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就说得太明白点了,众人有点转不过弯来,天底下哪有这样直白吓唬人的官员?而且还是封疆大吏一般的品级!不过姜田赚钱的本事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但那都是赚得小钱,和一座城市的基建资金比起来,绝对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更何况这个世界还没有成熟的相关产业,哪怕你有足够的资金,也不可能买来足够的材料盖城市啊!
这就是明末商品经济发展到一个生产力拐点的现状,规模效应让一些人富裕了起来,但有限的投资渠道与动荡的政治环境,让土财主们只能将银子铸成一个个大银锭子埋地里。有钱没地方花的结果就是各种在享乐上的一掷千金,却没能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所以本官想出来一个新的投资方案,由政府提供办厂所需的土地与技术,你们出资金进行建设,日常管理由你们做主,但工厂的各项规章制度须由双方商定,生产的产品以市价上市流通,年终按股本和政府进行分红!
当然你们也可以用低价将商品售卖给政府,差价用以抵扣年终分红,或者不用来分红,而是赎买政府手中的股份,股值以当时市值为准,直至这个厂子变成你们自己的。”
这两种办法的优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和政府分红,就意味着工厂有了一层官衣,这对于一直追寻着权力庇护的中国商人来说,可是十分优厚的选择,要知道在前明的时候,这些坐商如果不主动的拿着干股投效给一些实权人物,是会被各种势力刁难致死的。
另一种办法也很诱人,大家都知道姜大人的本事,说是点石成金也不算过分,当初发明了铅活字,和其他一些便捷的印刷术,京城的书商和印书作坊因为近水楼台,也是听说了太子热衷于此便想着逢迎媚上,几乎买断了每月出产的铅活字,他们的书因为字迹清晰工整,纸张质量也提高了不少,已经成了大江南北读书人争相抢购的对象,传统水印的书只能降价相争,据传一套铅活字已经被炒到了中科院售价的好几倍,就这还没有人愿意出手。
所以在这件事上,姜田的信用还是有保障的,可话虽如此,在没有见到所谓的新技术新产品之前,他们也不敢冒太大的风险。
姜田也看出了他们的担忧,所以不等他们便自行解释到:“这些工厂也不一定是建筑材料一类的,只要是皇家专利局中我名下的发明,都可以适用此办法,但是本城百废待兴,自当以城市建设为主,其他产业还是要等基建初具规模之后,才好开展。”
这样一说大伙就了然了,还是需要他们交出第一笔投名状才行,而且也正如姜大人所说,若是市面上不够繁荣,他们也找不到足够的伙计来干活。
“不过诸位也不用失望,我可以承诺,凡参与新城建设的商号,可在划定的工商业区域内,优先选址!”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大家也都不是傻子,说白了今天叫你们前来是看得起你们,也是给你们一个进贡买好的机会。将来等城市初具规模了,他们选择的地块可都会变成寸土寸金的核心地段,别说是盖商号建工厂,就是什么都不干,到时无论租售,都是一大笔进项。可这一切目前都是镜花水月,成与不成谁也没有把握。
这时就看出姜田选择这几家作为第一批招商引资对象的深意了,刘家虽然代表胡商,可他们本身也有本朝的官职,更是深入宫闱知道内情,这时就算是明知亏钱,也要割肉给姜田买好。而晋商急于翻身,虽然让抠门的老西儿赔钱的确是不如宰了他们,但是为了全晋商将来还能在商业圈子里混,这点钱就算是有头有脸的晋商一起摊钱也得花!
盐商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本来就在发愁,官盐本来就已经降价到和以前私盐一个水平,盐引在商路修通之后,又必然会引发争夺,而运河也失去了卡口的作用,他们和盐帮的赖以为生的东西都被朝廷收走了,若是能利用这次机会完成转型,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众人一时间都在思索着自己的小算盘,姜田也不急于催促他们,此时其实就看谁先带个头,只要有带头的,大家便会从善如流的进入到下一个议题,而姜田也正在这几家中思考着谁会先开口。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本来就是来陪绑的闽商代表,郑家放在京城的那个管家先开口了:“启禀大人,我家王爷早有谕令,这华夏既已一统,兴盛本朝自当责无旁贷,只是小人我权责有限,只能动用白银十万两……”
周围的人一听,差点没吓得从椅子上蹦起来,十万两的授权,您在平西王府里是个什么级别?再说这郑家也好大的手笔,为了讨好中华朝廷一出手就是大动静,听这位管家的意思这还是因为路途遥远,信息尚未往返,否则可能投资的数额还要增长。可这样一来你让其他几家怎么办?花的比你少吧显得自己不给面子,花的比你多吧,可谁有你那么大的家业?
姜田自然也是明白郑家的意思,他们想买新式的战舰和火炮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船好说一个冀王就能应付了,虽然郑家想买的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