的原因,是汇集举国之力,不计成本的制作,嗯不,其实还是压缩了成本的,真要按草稿的规格来,工作进度和成本都不是当时的我们能承受的。但虽然退了一步,《荀灌中原》的技术以及画面表现力,都在这个时代形成了碾压。外国人把它比喻成中国的《星球大战》,在他们的眼里,也不算错。就电影的视觉效果来说,《星球大战》在70年代,和《荀灌中原》在80年代,对于大多数人的视觉震撼,的确是差不多的。”
“然而,这并不代表那些外国人真的深入了解了《荀灌中原》里的内容特别是历史背景。认真地说,你们说过,国内因为热潮而产生了不少历史研讨,很多人产生了了解那段被有意无意忽略的历史的兴趣。但外国人大概没有这样,即使他们想了解,大多数普通人也没有合适的途径。更多的人,喜爱的是动作的场面,人物的塑造。整部电影,大大小小的打斗占了大半时间,而里面戏份比较多的角色,计较起来都是贵族——这是符合西方人骨子里的观念的。再加上他们对于中国功夫的叶公好龙,掀起意料之外的热潮,也不足为奇了。”
“可是,正因为如此,对于《樱花大战》的前景,特别是商业前景,我们绝不能抱以同等的期望。首先,《樱花大战》的制作成本,从画面制作上,虽然肯定会追求美观,但多半不会像《荀灌中原》那样极度追求真实了。申城美术电影厂现在一下子门庭若市,他们应该也难以像去年那样集中力量办大事办到不遗余力的程度。就像我说过的,几年前拍的《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但花大力气遴选然后集训培养了一批演员之后,并没有相应的后续发展规划和商业运作,在市场经济的思路下,这是很没有远见的表现。所以,《樱花大战》的重心,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在人物角色塑造上,为什么我要让一部动画电影海选主角儿?如果说用边玫的脸来画荀灌,然后导致了边玫出名,是无心插柳的结果,那么《樱花大战》的这群主角儿,将会可以培养成一个偶像团体——注意,不见得是我们以前说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偶像歌手的定义,但也肯定不同于外国的偶像艺人的定义。这不仅意味着这些人的发展规划需要探索,更意味着他们将来的事业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荣辱与共,他们除了作为一个普通的艺人之外,还需要在一定的舞台上长期代表相应的角色,将虚构的人物具象化。要知道,一部电影的上映,无论掀起怎样的热潮,总会有退潮的时候,而如果作为主角群体的代表的演员们频繁进行衍生的周边演出等活动,那么在下一部作品完成之前,就能够长期保持一定的话题性。”
“黎华,你应该知道,《樱花大战》的创作,除了挣钱之外,还有一个首要目标——让rb的年轻人思考起来。我们不能够直接去定义然后强调什么革命理论,政治学说,那既费力不讨好,也违背了我们承诺的不争论的原则。所以,我们需要让rb的年轻人喜欢上这些主角儿,代入他们身处的时代和境遇,随着这个系列作品的不断延伸,一起成长,一起思考,一起寻找出路。这样的过程,需要耐心,甚至可以是十年。所以,我设计的角色都是20岁不到的少年男女,原则上选择的演员也是如此。这些演员将成为rb一代年轻人人生的情怀,当然,如果能够影响到其他更多的地区,也不错。”
“不过,那很可能是难以强求的——rb是一个比较封闭,骨子里排外的民族。我们之所以能够比较方便地和他们交流,是因为他们作为次生文明,其文化源头很大程度来自于我们。但对于其他的文化圈,就是两回事了。更何况,rb近代以来一直有脱亚入欧的思潮,这是我们中国的立场上必然反对的。所以,《樱花大战》越想要达到初衷,就越难以做到讨好其他文化圈的多数普通观众。”
“或者,你可以这么理解——《樱花大战》,就是专门拍给rb人,拍给rb年轻人看的电影。只要创作中不掉链子,这部作品很可能在rb火爆起来,但很可能也仅此而已了。相对于你们提到过的,现在国内某些一窝蜂的热潮,以及因为《荀灌中原》的商业成功而水涨船高的期望,我真的觉得,需要打一打预防针。你们总说现在的人们需要民族自信心,言下之意,也就是还比较缺乏民族自信心了。缺乏自信的表现,往往就是在眼见成功之后,陷入狂热的机会主义,而在眼见失败之后,又很快陷入投降主义。无论是哪种,都是不可取的,是极可能对发展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耗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