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杨秀清的话,冯云山显然是有些不太相信,孟加拉是连接东南亚和印度的走廊,北接西藏,南濒大海,战略位置重要不假,但易知足所言也并非虚妄,大清与英吉利都需要孟加拉这个缓冲地带,至少在元奇不想与英吉利开战的情况下,这个缓冲地带是非常必要的。
太平军能在孟加拉站稳脚跟,与元奇的支持英吉利的退让不无关系,很明显,不论是元奇还是英吉利都将孟加拉作为了缓冲地带,这一点,不了解西洋政治军事惯例的杨秀清显然是不理解的。
要说元奇利用太平军,把太平军当枪使,这也是事实,但在他看来,太平军目前这个处境比起被剿灭在云贵广西却是强的太多了,易知足毕竟没将事情做绝,至少给他们留了一条生路,以杨秀清这个心态以及擅权的秉性,确实不适合留在元奇,做个富家翁或许还能落得个善终。
虽说是有心委婉的规劝几句,不过想到有可能被杨秀清误解,他索性不提这茬,免的做好不得好,至于说洪秀全不值得追随,这一点他倒是认同的,与易知足相比,那根本就是云泥之别。
两人在园子里溜达了将近半个时辰,严世宽派人来请两人去观赏沿江大道的夜景,杨秀清欣然应允,冯云山却是以有些乏了为借口没去,待的一行人离开,他出了园子径直前往镇南王府。
冯云山独自前来拜访,易知足并不意外,闻报之后便着人领其去书房,他随后就赶了过去,两人一番寒暄叙礼落座之后,冯云山才委婉的试探道:“近些年,大清内陆各省频频大举移民,规模之盛,远超历朝历代,大掌柜能否考虑拨给咱们孟加拉一些移民。”
孟加拉的情况,易知足一直都颇为关注,孟加拉人主要信奉伊斯兰教和印度教,太平军在孟加拉强制推行拜上帝会,遭遇伊斯兰教和印度教教徒的强烈反抗,频频爆发大规模的宗教冲突,死伤无数,很多村庄遭到屠灭,以至于人口锐减。
冯云山要求移民,既是为了填充人口也是为了扩充太平军的实力,而且其主要目的还是杨秀清的数万部众,对于这一点,易知足自然是再清楚不过。
略微沉吟,他径直问道:“与东王谈过了?”
“东王与天王积怨甚深......。”冯云山苦笑着摇了摇头,“只是旁敲侧击了一下,东王便将话头直接堵死,不留一点余地。”
“这事不能强求,只能是遵循自愿。”易知足缓声道:“内地各省的移民,实际上也是遵循的自愿原则,东北、蒙古、西北、南洋都需要大量的移民,采取的都是土地和各种优惠政策等手段引导百姓自愿移民,孟加拉非元奇控制之地,对于移民没有保障,这事元奇不能做。”
说到这里,他话头一转,“实则,你们没必要盯着内陆各省,可以考虑从安南、金边、暹罗、缅甸移民,改变移民的宗教信仰相对来说要容易的多,而且移民也方便掌控。”
东南亚各国大多笃信佛教,相比起伊斯兰教,佛教教徒更容易改换信仰,冯云山心里一喜,连忙道:“东南亚移民同样需要元奇的大力协助......。”
易知足含笑道:“协助可以,但不能白忙活。”
“那是自然。”冯云山心情轻松的笑道,易知足这不仅是给他指明了一条扩充和壮大太平军实力的路,也间接说明了,元奇并无吞并孟加拉的意思,至少是目前没有,否则不会帮助他们发展壮大实力。
“宗教信仰之外,最重要的是文化同化。”易知足缓声道:“要想巩固在孟加拉的统治,就必须融合各族,文化融合是主要手段,抹灭其历史文化语言甚至是风俗,两代下来,不是汉人也成了汉人。”
听的这话,冯云山心里一动,连忙道:“推行教育,普及新学,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和人力,这方面,元奇能否给予大力支持?大掌柜也清楚,太平军中读书人本来就少,而且财力也极为有限。”
易知足瞥了他一眼,“你们跟英国人的黄麻贸易并不小,不至于缺银子罢?听闻你们的天王府比我这镇南王府可气派多了,王娘更是多达数百......。”
洪秀全走到哪里都不忘享受,对于这一点冯云山也是深感无奈,听出易知足这话里对洪秀全似乎很是不满,这让他心里不免有几分忐忑,连忙解说道:“修建天王府也是为了威慑,至于广纳王娘,也是为了笼络各族.......。”
易知足哪会相信这种鬼话,洪秀全在武昌在长沙的所作所为他又不是不了解,让太平军前往孟加拉立国,虽说是权宜之计,却也是存了让太平军去祸害孟加拉的目的,他自然不会在意这种事情。
略微沉吟,他才道:“元奇投资教育,推行新学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假手于人,不能受制于人,太平军在湖广采取的反孔反儒政策给大清的读书人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不能保证这一点,没人愿意去孟加拉。”
不能假手于人,不能受制于人?这等于是说元奇在孟加拉开办的学校会成为极为特殊的存在,不受他们监管,冯云山登时大为犯难,苦笑着道:“这事正在下可做不了主。”
略微沉吟,他大着胆子问道:“孟加拉乃是难得的战略要地,不仅是连接东南亚与印度的走廊,对于维护西藏安全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元奇不会长期放任不管吧?”
易知足听的一笑,“怎么着?南王这是希望元奇接手孟加拉?”
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