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岁月且静好>第二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二日,孟老太爷早早就到了谢家。只是他这次来并没有大张旗鼓,只随身带了个小厮,都没有走正门,是悄悄地从侧门进的府。二老爷听说他来了,赶快到二门迎接,二人寒暄了一阵后,就在外书房里呆了整整三个时辰,连午饭也是让人送进书房用的。等晚上要上饭的时候,孟老太爷称还有急事不能留下用膳,起身告辞。因为当时二人将小厮下人都打发了出去,双方所谈之事,自是无人知晓。

孟老太爷前脚刚走,二老爷就马上就进了老太太院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二老爷在老太太房里聊了约一盏茶的时间,老太太甚至还推迟了用晚膳的时辰。

没过多久,荣妈妈便来了清风苑。彼时,谢安亦刚刚用好晚膳,正准备带着爱墨爱砚去院子里消消食,知道容妈妈无事不登三宝殿,只好打消了念头。

荣妈妈给谢安亦请了安,说明了来意。说是上次大夫嘱咐过谢安亦这阵子要静养,不宜打扰,要多休息,谢老夫人疼惜谢安亦,便是用了心思。最后想到谢家在渭城北面就有一个庄子,当初有高人算过,风水极好,水土甚是养人。离静安寺很近,坐马车去只需一个时辰,往日兴许是靠着宝寺庇佑,收益一直是几个庄子中最好的。谢安亦若是可以在那居住一阵,病自然也会好的快些云云。言语之间均是谢老夫人的好,丝毫没提谢安亦跟跟孟家的亲事。

谢安亦对此倒没有什么不妥的感觉,只觉得去庄子上散散心也是好的,便只应了句“全凭祖母做主就好。”爱墨很是气愤,无奈没有她说话的份,只能在旁边忿忿不平。

荣妈妈显然没想到谢安亦这么痛快就答应了,这让她之前准备了好久用来说服谢安亦的话只能吞到肚子里毫无用武之地。不过好在她任务已经完成了,而且出奇地顺利。临出门时,她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停下脚步道:“对了,老太君还说那王妈妈原来就在那个庄子上管着事,对庄子无论是环境还是下人都再熟悉不过,这次有她陪着,老太君就安心了。”

谢安亦愣了一下,道:“祖母的安排安亦再放心不过。谢谢祖母。”

荣妈妈对她的态度还是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回去复命了。

荣妈妈刚出了清风苑的院门,爱墨便再也忍不住了:“姑娘,她们实在是欺人太甚了。真要把我们送到庄子里啊?!冬天马上到了,那庄子供给肯定不够,万一没有银丝碳,这一冬怎么过啊?”

谢安亦笑了笑,不能去院子消食了,就索性脱了鞋,靠在榻上,拿了本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看着爱墨欲言又止的样子,她实在是忍俊不禁:“好了好了,荣妈妈也没说什么时候动身,你跟爱砚趁着时间宽裕赶快把东西收一收,都装起来。我手上的那点碎银子还有这次各个院子送来的补品可都得装好。哦,对了,把我房里的所有书都带着。”说完,也不再理会爱墨,沉浸在书海中了。

爱墨爱砚一商量,发现除了听姑娘的话乖乖去庄子,还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就如姑娘所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吧。

……

清风苑里主子下人们都放下了心中包袱,日子过得很舒服。可谢老太太确实寝食难安,伤透了脑筋。

原来,就在前天,京中的大老爷来了信。老太太高兴地拿出来,看后却心都凉了。大老爷没有像之前一样问候老太太,反倒是直接说了京中之事。

京中近来都在谈论一件事,那便是谢孟两家的亲事。说是谢家欲以嫡女嫁与孟家嫡子为妻,但因谢家嫡女无才,孟家提出要求,要先纳一房小妾才可。这在京中世家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在谈论此事时均显露了对谢孟两家的不屑与鄙视,毕竟这样的事其他世家大族是做不出的,太令人不齿。

谢孟两家听闻此事很是震惊,派人连夜调查,最后却发现传言竟是从渭城刘家传出的。两家又顺藤摸瓜,发现那刘家三太太孟氏果然来过谢家,并欲将家中庶女以滕妾之名陪嫁过去。

谢家大老爷得知此事十分气愤,马不停蹄就去找孟大老爷理论,言语间甚是激动,弄得两位大老爷差点翻脸。谢大老爷揪着那刘家三太太孟氏就是孟家人说事儿,一口咬定是孟家在背后搞鬼。孟家大老爷被说的哑口无言,但实在不占理,整个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好在两位大老爷平时也是久居朝堂之人,决计不愿此事声张,也就是摆个姿态,最后商定还是分别给家中写信,问清情况,查证此事。

谢大老爷还特意嘱咐谢老太太,这门亲事之前两家都已经说好了,要将七姐儿谢安亦嫁与孟骏驰。虽只是口头协商,但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万万不可食言。两家若想平息此风波,只能尽快交换庚帖,尽早完婚,以堵住悠悠众口。

信的最后还提到说不日孟家将派媒人前来提亲,让谢老太太务必要把七姐儿的庚帖准备好。

谢老太太看完信,只觉得胸口堵得慌,差点一口气顺不上来。好在荣妈妈在旁,又是掐人中又是推背,才免了一灾。

让谢老太太为难的正是孟老太爷的话。

原来那日孟老太爷登门时说,最近,途经渭城,知道谢家在此,就想与未来亲家见见面,顺便认认门儿。可到了渭城,却听说那七姐儿得了失魂症。便对这门亲事有些犹豫。后来又听说八姐儿与七姐儿相差不多,性子却是云泥之别,便想改八姐儿。


状态提示:第二十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