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大宋皇后生活录>49.金风玉露一相逢(上)(修改版)
寥无几。

除却王三娘子,剩下曾入过太后娘娘青眼,又不曾真正为太后所厌弃的,便只有远在常州的郭氏二女,郭舒窈——她与官家方是青梅竹马,暗心相知的那人。

可是官家似乎忘了,纵是他与她有情,也改不了她也是出身郭氏的事实。太后与郭氏有亲,即便官家清扫了王三娘子这障碍,太后娘娘一样可以通过立后郭氏,将官家重新掌控在手中。

不知他年官家回味恍悟,通晓其中利害时,还能不能像现在这样对郭二娘子温柔以待?

姚映望着上首的太后,神思一时飞跃蔓延。

蓦地,她听到远阶传来一声宫人唱报:“慈寿殿淑太妃觐见太后娘娘。”

姚女官赶紧收敛推敲,低眉顺眼立在凤座之下,眼见淑太妃拾阶而上,款款迈入殿中。淑太妃身形纤瘦,眉笼淡愁。不知遇见何事,她清秀面容上竟覆下一层浓浓的哀沉,连请安问礼的声音都掩藏着丝丝疲惫。

她会遭遇何种棘手之事?

当今百姓皆知,宫中,天子有二母。

一个是被他私下称作大娘娘的皇太后。另一个便是眼前这位被他唤为小娘娘的淑太妃。先帝驾崩后,太后娘娘临朝称制,统御群臣,无暇处理宫务,淑太妃便身担帝后重托,当仁不让总理六宫。数年积威之下,纵使温柔和顺如淑太妃,也一样能在举手投足间让众宫人心思惴惴,惶恐忐忑。

尤其现在她望着太后形容哀戚,欲言又止的样子,更是让侍立殿中的宫娥们心跳如擂鼓。

太后凝眉沉声,看了淑太妃片刻后,终于知其甚深地问道:“可是永定陵那边出事了?”

话才落,太后便挺直了肩背,一瞬不瞬地盯向淑太妃。淑太妃抿了抿淡唇,点点头,幽幽叹息道:“昨日夜间,为先帝守灵的穆才人,薨了。”

刘太后愣然一怔,放软身形,将手臂轻轻拢放在了膝头:穆才人,那个女孩儿她知道。在先帝病倒那年入宫,是先帝册封的最后一个妃嫔。始侍先帝时,她十四岁。只比当时的太子年长三岁。

一个十九岁的女孩儿,青春仍在,年华正茂,却不得不身在帝陵,常伴青灯古佛,心中忧愤不甘也是可想而知。

“是忧思成疾而病殁?”

淑太妃摇摇头,浅浅地合上了眼睛,“是自缢。”

帝陵凄苦,受不了日复一日枯熬残生的岁月,倒不如从一根白绫中寻得解脱。

刘太后听后偏过脸,目光无悲无喜地落在殿窗前的山茶花上,仿佛正透过花枝去凝望一个早已仙逝的人。

周遭宫人见此,心中不由泛出丝丝酸楚。

太后娘娘祖籍巴蜀,自幼在茶花漫山腰的地方长大。入宫后,也曾思乡心切。只是她有先帝垂爱,圣旨着人不远千里,从川蜀之地为娘娘移植下雪色山茶。陛下以身躬亲,亲自为娘娘栽植茶花,细心呵护从不将之假手任何匠人。

这殿窗下,山茶一簇簇鲜亮肥厚的绿枝,哪一丛不曾藏着先帝精魂?

“按例晋个位分,葬了吧。”

刘太后无力地摆摆手,寡淡下神色,显然不欲多言穆才人之事。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当年被她遣令去帝陵的这些女子,多少人春秋年少?多少人相姣貌美?只是没有人如她这般得盛宠眷顾。或许初入宫时,她们曾是一腔活泼烂漫,曾是一幅野心勃勃。然而最终,无子又无宠的帝妇,在先皇逝去后,只有苟延缁衣,残喘红尘。

说不定,到头来,许身佛主才算她们这些人最好的归宿。

杨太妃点点头,怅然回答:“已经这么安排下去了 。”

太后合拢了凤眸,殿中一时寂寂无声。良久,太后娘娘才轻轻问道:“永定那里,李顺容近来身体可好?”

“还好。”杨太妃未露诧异,曼声细语地说道,“除了入夏时候着了场风寒。我从太医院调拨了李院正的学生前去诊治,现下已经痊愈。只是精神还不甚丰济,伺候她的侍女说,她经常会望着皇宫所在方向发呆。”

“那她在病中,可曾问过官家的事?”

“从来不曾探听。”

刘太后点点头,嘴角露出一抹极其浅淡的笑容,想来是满意李顺容的安守本分。

“太后,还有一桩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刘太后娥眉轻弯,困惑诧异地看向座下女子,失笑道:“你我之间,有何事能不当讲?”

淑太妃将袍袖轻轻翻抬,沉默片刻后,低声说道:“官家今年已有十六。到了该思虑立后之事的年纪。太后心中可有成算?”

刘太后长睫半垂,凤眸眼底波光闪动,淡淡道:“是有几个备选之人,只是具体何人得选,还得是看官家他自己。”

杨太妃笑了笑,并未质疑太后所言。

“那这立后之前,太后娘娘可想过要给官家放几个教引宫女去承明殿?”

刘太后眉头凝蹙,手撑着凤座,沉吟不语地望向杨太妃。

杨太妃状似未觉,依旧不疾不徐地提醒说:“寻常百姓家里娶妻之前总会给自家公子放几个通房丫头在房中。官家这个倒无先例可循,所以,太后您看……”

大宋从未有过少年天子当国,自然也无立后前纳教引宫女的前例。

虽说身在皇位,如今的赵祯坐拥三千彩娥。可是上有母后严格规束,下有太妃有心防范。平日赵祯所见宫娃不论样貌如何,皆是端庄持正之人,绝无烟波媚行之辈。

朝廷之中,更有忠良贤


状态提示:49.金风玉露一相逢(上)(修改版)--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