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大唐第五王>第十七章:月满西楼

在家丁的带路下,李斌骑着马来到东市。已近黄昏,车马鱼龙川流不息。李斌想买点做炖肉的作料,甘草,陈皮,桂皮等物。

费了好大事,最后还是去药店买的甘草,陈皮等。还买了猪脚鱼等物。

回到府上,刚走进后院,一阵琵琶声传入耳中。仔细一听,是从小晴屋里传出。李斌轻轻推开小晴房门。

“啊,公子,你回来了”小晴有些惊慌的放下琵琶。

“小晴,琵琶弹的不错”李斌笑嘻嘻道。

“多谢公子夸奖”

“呵呵,我也甚喜音律,小晴以后不妨多弹给我听,能看懂曲谱吗”李斌坐再胡凳上,自己倒了杯茶。看着小晴说道。

“奴婢学过,应该看的懂”

李斌走过去拉着她的手“我们去书房,带上琵琶,我有一曲,与琴和之,很是美妙”说着拉起小晴就走。

片刻之后,小晴拿着一张宣纸,上面写着月满西楼。仔细看了起来。李斌见此,悄悄退出书房。

“王婶,洗净即可,皮不用去掉。”李斌正在厨房忙碌着,不时的说着。猪肉在大唐都是低等人吃的东西。

刚进厨房,李斌说今晚要自己做菜。王婶几个跪在地下又哭又闹,公子不可来厨房,此等鄙夷之地不时公子来的。半天解释都没有用,最后,李斌说教他们做几道菜品。此乃师尊独门绝技,才堪堪让其答应。

“王婶,你们看着我怎么做”李斌把猪肉切成块状,用开水一过,然后另起锅家冷水,放肉,加盐,甘草,桂皮,香叶,大料还有姜等。

“大约一个时辰,就可以出锅了”李斌说着便往书房走去,留下几个大婶面面相觑。估计小丫头也研习完了。一想到小晴,李斌脸色露出微笑,小丫头很单纯。每天捉弄小晴估计是李斌在大唐最快乐的事情了。现在想想遇到的人都是大虫级别的,先不说李二,就是程咬金,尉迟,房玄龄等人,自己在他们面前可以说幼儿一般。

来到书房,小晴坐在胡凳上,偶尔还拨弄琵琶,看样子音律是都懂了。现在李斌是不敢小看古人的智慧了。

“晴儿,此曲如何”李斌搬了把胡凳坐在小晴面前。

“公子,真是好曲,按照此曲谱,我基本会弹奏了。”

“合奏一曲如何”

两人来到琴房,也就是里屋,李斌点起了香炉。李斌把词轻轻哼了几遍,待小晴记熟,便正坐起音。随着琵琶和琴生应和,一首熟悉的音调在李斌耳边响起,不禁有些潸然泪下。

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来,雁子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孔疑达今日心情很是复杂,在书房呆了一天,不断的挥写儒家二字,脑中不断出现李斌的话语。我儒家真的已经衰退了吗?心神不定,大声吩咐管家,背马,拿上拜帖,去往李斌府上。

李斌府上门房一听是孔疑达,连忙一路来到后院书房。听到如此美妙之音,如歌如泣,时而委婉,时而高亮。透着隐隐哀伤。仿佛看见舟中女子盼首而待,失望之声叹息耳边。

一进门便听此乐曲,悲伤之情更加悲伤。叹息一声,整理下衣物。

听门房说孔疑达前来拜访,李斌呆了呆。急忙起来出了书房。

看见李斌出来,孔疑达一记大礼“孔疑达冒昧前来拜访,本想请李大人解惑,刚走到此处,听到一曲如此美妙之音,实为幸事”

李斌吓了一跳,赶忙避开,天下谁人敢受孔疑达大礼,就是见到李二,他都不敢受,作揖道“孔大人,折煞晚辈,但有何事,请吩咐便是,请随斌进书房一谈如何”

“正想请教”

书房里面,两人正坐,中间是一案,小晴倒好茶水便退走了。李斌是真讨厌这种谈话方式,还是习惯后世翘着二郎腿,边喝茶边聊天。

“孔大人,但凡何事,只要我能办的,请尽管言明”

“李大人,我儒家真的正在衰退吗”孔疑达问出此言,隐隐带着希望。

“哎!孔大人,可以想象,汉帝废除百家,独尊儒术,是为国家安定,而儒家却是合适当时的安国之策。可数百年来,朝代不断更替,是否需要儒家,就言现今大唐,大唐以武立国,而儒家可曾给出一个好的保民安国之策,其儒家思想根深蒂固而已”

过了片刻,孔疑达像是老了十岁,问道“李大人,可曾度过儒学”

“孔大人叫的我真心惭愧,我字子和,若孔大人不弃,叫我子和可好,”李斌苦笑道。

“甚好,老夫字仲达,子和呼我冲远即可”

“万万不可,孔大人乃圣人之后,加之辈分远高小子……”

孔疑达微笑打断李斌之言,说道“老夫,老夫的确年长,但视子和为友,莫非子和不愿相交于我”

“这…这…如此我若在推辞就沦为小人了”

“哈哈,子和莫要做小儿之态,一计定草原,献食盐。今日早朝陛下还言,我李姓又出大才”

李斌顿时觉得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道“都是小子妄论”

“哎,若是妄论能平定草原,老夫到是希望多妄论几次,老夫已是半百,经历战乱十几次之多,往往大军过去,死伤遍野,民不廖生”

“子和,你读过哪些书籍”孔疑达问道。

“读过的到不少,天文,地理,算学等。一天师傅带我去书房,指着一屋子书到,你随意看看”


状态提示:第十七章:月满西楼--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