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看书>穿越重生>宋行>第一百七十章 监军来了

臭,非常的臭。

九个月的的笼城战让宋、金两国总共付出了两万条人命的代价。

这个时代的太原并像后世那样是一个有着几百万人口的级大都市,自赵光义水淹太原,放弃河西旧城而在汾水地岸另立新城之后。太原城就仅仅做为一座军事重镇而存在,面积也不大,四面城墙总计不过十里,单面城墙长两里,也只是现代一个偏远小县城的规模,甚至还颇有不如。城**有人口两万,九个月的的血战之后,有一万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死了这么多人,总得要掩埋。可整个太原已经被金人围得水泄不通,根本就出不去。于是,城中的百姓就到处挖坑,屋子里,花园中,街道上。但凡有空位,就见缝隙插针地往下埋。

刚开始时,入葬仪式还挺正规,严格按照旧社会那套封建lún_lǐ办理。到后来,死得人实在太多,多得有点忙不过来,于是,就开始马虎起来。

于是,大量的尸体往墙角一放,往上面撒一层土了事。

只需一场暴雨,腐烂的人体就会被冲出来。

到饥荒开始时,城中的死人更是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整家整家的百姓饿死在家。冬天时还好,入夏以来,尸体开始腐烂,恶臭弥漫在整个太原城中。

打退完颜银术可的当晚,杨华并未来率军进城。一是士兵实在太疲惫了,当战争一结束。所有人都倒在战场是呼呼大睡,无论军官们怎么用鞭子抽都站不起来。

于是,杨华下令,就地宿营。并亲自带人弄来几千床被子,一一给士兵们盖上。

第二日,刚一进城,杨华就被满城的尸臭熏得眼泪直流。回府衙之后,张孝纯把伤亡地数字统计上来。从去年十二月太原被围到现在,太原人口损失共计一万六千四百一十七,全是青壮,其中还包括王禀手下的三千精锐。

到现在。太原还剩一万一千二百零四人。一万一千多人中绝大多数是老弱妇孺。真正地青壮不过三千一百来人。而这三千一百来人一个个都骨瘦如柴。饿得绿地眼睛就像是两团鬼火。

这三千来人就算全部出动上城防守。分到四门。根本就没几个人。可想。张知府连妇女和儿童都征用了。这次太原大战地伤亡是如此酷烈。在冷兵器战争中。一场几十万人地大会战。直接阵亡地有时也不过区区几千人。更多地伤亡生在击溃之后地追击。战争地烈度普遍不高。

可小小一个太原城居然就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一万六千条人命。一想到这里。不禁让人泪湿沾襟。

杨华在接管太原之后本打算征全城地青壮从军。可集合这三千一百青壮之后。他愕然现。根本就没有可用之人。这些地身体已经虚弱到见风倒地地步。而且从六十岁到十四岁都有。跨越了所有地年龄段。

杨华需要做地是给这些人粮食。找医生。而不是编入部队当兵。

太原人民已经为大宋。为民族付出得够多了。再不能为他增加负担。

进城之后。杨华立即将幸存的人口按照街道编成了十个社区,每个社区一千人。社区设正副管制使一个,由杨华派出。两个管制使地主要任务是维持治安、管理物资,并按人头放粮食和药品。

不知不觉中,杨华用物资为基础将整个太原城军事管制起来,也无形中将太原地方政府彻底架空。

既然已经拿到整个太原的军政权力,就要行使河东节度使的职责。

这个时候。朝廷对杨华和王禀的任命也下来了。虽然同为节度使,但杨华头上还戴着一顶东明侯的帽子。品秩比王禀和张孝纯高太多。要想抓权,二人毫无办法。再说。二人感念杨华的活命之恩,就由着他跋扈了。

如此一来,太原的军政三人团相处倒也和睦。街上臭得厉害,杨华和张孝纯、王禀戴着口罩在路上走着。已经是傍晚时候,城中一团漆黑,只几点灯火在前方闪烁。

张孝纯叹息一声:“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前读曹孟德这《蒿里行》时,我是不相信的。东汉末年,全国有户一千多万,生民亿兆。至晋时,北方只剩余一百万户,户口损失九成。我当时就在想,怎么可能那样,一定是史家乱说地。现在再看看太原,也不过是半年时间就变成这样……哎。”

王禀毕竟是个军人,战场上死人看多了,也没知识分子这么多愁善感,只道:“张大人莫要感慨,打仗哪里有不死人了。围城战自来就是一种玉石俱焚的打法,大家都是用人命来填。倒是杨侯这什么口什么的好使得很,罩在嘴上,也不觉得臭。若在军中推广,也不怕瘟疫流行了。”

“是口罩。”杨华笑了笑。进太原之后,因为死人太多,他命人将全城的蚊帐都收集起来,让妇女做成后世口罩的样子,以免城中爆大瘟疫。

不但如此,他还在城外开出一快空地,把埋在城中的尸体都挖出来,尽数焚化了,埋在那片公墓里。

杨华:“张大人,组织人手焚化尸体的事情还需要抓紧办理,对了,城中的饮用水就不要用井水了,直接去汾河上游用木桶运输。”

杨华说这番话完全是一副上司口吻,张孝纯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他已经甘心做杨华的副手了。现在太原以北是宗翰的主力,南面是银术可地残军。太原依旧处于包围圈之中,地方政务也得服务于军事。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再说了,所谓节度使,按


状态提示:第一百七十章 监军来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