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青春校园>富贵如意>第181章 衣锦还乡(三)

也是从那之后夫君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起来。不过几年的功夫就抛下了自己和如意奔赴黄泉。

这些年她常常想如果当年没有发生过那样的惨剧是不是夫君的身体就不会败坏的那么快?

“水急鱼行涩,峰高鸟不栖,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夫君在世的时候常如此感叹。

这世道捧高踩低是人之常情,并不奇怪。可是如果这么做的人换成是曾经跟自家亲近,还是曾经受过自家恩惠的近亲族人的时候,就会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了。

从公公婆婆一死,自家的日子就过的艰难起来。这艰难并不单单是银钱上的,更多的是村人的排斥,而造成这种排斥很大程度是源于夫君大伯父家的几个堂兄,特别是二堂兄一家。

公公有四个兄弟,他自己排行三,夫君的大伯父家有四子三女;二伯父有三子三女;四叔父家二子一女。

除了这些较为亲近的外,他们未出五服的族人还有不少。所以安家在村里也算是人丁茂盛,称得上是大族。

因为家贫,公公十来岁的时候就出门闯荡,九死一生好不容易赚下了一份家业,可是他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二十五六,家里留下的三个兄弟竟然还因为家贫没能娶妻。

公公是个重视血脉亲情的人,看兄弟们如此困顿很是不忍,不仅出钱帮着买地盖屋子,还帮着兄弟们出聘礼都娶了妻子。

他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导致自己带回来的积蓄十去七八,最后只能给自家买了十亩中等的田地。仅剩了不到二十两的银钱在身上,日子一下变得不宽裕起来。

后来大伯父大伯母相继去世,也是公公慷慨解囊帮着料理,甚至大伯父家的几个堂兄、堂姐嫁娶公公都没有袖手旁观过,出钱出力最多。因为公公不留余力的付出,所以他还在世的时候,夫君跟他的几个叔伯堂兄弟的关系都很亲近。尤其是大房跟他们简直好的象是一家人一样,无比的亲密。

可没想到家里出事,公公一死,最先疏远他们的就是他的几房亲兄弟、亲侄子。尤其是大房,疏远就罢了,偏偏他们还常常在外说自己一家人的坏话。二堂嫂甚至对村里人说,自己一家的下场,就是公公当年在外闯荡的时候,做了太多亏心事的缘故。

不仅如此他们一家甚至明里、暗地里的多次算计自己家。那年夫君生病家里没了现钱,她借遍了亲戚家只借到不足十两的银子。没奈何求到大房日子过得最好的二堂哥家,结果愣是在他们的逼迫下让自己夫妻将公公留下来的那十亩地,以二十两的银子贱价卖给他们。

往事不堪回首。

更让她预料不到的是最后,夫君一死,尸骨未寒,大房的几个兄弟就能合起伙来,半夜把她们母女捆了直接发卖。

......

母女重逢之后如意跟她提起过当年大房有份参与过发卖她们母女的人,都已经被她以牙还牙,直接全家发卖了。

剩下的人,曾经帮过她们,借过钱给他们的人,她也都一一派了人上门,不仅是以百倍的银钱奉还,还满足了各家一个要求。而曾经无视她们的人也同样被她无视了。

这样很好,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莫氏轻轻地叹息。

“老夫人已经到村口了,您瞧少爷、少奶奶和两个孙少爷、孙小姐还有大管家他们都已经来了。您要下去么?还是我们直接回府里?”

香琪清脆的声音让莫氏醒过神来。她看往车外,果然眼前已经是文阳村的村口了。车外的路边站了二三十人,为首的一家子大概就是她和夫君如今的嗣子一家人了。

除此之外还有闻风而来看热闹的村里人。有几个看着还挺眼熟。

“停车吧。”看着车外,虽然莫氏觉得还是直接回府里比较好,但是又想到以后要长住在村子里,往日那些曾经对自家有过恩情的人还是可以往来的。

车外。

看着停下来的一长列的马车,尤其以最前面的这一辆最为华丽。安城康知道这辆车里坐着的就是他的嗣母了。

眼看马上就要见到面,他不由有些忐忑起来,而站在安城康身旁,他的妻子和儿女更是也不由的紧张莫名。

不怪安城康会紧张,本来他就是世代生活在村子里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农户。

如果不是十多年前忽然有人冒出来问他愿不愿意过继到远房的堂叔家成为他的嗣子,恐怕他早都饿死了,更别说能过上现在有妻有子,住着青砖大瓦房,每月偶尔还能见点荤腥的好日子了。

本来以为这样的日子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想不到就在昨天,村子里,那处新盖的大宅子里的大管家,竟然找上门来对他说,那大宅子是他的嗣母的,他的嗣母今天就会回到村里,以后他们一家人都要搬到那处大宅子里跟着嗣母一同生活。

听到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大管家并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们一家人今天不要出门就离开了。

自从自己被过继到堂叔名下,十几年了,除了最初有人来把他安置在现在住的地方,还给了他二十亩地,和一笔安家银子之外,后来他就再也没有见过有人来过了。

这些年他从没忘记年年祭拜嗣父,上坟扫墓。

只有嗣父的墓地,没有嗣母的,他猜测嗣母还活着,可是偏偏从没人告诉过他详情。

忽然之间就有人来告诉他,他的嗣母不仅活着,还大富大贵,并且还在村里盖了大房子


状态提示:第181章 衣锦还乡(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