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天下英雄刘玄德>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

周林暂时被刘备任命为参军,随在身边。

刘备的参军团目前已经十分庞大,分为几个方向,一是真正的军事参谋,刘政出掌殄寇军,鲁肃在讨逆军吕虔下属的徐盛军中,留下的军事参谋以从张飞军中调回来的周贯为首,刘晔为辅;二是军事情报人员,以高权为首;三是幕僚之类的过渡,如牵招,短暂担任参军后调任北海长史。周林就是第三种参军,等到熟悉情况后,会派有他用的。

黄河以南、淮水以北,曹操、刘备、陶谦形成三大势力,相互牵制,互相挤压,争夺发展空间,处于三者之间的弱小势力要么主动择一投效、要么被三者吞并。

王喜等黄巾军肆虐兖州时,鲁相陈逸龟缩鲁县不出,刘备与曹操、袁绍相持,也无暇顾及他,一旦与曹、袁暂时休战,腾出手来,立即命令吕虔节制瑕丘巢集、刚县张圭,掉头向东,威逼鲁县。

陈逸乃名臣陈蕃之子。陈蕃与窦武、刘淑合称三君,少年时目睹朝政昏暗就有“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的大志,后举孝廉,历任郎中、议郎、乐安太守,为政清廉,后任光禄勋,典掌官吏选举,公正不阿,不畏权贵,人称“不畏强御陈仲举”,后公元一六八年与窦武谋诛宦官事泄被杀,时年七十多岁。

陈蕃死时,其友人朱震弃官收葬陈蕃,又将陈蕃之子陈逸匿藏于甘陵边界,后宁死不说陈逸躲在何处,终令陈逸免于被捕。黄巾起,朝廷大赦党人,陈逸亦获赦免。

陈逸痛恨宦官,四处奔走,图谋诛除之。公元一八八年,陈逸及术士襄楷共在“八厨”之一、冀州刺史王芬处。襄楷夜观天象,道:“天文不利宦者,黄门、常侍真族灭矣。”陈逸大喜。王芬向来迷信谶纬天文之说,慨然道:“若当真如此,芬愿驱除宦者!”因招徕豪杰,上书言黑山贼造反,起兵,欲趁灵帝北巡河间时举事,诛宦官,废天子。王芬邀好友曹操入伙,曹操拒绝;又邀平原华歆、陶丘洪,华歆亦拒绝。风声走漏,灵帝下诏令王芬罢兵,然后征其入朝。王芬大惧,解印绶逃走,逃至平原,自杀。陈逸、襄楷等逃亡。

后何进、袁绍、袁术等诛宦官,陈逸被朝廷征为议郎。董卓秉政,与安抚关东士族,以陈逸名臣之后,任命其为鲁相。关东群雄讨董,陈逸保持中立,未参加。讨董联盟解散后,各州郡拥兵自保,务相兼并。陈逸虽有雄心壮志,奈何韬略欠缺,仅能保境而已。王喜等肆虐兖、豫,陈逸连战皆败,坐守穷城,直到曹操、刘备扫平黄巾,方才勉强得安。陈逸见曹、刘相斗,鲁国夹在中间,日夜忧虑,一筹莫展。

吕虔派鲁肃说陈逸道:“君名门之后,清正廉直,治世必为名臣,奈何此乃乱世乎?方今四海鼎沸,天下分崩,能拨乱返正者,非刘镇东尚有何人?君不早投之,而在两强之间、两虎相斗之处迁延犹豫、挣扎求活,有何益也?如今臧霸耀武于东,吕子恪横绝于西,南下无路,北归无门,君兵不满千,将不足十,豪强不敬,百姓不附,再不早做决断,亡无日也!”

寒冬腊月,陈逸仍旧汗流浃背,脸色苍白,拱手道:“唯卿之言是从。”即日迎吕虔的先锋军徐盛入鲁县,自带着家眷直接北上,经济北、济南,而至临菑。

刘备大喜,褒奖吕虔、鲁肃等人,热情接待陈逸,屏人细谈。陈逸经鲁肃开导后,茅塞顿开,再看天下之事,着眼点已经不同。要么归隐,要么择一诸侯而从之。他今年四十一岁,十几年隐遁禁锢生涯非但没能消磨其功名利禄之心,反而使之更加炽热。在鲁相位上数年,也让他明白自己非自立之才,须得因人而成事,刘备已是他最好选择。因此陈逸拜见刘备时态度十分端正,施以大礼。

细谈后,刘备发现陈逸并非没有才能,内政娴熟,人情练达,还是能用的。历史上陈逸名声不显,可能存在多种原因,如与曹操不合拍。陈蕃死于宦官之手,曹操乃是宦官之后,虽然曹腾这个宦官名声还可以,说不定在陈逸心中仍有心结。

青州重臣中部郡国从事和簿曹从事皆空缺,刘备征询陈逸意见后,又结合其性格特点,任命其为簿曹从事。簿曹从事主财谷,相当于青州的财政部长,地位相当重要。陈逸见刘备如此信重,自然感激,不顾才来投奔的忌讳,推荐山阳名士张俭、汝南后起之秀孟建、应玚、和洽等。

刘备问道:“张公尚在世乎?”

陈逸道:“现隐居高平,年近八十矣。”

刘备这两年手不释卷,并多与宿儒、名士倾谈,对张俭的事迹大体了解。这张俭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他是山阳郡高平人,与刘表是同乡,同列“八及”,“言其能导人追宗者也”,意思是能引导别人改变人生目标和信仰。张俭任山阳东部督邮时,因宦官侯览家属仗势在当地作恶,遂上书弹劾,触怒侯览,侯览、曹节(与曹操曾祖父曹节不是一人)等宦官诬陷李膺(即天下楷模李元礼)、范滂(音旁)、张俭等人为部党,天下缉捕。

李膺不愿意逃亡,道:“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自赴诏狱,在狱中被拷打至死。

范滂也不愿意连累友人及老母,道:“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入狱前对其子道:“吾欲使汝为恶,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路人听了,无


状态提示:第一百零五章 降陈逸兵进鲁国--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