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宋行>第一百五十五章 后勤准备

“二十万……二十万……”杨华心中烦闷欲吐,每吸进去一口气,肺叶就火辣辣得疼得钻心:“高昌,算算龙卫军手头还有多少钱?”

这里是高昌的家,院子里搭建了一个高大的葡萄架子,坐在下面很是阴凉。

呆在后勤司的平房里实在热得受不了,杨华索性跑到高昌家的院子里来看帐本。

此刻正值上午,后勤司的人满满坐了一院,帐本堆积如山,算盘声不绝于耳。

听杨华这么问,高昌吃惊地看着杨华:“将军,难道你想自己掏腰包不成?”

“国难当头,实在不行也只能这样了,维持多久算多久吧。”杨华就是弄不明白。第三次太原之战马上就要开打,朝廷又派出二十二万人的大军,可以说是精锐尽出。

按说这种规模的国战,当倾尽全力,力求一举成功。现在,种师中、姚古、张灏三支部队被金军击溃,对大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但就目前形势而言,解太原之围还是有可能的。

先宗翰主力还在云中避暑,短期内看不到任何南下的迹象。

合二十万宋军之力,如果不出意外,打败银术可不到三万人的部队应该没任何问题。

想来皇帝对这次战役还是很有信心的,否则也不可能集中这么多部队于黄河以北方。

但问题是,皇帝只愿意掏二十万贯军费。多一文也不肯出。这就让杨华不可理解了,这么大的军事行动,直接关系到大宋的国运,正该调集大宋手头所有资源配合啊。可这种奇怪的事情就是生了。

这个皇帝还真是随心所欲。想一出是一出。顽童一样。

先前一战表面上看来。主要责任在种师中地轻率冒进。焦安节畏敌如虎。但真正地原因还在北宋地军制上面。如果没有枢秘院在背后指手画脚。督促种师中尽快进军。小种也不至于抛下后勤辎重轻车冒进。

枢秘院那边杨华没办法。而大宋地祖宗之法他也没能力改变。唯一所能做地就是在大战来临时组织好后勤供给。让前线不至于因为供给不上而出问题。

“恩。”听杨华这么说。高昌也懒得多说。反正家业是你杨华地。你自己要糟蹋。也怪不了我:“军中金银加起来有二十六万贯。走私私盐。赚了二十一万六千四百贯。一共四十七万六千。这点钱。若都拿出来。也只够大军支撑十天。杯水车薪。毫无意义。”

“才这么点啊。若是抓紧时间再走私两次呢?”现在是六月中旬。依杨华看来。二十二万大军地调动集结。到布防到位。怎么也得二十天。二十天。足够再走私一次了。

“能再赚多少。有什么意义?”高昌叹息着说:“将军大概忘记了一点。所谓军费。并不都是钱啊。还需要大量地物资。军服、粮草、器械、药物、雇佣地民夫。你光抱着一大堆铜钱能做什么用?”杨华本就是一个经济学盲。一心只说钱。就算有钱。没有物资。你有能怎么样?高昌心中很是不以为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

听高昌提起,杨华这才醒悟过来。现在整个山西都变成了一个大战场,物价更是贵得离谱。

三个月前,山西的米价一直维持在每石四五百钱的水准,大约相当于现代人民币一块钱一斤的水平。到现在,已经涨到每石三千钱,也就是说,每斤大米要六块钱人民币。而且,随着战争地升级。米价还会继续飙升。

记忆中,恍惚记得,在前世,杨华曾经看过一个资料。在南宋初年,米价最高时达到过惊人的三万钱一石,大约相当与现代的六百块钱一斤。在南宋绍兴十年,南宋政权稳固之后,米价任然高达两千钱。

一直以来,米价都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从米价来看。就可知道山西的经济此刻已经被金人的西路军摧残到何等地步。山西如此,河北那边也是如此。

现在就算杨华弄再多钱。也未必能买到足够的物资。

一想起这些,杨华肺中又是一疼,额上沁出了一层细汗。

见杨华伤口疼得厉害,一个美艳妇人端着一盆热水走过来,拧了一张棉巾温柔地给他擦着额头。

杨华闭上眼睛休息良久,这才缓过劲来,笑着对高昌说:“高昌,你这家伙还真会享受啊,屋子里居然养了这么一个温柔体贴的美人。老子贵为观察使也没你活得自在。”

高昌道:“大人,这个美妾还是大人您赏赐给小人的,你忘记了?”

杨华看了一眼那个妇人窈窕地身资,微笑:“早知道就不给你了。对了,除了囤积必要的金银外,铜钱就不要存得太多,尽量换成物资吧。尤其是粮食,还得多准备些。”一想起那天那个烂眼圈的老人说今年冬天有大灾,杨华心中就有些紧。

“好地。”不过,高昌还是提醒杨华:“大人,二十万大军啊,要吃要喝要,你该怎么办呢?”

杨华一摊手,“我又能怎么办?李纲大人把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交给我,只能拾漏补缺,头疼医头脚通医脚,走一步看一步了。”

“只怕大人到时候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大人也是沙场宿将,当知道其中的厉害。战场之上是打不得马虎眼的。”

杨华烦躁地摘下额上的湿巾仍到桌子上:“我有能怎么样,就算把我那点家底子全贴进去,也维持不了几天。”

“地里的麦子成熟了。”

“什么。”

“隆德府地里的麦子成熟了,全割了,应该能维持一场为时一月的大战。”


状态提示:第一百五十五章 后勤准备--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