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水浒之特种兵王>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始料不及

梁红玉皱眉道:“天竺居然败得这么惨这可真是始料不及呢”

陈枭站了起来,走到地图架前,冲立在一旁的两个卫士道:“把天竺的地图挂出来。”两个卫士一齐应诺,当即从地图架后面的地图柜中找出了天竺方面的地图,来到地图架前挂上。

陈枭的目光立刻落在了一个叫做郭耳的地方,皱眉道:“郭耳竟然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是天国联军攻灭了”郭耳,一个古国的名称,地理位置大概就是现在的阿富汗,这个年代就叫做郭耳。郭耳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国家,属于天竺的附庸。这一次天国联军从陆上来攻,天竺为了应对天国联军的攻势,便将以西方军团为主的大军调入郭耳,汇合郭耳军准备在郭耳境内抵御天国联军。

这一战的规模十分巨大。天国联军以神圣罗马帝国为核心,汇聚了五十万大军,一路东来。而天竺一方的兵力更是达到了八十万,其中天竺军五十万,郭耳全国动员有三十万。双方总兵力超过了一百三十万,于大约一个月之前在郭耳首府吉慈尼爆发了全面大战天竺和郭耳联军首先进攻,试图凭借战象的优势首先攻破天国联军的阵线然而纵兵扫荡一举打垮天国联军。

然而天竺人的如意算盘却落空了。西方人常年与阿拉伯人交战,对于战象部队一点都不陌生,早就有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应对办法。当天竺和郭耳的战象部队首先冲锋的时候,天国联军以大炮轰击,同时使用投石车抛射包裹着石油的火罐,顷刻之间便将双方大军之间变成了一片火海又是火炮巨大的轰鸣,又是烈焰如海潮翻滚,数千头战象登时受惊了,完全不听主人的控制,转身逃奔而去。受惊的战象狂暴异常,嗷嗷的叫声回荡在战场的上空,让人毛骨悚然天竺人和郭耳人眼见战象群发疯似的倒奔回来,好似群山汹涌,烟尘滚滚,大地震动,全都震骇变色了随着一支军队转身奔逃,八十万大军登时如同倒卷的潮水一般朝吉慈尼奔逃而去。

发狂的战象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就冲入了大军之中,把天竺人郭耳人撞得飞了起来,又或者用粗大的巨腿将一个个天竺人和郭耳人践踏下去变成了肉泥血浆,惨叫声即便在这喧嚣混乱的战场上也清晰可闻天竺人和郭耳人彻底混乱了,争先恐后只管逃命,将找不到兵,兵不去理将,乱糟糟一片

就在这时,天国联军阵中响起巨大的号角声和战鼓声,数十万大军齐声呐喊,好似狂潮涌起数万重甲战骑为前锋,数十万大军对着正自混乱的天竺人和郭耳人奔涌而去好似一股白色的潮水猛地冲入了褐色的潮水之中,奔涌冲突,杀戮无情,天竺人和郭耳人被杀得尸积血飞溃不成军,更是乱得不可开交了天竺的西方大元帅摩罗试图反击,然而兵败如山倒,任他如何呼喊,都好使沧海一粟,根本就是毫不起眼,也就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面对这样的情景,便是彪悍异常的燕云军恐怕也无力回天了。

天竺和郭耳溃兵下意识地涌入吉慈尼。天国联军便一路撵着溃兵朝吉慈尼急涌而来。城墙上守卫城池的将军,眼看天国联军撵着己方溃兵狂涌而来,大为惶恐,扯着嗓子喝令关门可是人潮不断涌入,城门哪里关得了,眼见天国联军组成的洪流卷着溃兵涌入了城池随即哭喊声、惨叫声在城中迅速蔓延开攻入吉慈尼的天国联军对城中的军民百姓展开了无情的杀戮这一晚,对于吉慈尼的天竺人和郭耳人来说,就如同地狱一般。

天竺和郭耳的八十万联军被杀死了差不多一般,尸体铺满了城外的荒野,充塞了城内的大街小巷。而城中的十几万百姓,也被杀死了好几万,财物和年轻的女子都成为了征服者的战利品。一边是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另一边则是征服者放肆狂欢的声音。还没有死透的人在尸堆血水中艰难地蠕动着。天竺和郭耳八十万联军被杀差不多四十万,剩下的四十万,一半被俘,另一半则向东边仓皇逃去了。

天国联军在吉慈尼休整数日,随即大军继续向东。

天竺国内接到莫罗率领的联军在吉慈尼惨败的噩耗,举国震动。天竺皇帝紧急召集众将军大臣议事。大殿上一片嘈杂,持不同意见的大臣将军们争论不休,大殿俨然变成了菜市场一般。天竺的大臣和将军们大致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文臣和普通贵族为主,强烈主张派出使者向天国联军求和;另一派以将军为主,他们反对求和,要求与天国联军血战倒底。两派意见相持不下争论不休,天竺皇帝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不知该如何是好。

天竺皇帝突然心烦意乱起来,怒声喝道:“安静”正在争吵的双方这才渐渐安静下来,目光纷纷朝皇帝投去。

皇帝看向丞相阿克沙伊,一脸希冀地问道:“丞相,你认为我们该怎办?”

阿克沙伊躬身道:“主和主战都是有道理的,倒也说不上那一派的意见更好一些。求和的话,若能和自然最好,否则便只会助长敌人的嚣张气焰;若战的话,能胜自然最好,若不能胜,后果便不堪设想了。”

皇帝皱起眉头,觉得丞相这番话说了等于没说,没好气地道:“你就说你觉得怎么样做最好吧”

阿克沙伊想了想,道:“臣认为可以派出使臣去试探天国联军的反应,能和便和。同时做好迎战的准备,若是不能和,便只能交战了,我们总不能坐以待毙啊”

皇帝思忖着点了点头,看向阿克沙伊,问道:“你


状态提示: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始料不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