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军事历史>圣唐之天策神将>第一百五十九章 军中讨论

这两日行军,李善倒是与这一群校尉打成了一片,李善本就是个随性的人,也谁都合得来。~,重要的是李善并没有官架子,不但对这些校尉客客气气的而且开的起玩笑也不在乎自己的身份。

校尉们都对李善大为改观,尤其是高仙芝,李善知道此人是将来的朝廷上将,平定吐蕃此人功不可没,所以对他也是格外的重视。

“大人,下官觉得这骑兵重在人马合一,战斗力强,机动性好,是军中的主力,在两军决战之时这是制胜的关键。”一个校尉发表他的意见,显然他对骑兵情有独钟。

这是李善在和众位校尉交流看法,讨论战争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骑兵固然有优点,但是一是马匹的供养消耗甚巨,二来对于攻坚战毫无帮助,也有诸多地形的限制。相反,步兵不但没有地形限制,而且人数众多,是军队的基础,这才是军队最主要的。”另一个反驳道。

李善看着一直不说话的高仙芝道:“你来说说你的看法。”

“启禀大人,战场之事瞬息万变,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不同的时候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只有指挥得当方能百战百胜,所以,我认为,军中最重要的是主帅,一个好的主帅可以正确的统帅三军,发挥最大的效用,这才是战争的关键。”

果然有将帅之才,每个人说的话都能表现出他的意愿喜好,比如说第一个喜欢骑兵,第二个喜欢步兵,而高仙芝则是相当将军的人。

李善笑道:“好见地,正所谓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看来你有一颗相当将军的心啊。”

高仙芝没想到李善竟然给他这么高的评价,有些措手不及。“下官没有犯上之心。只是据实而论。”

李善不禁莞尔,他越来越觉得军中没有活力,想高仙芝这种人都不敢直言,难怪唐玄宗时期由盛转衰会这么的快。

李善越来越觉得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唐朝看似繁荣昌盛,其实诸多事情正在慢慢的朝崩坏的方向发展。就像现在的军中,训练匮乏,武将又不受重视。

唐朝的府兵制看似将农耕和军事结合在了一起,但是实际上就像是清朝的八旗骑兵一样。战争时期,以战养战。战则兵力集结,停则从事农耕,这能极大限度的利用人力。

可是到了和平时期,这种方法不但会让军中人心涣散,更会让统治者预估自己的势力。唐朝最强盛的时候号称有雄兵百万,其实这些兵丁大多数没有专业的训练,或者就是长期的务农失去了军人铁血,真到了战时没有多少作用。

再者就是唐玄宗后期设立的藩镇,导致藩镇割据。府兵就成了藩镇手中的武器,而不是朝廷的武器,要知道军权一旦旁落朝廷的政权也就不稳固了。这也是唐朝后期战乱四起的原因之一。

“我现在问你一句,你想不想当将军?”李善看着高仙芝郑重的说。

高仙芝被李善的态度吓了一跳。不知道李善为什么会突然这么严肃起来。可是他毕竟还是有血性的,咬咬牙,重重的点了点头道:“我愿手持长枪提领千军,在那贺兰山上。镇守边关,让突厥不敢进犯我唐朝一步,让吐蕃闻风丧胆。犯我中华者。我长枪所指,虽远必诛。”

“好,”李善重重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你要记住你今天说的话,军人,要有血性,要有骨气。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软弱,都不能卑躬屈膝,都要等一个堂堂正正的铁血男儿,这才是我中华军人的雄风。”

众人都是心中一热,李善在和他们想处的时候一直给他们灌输军人铁血的思想。相比之下,在他们的兵府中只能听到上司们整天的唉声叹气,感叹生不逢时,有的甚至附庸风雅舞文弄墨,让他们更感觉李善是个真正的汉子。

“大人,您的话高仙芝一定铭记在心。”高仙芝本是高丽人,从小随父亲来到大唐,但是因为身世低微所以一直受人冷落,而李善却对他青睐有加,怎么能不让他感动。

“我也来说说的我的看法。”李善听了众人的意见,知道他们的想法,当然也要说说自己的想法了。

“以我来看赢得战争最重要的是情报,所有的行军调度,指挥打仗都是建立在已知消息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对敌人一无所知,或者得知了敌人故意给我们的假消息,那么再正确的指挥,再精良的部队也可能打败仗。而正确的情报却能帮我们深入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只要我们找到他们的弱点就能一击制胜。所以在战争开始前,出了粮草物资的准备,最重要的就是情报网的铺撒。一旦我们在敌后成功的建立了情报网,那么我们就能像明眼人打瞎子一样轻松,这才是取胜的关键。”

李善的这一个情报论让众人都很吃惊。虽然孙子兵法中也说过,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但是古代对于情报的认识远远没有现代这么强烈,一来信息的传播速度相去甚远,二来建立情报网太过复杂,对于一直出于上国地位的大唐来说,想要去突厥或者吐蕃建立情报网,难度也太过巨大了。

“大人,这情报网固然等让我们料敌于先,可是怎么才能实施呢?”高仙芝问道。

果然一语中的,直接看到了李善观点的致命缺陷。

“是啊,情报网的建立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这其实是一个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说吐蕃,我们唐朝与吐蕃的战争已经持续的几十年,虽然大多数时候吐蕃是处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九章 军中讨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