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丁宫亲历的事情,他到了交州以后还是做了不少明察暗访。
实际上,在朱符偷偷潜回雒阳不久,皇帝就把他给派出来了。
丁宫第一次入官场,首先就想着在这里能让世人瞩目。很明显的事情,大家不是都在歌颂赵云吗?那我就在交州把他打败,看看到时候究竟谁才是交州的主人。
可惜到了以后,他才发现,要是离开了赵云,自己将寸步难行,哪怕是一个亭都不会听自己的,所有的亭长,全部都是南征军的士兵。
赵云这么做,是仿照前世的例子,那是在部队上,所有训练士兵的人,官职不高,只不过是一个排长或者连长之类,他们与普通士兵的关系最好。
但是,一个连长或者排长想要造反的话,能有多大威力?估计连水花都溅不起一个。
再往上去,团长、师长、军长之类,他们就像这个年代拿着虎符调兵一样,只有对军队的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不然的话,大军区制度早就瘫痪了,又不是私兵。
最主要的是,华夏的军队系统里盛行的是一套政治教育,政治大于一切。
所以,在南征军里,赵云也在想方设法,在普通兵士的脑海里打上自己的烙印。
你们不是大汉的兵,你们也不是皇帝的兵,你们的俸禄是我给的,你们家的土地是我分的。当然,作为义务,你们也必须把所有的胜利果实给我守好。
万事有利必有弊,世上本身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那是中宿的一个亭,名字叫做望月亭,很有诗意的名字。
本来此前的望月亭很穷的,四周都是连绵不断的大山小山,里面的人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山,祖祖辈辈生活在那里。
自从镇南将军赵云到了交州,一切都大变样,望月亭有了官道,笔直的路。山外的人赶着马车过来,亭里的亭长早就换了人,是一个叫齐六的退伍军士。
丁宫暗中观察过,此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伤员,反倒和自己有些相似。
每次有同僚或者上司前来,那花钱的大方程度,连丁宫都暗自咋舌,要是交州普通的一个亭就有这么富裕的话,麻痹的,雒阳的人都会哭着喊着到这里任职的。
齐六以前在老家说了一门亲事,对方因为老齐家家境本身就不怎么样,本人还去当兵,干脆一女二嫁,和另一家人户订了亲。
谁想到风云突变,齐六不是普通的兵,而是镇南将军麾下的兵。
就是一个小小的伍长,那又如何?每个月真金白银,比起所谓的当兵吃粮不知好了多少倍。老齐家送礼的说亲的不计其数,早先那结下的亲事,人家连肠子都悔青了。
自然,他们想又续上这门亲事,可是老齐家不愿意了。都乡里乡亲的,你们家做的事情,哪怕并没有大操大办,谁不知道又和别家定亲了?
乡里人很是淳朴,就连租种的地主也另眼相看,把齐家的地大手一挥,直接过户。
原先不起眼的齐家,成了周围有数的家族,就因为他们家有一个儿子在南征军当兵。
后来齐六知道家里的事情以后,让家中把原配带到交州这边来成亲,而且大帅还给家里分了土地,他们家林林总总算起来有一百多亩。
word妈呀,那地主家不过是几十亩土地,小得不能再小的地主。
总之,齐家就带着那闺女过来,至于后来结亲的那家,谁又心思管他们去死?
齐六的原配家里姓邱,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姓氏,屁颠屁颠跟着闺女到了交州,早先自己家做的事情,早就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
姑爷可是一个亭长,到了之后不仅有土地,还能获得别人想象不到的好处,傻子都能选择。邱家人在路上,整宿整宿睡不着。
到了望月亭,这个邱家没有人再去管,连齐家的人都不搭理了。
至于齐六,今天到旁边的亭去走访,明天到县城里去拜访董县令,日理万机。
反正庄户人家,也没见过世面,觉得齐六就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齐亭长结亲了,妻子竟然是县城里的董家女,他们这个董可与董重没有一毛钱的关系,纯粹是腆着脸靠上去的。
邱家麻烦大了,当初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卖掉,他们家可是自耕农,在老家还是有土地的。谁知到了这里,女婿不管不问,现在连女婿都不是。
而且大帅不是鼓励其他地方的人来交州种地吗,邱家人自己觉得理亏,就想离开望月亭,到其他地方去生活,慢慢下来,今后肯定比老家要好。
谁知齐家已经把他们的事情给说了出去,中宿没有任何的亭愿意把田地给外乡人,嗯,准确地说是邱家,毕竟县里有好多外地来的人,如今都有自己的土地。
邱家傻眼了,最主要的是,户籍制度在交州比其他地方更加严格,他们在本地没有户籍,又拿不出以前的户籍证明,来的时候南征军开的路引,眼看就要被当做罪犯或者罪犯家属处理掉。
反正官道是修好了,农村的事情多着呢,官道的养护加宽什么的,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按说邱家即便到工地上去做工也没什么的,但是你是犯人的话另当别论,没有工钱不说,别人看你的眼神都叫人受不了。
他们几次到县衙,连董重的面都没见到,衙役们早就听说了这回事,对邱家更是冷嘲热哄,没任何人愿意搭理他们。
齐六现在动辄是城里的座上宾,还把亭里稍有姿色的女子,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